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减”政策下,如何通过身份规划助力子女教育?

2021-08-26 14:23 作者:移民晓知识  | 我要投稿

在教育环境越来越内卷化的当下,“双减”政策开始了全面推行。近期,多地“双减”细则也陆续落地:

北京:学科类培训机构暑期不再开课

上海: 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联考、月考

广东:不再审批新学科类培训机构 ,不得销售周末假期学科课程

成都:对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进行实名制管理,将学生参加校外培训和教师评价挂钩

……

自1977年以来,国家发布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减负的口号喊了很多年,而今年力度应该是历史上的高峰了。

这也注定将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教育机构大撤离,突如其来的裁员也让百万从业者面临择业的再度迷茫;甚至波及到办公室退租,家长退费难等等问题。

整体趋势是再次强调: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不是应试竞争的“跑马场”。双减政策的落地,让教育的归教育,资本的归资本。

与此同时,学区房降温、中高考改革、民促法落地带来的诸多教育的不确定性因素,在面临孩子的教育发展问题上,家长始终避不开的就是“未来”又该如何规划?

教育需求不会因为教育机构的消失而消失,家长和孩子又该如何在“内卷”和“躺平”之间做抉择,还是“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国际教育规划的康庄大道?

其实,有前瞻性的父母已经开始了不一样的教育规划之路。

例如,规划一个海外身份,不仅可以享受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即便选择回国深造,华侨生还可以享受低分录读国内名校的福利。

华侨生联考也因政策宽松、科目少、考试简单、录取分数低、录取比例高等优势,不仅让家长摆脱教育焦虑,更能帮助孩子既快乐成长又弯道超车,颇受中国高净值家庭的关注。


“双减”政策下,如何通过身份规划助力子女教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