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冷芸时尚圈周报122 | 情怀穿搭潮流、商业陷阱如何避免、贫困人士美学教育、音乐节穿搭

2023-05-04 11:38 作者:冷芸时尚圈  | 我要投稿



1.情怀穿搭潮流

前言:最近《灌篮高手》电影上映,引发了许多人的情怀,也带动了相关周边商品的热销。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是否会为情怀买单呢?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最近有很多人去观看《灌篮高手》电影,还有许多博主分享了与电影主题相关的穿搭和单品推荐。大家会为情怀买单吗?


沈彬-旧金山-4群副群主:

我会为情怀买单,这种情怀一般是与青少年/小时候的回忆和经历有关。这几款鞋子实在是经典又好看!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是的,主要是因为特殊时间或经历的缘故。周边配饰也是不错的选择。


沈彬-旧金山-4群副群主:

你也是灌篮高手的迷妹吗?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图片来源:芸友艺航拍摄)

必须是,我喜欢运动风格,无论是运动场合还是日常私服都喜欢运动风或运动混搭风。


沈彬-旧金山-4群副群主:

你有没有去看电影?或者 有没有下单周边呀?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图片来源:芸友艺航拍摄)

去看了电影,买了电影周边,可以多次使用的材质直接带回家了。服饰倒是没有买,虽然喜欢,但没有那么狂热。


沈彬-旧金山-4群副群主:

(图片来源:芸友沈彬搜索截图)

我刚刚网上搜索了下,感觉白色主题的周边服装更有包容性。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是的,感觉更有“漫画感”。运动风格也可以拆分很多,从美式运动风到嘻哈风、韩式嘻哈,再到近几年火起来的Althleisure风格,以及可以看到中式潮流的演变。


沈彬-旧金山-4群副群主:

你说的中式潮流是指国潮运动风吗?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嗯呢,彬彬喜欢运动风吗?


沈彬-旧金山-4群副群主:

(图片来源:芸友沈彬自拍)

那必须的,又舒适又潮。有段时间很喜欢这类穿搭。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这一套街头休闲运动风很棒,也很喜欢后面两套,有一种青春的气息。


总结:情怀购物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因为特殊的情感经历而购买商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独特个性。在这个时代,时尚和流行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情怀却是永恒的,它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去的记忆,感受时间的痕迹,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爱惜自己的生活。



2.牛仔面料销量下降?

前言:芸友们围绕着牛仔面料的销量和受欢迎程度展开讨论,一些群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对牛仔面料的未来也提出了一些预测。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管理:

上次去上海面料展跟一个山东的做赤耳面料的聊了一下,这块销量确实越来越少了,用户不怎么关注赤耳牛仔了。中山有一家做土耳其丹宁面料为主的牛仔的,感觉挺好的,约了本周去拜访一下。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多数人是不知道赤耳牛仔的,我也是通过肖老师的分享才知道还有这样稀缺的牛仔面料。养牛也是小圈子。前几天和同事提到原牛,对方表示从来都不知道。


David綦朋-广州-品牌孵化管理:

是的,我当年买了很几条,07-17日本潮流盛行的十年,冈山这种赤耳被媒体抄的挺火。现在随着日本潮流的落幕,越来越少人关注了,正好可以推广咱们中国的工艺。以前还是挺大众的,后面确实越来越小众,牛仔因为各种原因经历一波下行现在开始往上走了。攀升很快,也衍生出新的方向了。


白泽-杭州-3群副群主:

牛仔在日常服装中,还是占不小的比重的。不过常规的大工业生产,已经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了。而且我觉得当代人,除了真正的狂热爱好者,可能没几个愿意花心力养牛了。


肖保文-中山-牛仔工艺师:

养牛在国外还是不错的,国内养牛的也有小圈子交流。小众才贵,前天浙江一位就必须用冈山牛仔布来定制,哪怕去北京上海量身也愿意。


总结:赤耳牛仔面料的销量下降,用户对此越来越不关注;但是其他一些群友则认为,牛仔面料在当代服装中占有不小的比重,而且小众的牛仔面料在市场上有着不俗的价格,也会吸引一些狂热爱好者。无论如何,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如何结合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进行面料开发和设计,才是最重要的。




3.商家如何应对销售淡季?

前言:时装业务低迷,让服装业界感到焦虑。消费者消费乏力,是否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珍伊-重庆-设计师:

各位群友,最近公司的销售业绩如何呢?今年四月是进入服装市场的淡季了吗?


路维-广州-设计公司:

天气这么冷,卖什么衣服呢?


珍伊-重庆-设计师:

最近生意有点惨淡,我们做直播的,这几天几万的业绩都出现了。


路维-广州-设计公司:

我所了解的,全渠道都不怎么样,不管是实体,还是电商,还是直播,还是私域。


珍伊-重庆-设计师:

那么各位群友都如何应对淡季呢?


Chloe-杭州-品牌经理:

除了淡季原因,应该也有消费者心态的变化。


叶子-深圳-面辅料批发:

没有闲钱,失业的失业,破产的破产。还有房子没封顶还要继续供的房贷。


Chloe-杭州-品牌经理:

是的,都保守消费了,旅行好像是刚需,但是衣服不是。


叶子-深圳-面辅料批发:

不过这种时候,没有好的投资品时,高净值人群会把钱包转移到心理需求、身份认同上,相应的经济越差,奢侈品销量越好。


珍伊-重庆-设计师:

我们是做的中高端女装,平时用天丝人丝、醋酸、铜氨丝类别的面料比较多,最近市场真是比较乏力……


Chloe-杭州-品牌经理:

轻奢品牌普遍受影响比较严重的,跟轻奢(中产)客户群体的经济状况有关。再加上休闲,极简,舒适风格的兴起。


路维-广州-设计公司:

各档次的都疲软,消费者消费乏力,消费欲望低。


刘莉-武汉-7群副群主:

关键挣钱变难了,这个循环里得有个口解锁才能继续产生消费。大家手上有稳定收入,消费就自然而然起来了,这里一定是大多数人手上有钱,现在正好是反的,钱只在部分人手上。


珍伊-重庆-设计师:

我们之前都是做抖音,没有接触过淘系,今天来了两个运营,说每个月给她5000块帮我们运营,有人听说过这种运营模式吗?


思宇-福州-新媒体电商:

你这个问题描述的不够清晰。是招人还是代运营?


晓裁缝-东莞-服饰行业数据化研究:

代运营光收钱,没考核也奖励是不靠谱的。


思宇-福州-新媒体电商:

没啥好骗的,但是没办法出成绩。陶系店铺现在是血海,做不出什么东西的。我们女装在直播一个月400-600万的产出,天猫才40万产出,基本不赚钱。


珍伊-重庆-设计师:

是代运营。我们直播一个月也是差不多400-600W。之前没怎么管淘宝,就放在那里,现在来了个代运营,每月五千她说可以做成我们抖音的业绩,一听就不靠谱,可能就是来收钱的。


总结:芸友们对于当前时装业务低迷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消费者消费乏力是主要因素之一。此外,高净值人群会将钱包转移到心理需求、身份认同上,相应的经济越差,奢侈品销量越好。代运营这种模式存在不靠谱的风险,需谨慎选择。




4.音乐节穿搭分享

前言:音乐节是一个让人释放自我的地方,不仅音乐的节奏感让人热血沸腾,明星的穿搭也是吸引人的焦点。本次对话分享了大家对于音乐节上明星穿搭的看法,以及在音乐节上是否会尝试大胆的穿衣风格。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大家晚上好呀!最近的加州音乐节太火热啦,很多明星diva都前去音乐节“炸场”了。尤其是BP,舞台上也太美了。近几年的音乐节舞台上,西部牛仔风、废土风、Y2K和各种Core平分着时髦精们的衣柜,主打一个“辣”字。不知道大家喜欢今年音乐节上的哪些明星穿搭呢?大家也会去音乐节放松心情吗?是否穿衣风格会比平时大胆许多呢?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美式辣妹风和音乐节就是绝配,感觉国内音乐节的很多小姐姐穿搭也很好看,比如草莓音乐节。风格各种各样,不过高露肤度的辣妹装确实是吸精捷径。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看起来要保守许多。西部牛仔风真的又酷又辣,好喜欢。我太羡慕会搭配牛仔元素的人了。


总结:美式辣妹风、西部牛仔风和废土风等多种时尚风格都能在音乐节上看到,高露肤度的辣妹装更是不少女性的选择。参加音乐节也是一个展现个性、释放压力的机会,穿着大胆、搭配有趣的服装也是可以考虑的。




5.个人书单分享

前言:在世界读书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各大平台提供的优惠购书活动,还可以听听时尚界的专业人士分享关于阅读的心得体会。


周一帆-郑州-8群副群主:

大家晚上好,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不知道大家今年有没有趁着读书日的折扣在各大平台买书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爱读书逐渐成为了媒体对当代人的典型判断,大家觉得这种判断是确有其事还是刻板印象呢?群里的芸友有没有一些关于读书的心得可以分享的呢?关于时尚类书籍,有哪些推荐的呢?


赵雅-太原-非遗服装设计师:

我分享分享最近阶段打算研究的书,色彩学,心得感觉色彩设计学是被国内很多人忽视的类目,仔细研究其实大有文章。

另外,我觉得关于色彩,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多加观察,观察生活中的颜色搭配,同时多看一些时尚杂志,也能学到不少有趣的搭配技巧。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我没看过太多时尚类书籍,最近在读《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真的让我意外他的文采,而且他还写过歌,很有才华。

外行看时尚类书籍可以先从传记类入手。

总结:本次讨论提到了读书这一话题,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推荐的书籍,其中包括了色彩学、时尚类书籍以及文学作品等。同时,大家也对当代人是否爱读书进行了讨论,认为这种判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刻板印象,读书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追求的事情,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6.Bratz娃娃风再次流行

前言:Bratz娃娃的张扬肆意风格再次受到年轻女孩的喜爱,经典标识紧身辣妹裙、超浓欧美妆、防水台高跟鞋成为夏日穿搭新宠。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Bratz娃娃作为辣妹穿搭鼻祖,随着多元化审美的热潮再次受到关注。紧身辣妹裙、超浓欧美妆、防水台高跟鞋是Bratz娃娃经典标识。

(图片来源:SuperELLE欣漾公众号)

与小时候的甜美芭比相比,张扬肆意的Bratz更受Gen-Z女孩的青睐。 夏天到了,大家愿意尝试一下防水台高跟鞋吗?


朱情情-西安-学生:

这种穿搭不太容易驾驭,适合时尚穿搭博主、喜欢拍照、身材好的人。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是的,感觉这样走路出门真的会摔跤的,只适合拍照。


总结:Bratz娃娃风格的穿搭适合时尚穿搭博主、喜欢拍照、身材好的人。虽然经典标识紧身辣妹裙、超浓欧美妆、防水台高跟鞋很吸睛,但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实用,只适合拍照。




7.中国服装品牌进军巴西市场

前言:中国服装品牌在巴西市场逐渐崭露头角,最近几家企业合作后股价也得到了提升。但与此同时,巴西本土品牌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那么,中国品牌在巴西市场的前景如何呢?值得关注和思考。


若三-杭州-2群副群主:

据外媒4月25日消息,由于和SHEIN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巴西本土3 家企业 Coteminas、Springs 以及 Santanense在 4 月 24 日收盘时,股价基本都实现 3 位数涨幅。

大家怎么看待品牌出海到巴西这个国家?对于中国来说巴西服装市场是否会超过欧美市场带来的价值?


Vincent 郑-上海-外贸和可持续:

同一天,巴西有名的服装品牌 Farm rio母公司股票下跌 8.6%。


总结:中国服装品牌进军巴西市场的前景充满潜力,但也存在挑战。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需要面对当地品牌的竞争和文化差异等问题,建立品牌声誉和本土化运营模式尤为关键。




8.商业陷阱如何避免?

前言:某公司关闭品牌零售店,总监自己接手店铺并带走员工,签署劳动解除合同并放弃赔偿,但公司反悔不授权品牌,导致员工和总监受损。芸友们讨论了总监、员工的错误和如何避免这种入坑行为。


冷芸博士:

大家好!今天碰到一件事,我觉得挺有代表性,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某公司要关闭旗下某品牌零售店铺,店铺数量不多,个位数。理论上,这个部门业务关闭,A公司应该赔偿该部门员工。这个部门的总监,告诉公司自己把这些店铺都接手下来,公司也不要向自己收钱,公司也不用赔偿自己和该部门员工。该部门员工他自己带走,一起接下来。品牌所有权依然属于原公司,原公司授权准备把业务盘下来的总监使用该品牌,公司同意了。于是公司和该部门所有员工签署了劳动解除合同,且澄清不用做任何补偿。

结果,等该部门所有员工签署了劳动接触合同后,公司又反悔不授权品牌了。结果公司一分钱都不用赔偿。而总监也没拿到品牌授权,也没能盘下店铺。

各位看看这个案例中,总监和员工犯了哪些错误?怎么避免这种典型的入坑行为?(之所以把这个案例拿出来,是因为类似的案例常有发生)


陈雪菲-上海-非语设计创始人:

是不是没有在解约合同里补充附加条件说明?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总监和公司一起串通好了,把员工坑骗了。


陈雪菲-上海-非语设计创始人:

总监自己也是受害者呀……


冷芸博士:

这个总监没那么恶劣。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公司应该私下给总监补偿了,高于正常劳动关系的补偿。


冷芸博士:

这个可能性比较小。现在这个总监还是带着这批部下在创业。不然他可以直接让这些部下去找其他工作。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人有时身不由己,人性本私,没办法。公司赔偿一个人,总好过赔偿一群人好。


冷芸博士:

其实这个总监40+,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是不应该。你这样想可以理解,但我觉得这个总监这样的意义不大。他没必要还带着这帮人创业。员工确实很无知。公司肯定很大问题。但我觉得这样的行为会遭报应的。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总监多大的能力和财力带着一帮人去创业想想都不可能的。这年代还有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吗?


冷芸博士:

说实话员工这样就签署了,我也觉得很意外。而且是好几个员工,不是一个两个。他们太信任这个总监了。下面几个都比较小。30岁不到的那种。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员工应该是被总监给忽悠了。要不不可能都那么听话。还有一种可能总监被老板忽悠了,总监也不可能那么傻,老板打感情牌以小利诱之,让财务给总监拿1万块钱,给总监旅游放松一下,接下来许诺公司品牌授权给他免费使用,自己的资源也会介绍给他,支持他的创业。一般人都会动心的。


冷芸博士:

但即使如此,这里面还有一个坑,是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到的。大家有没有看到另外一个坑?门店没了,授权没了,补偿没了,这亏大了。


极简-洛阳-财务:

先拿到公司的授权,再让员工与公司签解除合同,是不是会避开部分坑?


冷芸博士:

对的。他们应该先签订品牌授权协议,再签订劳动解除协议,并且劳动解除协议注明,本协议生效,以品牌授权协议生效为前提。

大家注意到另外一个大坑了吗?这是总监转代理商吗?后期的拿货规则好像没有提到?


Tero-上海-商品企划:

取决于你们对法律的了解。你们知道这种把员工从A公司转到B公司,就算有人接手,合法程序是什么吗?


群宠-杭州-运营:

三方协议,先离后入。


Coco-广州-女装:

员工还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至少还是得想办法争取一下。舆论方面也可以想想办法看看能否给原集团制造一下压力。可以让他们先咨询一下法律咨询热线12348问问看。


冷芸博士:

对。可以的。法律主体变更之前必须首先完成上一家公司的劳动协议补偿和签署解除协议。新公司重新和员工签署劳动协议,工龄不计入。品牌授权是两个法律主体之间的事情,如果甲方不在乙方持股,没有隶属关系,工龄不延续,甲方只做品牌授权即可,所有经营权都在被授权方。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员工都签署自愿放弃赔偿协议,走法律意义也不大,除非社会舆论压力。如果公司赔偿给员工的金额较高,公司大不了履行把品牌授权给总监。这时公司在给总监私下赔偿,总监以各种理由把项目暂时搁置,员工肯定不愿意等,还有一种可能,公司可以利用授权合同条例,变相逼迫你自己不想做这个品牌。主动权在公司手里。


陈雪菲-上海-非语设计创始人:

这个提示很专业,逻辑清晰,学习了。


冷芸博士:

对。所以我说总监和员工都是法盲。


Coco-广州-女装:

我师父之前遇到的问题是在一个百货集合店项目中,大股东和二股东撕逼了。整个团队是他当时作为副总组建起来的,他觉得对每一个团队中的员工都有责任。他对于项目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所以觉得有点可惜。后来,二股东有点不死心,我师父在和二股东的多次交涉中,他们达成了一致协议,由我师父建立一个新公司担任法人,员工全部转移到新公司去。


在转移之前,我帮师父联系了一位律师朋友,详询过之后,还是照样让每位员工向之前的公司主体申请劳动仲裁的赔偿了。当时过渡的过程就还好大家都少了一些后顾之忧。但后来这第二个公司因为二股东的承诺注资屡屡不兑现也还是解散了。我师父虽然作为法人,也还是帮助每一个团队里除他之外的员工在二股东那拿到了劳动仲裁的赔偿,这些手尾都处理了快两年多,太可怕了。我当时的项目费都没拿到,作为最后陪他坚守到最后的三个人,我们最后是直接杀到汕头仓库提货以资抵债折价拿了一批库存回来。我师父那半年的费用反正就相当于没有了。这个结局都已经算好了。法律这方面的事情,大家还是谨慎一点好。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合同很多都是文字游戏,一个字眼的变化都不一样,重要的合同必须找专业律师看。合同对于老赖一纸空文,所以选对公司和老板才重要。


冷芸博士:

我签订合同从来不当场签订,都是拿回来仔细看。有的时候要咨询专业律师。重要合同必须找专业律师看。


Coco-广州-女装:

他一开始本意是二股东自己找个亲戚当法人,但她一直推脱说没有。他那时候也还是犹豫了很久,考虑到团队才勉强答应下来。但他和二股东之前有签署了协议的。最近我们自己教团队的小朋友去打12348,还去做劳动仲裁告自己。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二股东谈,因为她看起来很淳朴,但实际上油滑得很。不过她信佛,信善,要不然我师父得手尾一大把。


冷芸博士:

这样的人值得跟随。


Coco-广州-女装:

我认识他十来年了,他是我刚毕业时候的老大。我们合作过四五次,是很好的亦师亦友的朋友,也是人生榜样了。虽然有时候太理想化了,但经此一役也好。如果他还要往上突破,这种事情早点遇到好过晚点遇到。

我之前也吃过合同的亏。以前做河北白沟一个轻奢包包的项目,第三期尾款被跑了。那时候我们用的是我搭档在国内用了十几年的模板,他以前和SF那些大公司合作一直也没啥问题,结果那个公司不厚道,我们项目结果都交付完了,过了很久怎么催也不付款。咨询了律师才说我们的交付不够严谨,我们还花了五千块出律师函警告他们,结果他们法务部也同样回了我们一个律师函,最后这事情不了了之,就感觉很恶心。觉得结果不好可以说,大家可以调整,但啥都不说直接不付款就是人品问题了。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信仰有时会让一些坏人,被迫做一些好事。


Coco-广州-女装:

他们也不是被迫,他们也是有所求,求心安也是他们的私心。她还觉得很无辜,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团队的员工们恨得她咬牙切齿,因为那时候大家第二次组建公司的时候都很自觉,一方面工作很努力,另外一方面大家都很自觉为公司省钱。只能说和投资人合作,有些界限和责任不区分清楚的话,对自己团队对投资人都不是好的交待。这是我事后复盘觉得我师父没做到位的事情。


未来可期-广州-鞋服买手:

你师父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了。


Coco-广州-女装:

也没有,他那时候可能有三个目的,一是希望突破商品总监到公司总经理的壁垒,二是希望能实现之前建立团队时给大家的承诺,三是也希望能给二股东赚到钱来证明项目前景是没问题的。但也许当时身处其中,这些原因多多少少也影响到了他对事情的客观判断。但是也都是必经之路嘛,他这样有惊无险,我都觉得老天还是蛮照顾他的,挺好。

冷芸老师所说的案例中的总监其实还可以找找其他出路。一是可以留意下创投类的活动,二是再找下投资人这方面的资源。我感觉他们现在还是有点比较理想化的。但正因为他身后还有一群这么忠诚追随他的小伙伴,他更加应该多找找这些门路。在和投资人的博弈中,他也能了解到一些身在其中看不到的东西。看清楚自己虽然不好受,但是了解清楚自己可以有助于以后走得更远。


冷芸博士:

分享这个案例,主要是给大家借机做个法律科普。


Coco-广州-女装:

至于之前跟随他创业的一群小伙伴呢,还是可以申请仲裁,但是如果想拿到合理赔偿,可能这位总监不免要把自己摆上台。他当时如果还没离职,就是员工们基于对公司这个部门负责人的信任接受公司安排的,而不是他个人的魅力。而他如果想置身事外,可以拿出当时和公司的录音和聊天记录。这种可能算死马当活马医了。大部分时候,劳动仲裁都是偏向劳动者的。


FELIX-杭州-外贸经理:

根据民法典总则,这个“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可以援引“重大误解”或者“欺诈”来撤销。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等的错误认识,造成较大的损失;欺诈是指一方使用欺诈手段骗取对方订立的合同。在签订某些协议时,如果某个前提条件特别重要,应当将其作为前述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写上去,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冷芸博士:

我认为可以援引“重大误解”或者“欺诈”来撤销协议。他们是被误导了,而且甲方没有实践承诺。难点在于,他们没有和公司签订合同,只是口头承诺。依然可以尝试去打官司。


茜茜-柯桥-面料:

对于将员工从A公司转到B公司的情况,无论是并购还是转换雇佣主体,原公司都需要赔偿或者把原公司工龄带入新公司,这个法律有明确规定。同时也可以让员工自愿签署离职协议,然后和新公司签署入职协议。原部门总监愿意做这件事,他是最大受益者,但员工自愿离职则不需要赔偿。


ThomasC-嘉兴-皮革企业:

如果是并购,该怎么处理呢?


冷芸博士:

对于并购,赔偿或者带入工龄的原则同样适用。


总结:商业世界陷阱多,需保持警惕,不要轻信商业伙伴,要注意法律条款,特别是在重大决策时,要谨慎思考,多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成为商业陷阱中的受害者。




9.贫困人士的美学教育

前言:在公益组织中,帮助贫困人士解决生活、学习或者工作问题的同时,是否有必要向他们普及美学呢?这个问题引起了芸友们的讨论。


冷芸博士:

大家晚上好!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 各位认为,对于生活比较贫困的人来说,是否有必要向他们普及美学(比如我们的服饰穿搭)。

之所以这样问,是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做公益组织的。他们主要帮助一些贫困、重病或者残障人士(大多经济状况不佳)解决生活、学习或者工作问题。这期间,他们也会经常组织些社会活动或者教育活动,来拓展这些人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

我在想,那么我们做时尚业的人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呢?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教她们(主要是女孩子)化妆?教她们如何把衣服穿好看?甚至组织她们做一场时装秀呢?

但我又一想,这样的美学教育对于她们来说究竟是正面意义大于负面,还是效果完全相反呢?就算我们帮她们做了一次,但她们可能并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购买化妆品或者更多的衣服。当她们回归现实,会不会反而更受伤害?

但又一想,难道她们不应该至少有学习了解什么是美的权利吗?甚至也许这里面就有些在美感/美学/时尚上很有天赋的人?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欢迎大家分享各自观点。


Shane-上海-服装工作室:

我觉得美学与品质的生活不一定需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贫困或者缺乏美学启蒙的人对于美与舒适是天生有追求的,不是说贫困就不需要。我认为现在农村的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普遍审美的缺失可以通过提高舒适度与美感改善。如果老房子弄得像民宿一样,年轻人会愿意带着孩子回去住。所以冷老师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如果能带给他正向的改变,或者能够带给社会改变的话,推动提高舒适度与美感是有意义的。


Yestin-京津-空间创新咨询:

建议分享美学,考虑收入限制从两个方面发力:

1.从时尚的赛道进入对色彩、造型和质感的美学理解;

2.提供低成本改造的工具、思路和技术支持,让学习者可以用人工和时间替换货币从市场上买货的选择。具体改造对象可以包括服饰、妆容和饰品三大类。其实可以理解成,时尚产业学科课程的低年级探索和尝试课程的内容,从里边找一些成熟的东西,做一些改良。


若三-杭州-2群副群主:

赞同Yestin的回答,可以办一些启蒙意义的美学教育,也许会在她们心中种下一颗关于美的种子,虽然现在还没有能力达到,但也有了方向。


Yestin-京津-空间创新咨询:

除了我的回答,冷芸老师是否对AI的答案感兴趣?AI按照我的要求给了三个落地方案。给AI的问题,就是复制冷芸老师那一段话,前面加了个身份“北服老师”。

AI的答案:
首先,我认为对于生活比较贫困的人来说,普及美学是有必要的。因为美学可以带给人们愉悦、快乐和自信,同时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和品位,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落地执行:

1.教授基本的美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她们传授有关时尚、化妆和美容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根据身材穿搭、如何修饰脸部缺陷等等。这样可以让她们更好地了解美的概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


2.教授经济实用的美学技巧: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教授她们一些经济实用的美学技巧,例如如何在不花费大量资金的情况下打造出时尚造型,或者如何利用家庭用品制作自己的美容产品等等。这样可以让她们在生活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更加实用。3.组织美学活动:除了以上两点,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美学活动,例如时装秀、美容比赛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她们的兴趣和热情,让她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和展示经验。


建议将阶段性美学学习成果展示的活动仪式化,记录下来会更有意义和成就感,有助于积累社会资源和吸引资本支持。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建议在公益项目中观察、了解收集一些他们实际需求,因为有的人观念不一致未必接收善意。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认为美学/时尚感可以被任何人培养学习,不必要通过物质或金钱堆砌,生活中有很多美学原理或缩影,关键在于发掘自己的兴趣,刻意训练去感知和探索。


沈彬-旧金山-4群副群主:

认为普及美学可以让贫困的人意识到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享受,增强他们打败生活难题的勇气和希望。同时,美学不一定需要新东西,良好的收纳空间也可以提升幸福感。


冷芸博士:

针对贫困人士提供美学教育的公益活动,需要考虑到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很多人甚至连电脑和手机都没有。需要考虑到低成本改造的工具、思路和技术支持,让学习者可以用人工和时间替换货币从市场上买货的选择,把已有的东西如何利用为思路来落地内容,具体改造对象可以包括服饰、妆容和饰品三大类。


艺航-昆明-4群副群主:

我觉得美感/美学/时尚感是任何人都可以去培养甚至量化学习的。而且我不认为这些“感知力”的培养必须要物质或者金钱堆砌。除了电子渠道,书籍也是。感觉很多杂志或者期刊可以定期回收再二次利用。美学的培养需要从发掘自己对美学的兴趣,然后是刻意训练去感知,去探索。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可以考虑捐赠二手物品,但需要注意是否适合目标人群。对于贫困和困难人士来说,需要提供的是生存或改善处境的帮助,比如提供教育、传授手艺或者生活技能,甚至提供改变他们命运的学习、工作机会。任何人,包括时尚从业者,都可以提供到这种帮助。


莫莫-广州-商品:

提供生存或改善处境的帮助更有实战意义。如果是吃穿不愁,但是感觉孤独、生活苦闷的人来说,用艺术或者时尚秀,重新点燃他们融入人群的热情,那就是更好的。


鸡腿-晋江-服装3D设计:

我觉得这样的公益活动,也可能为这些小朋友埋下追求美的种子,或者梦想的种子。但是我觉得成长起来的希望太渺茫了,他们只能接触到一次两次这样的拓展活动。这种帮助远不如给他们提供一些教育资源,让他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来的真切可行。

之前在学艺术概论的时候,也讲到类似的问题,有句话说到“美感的发生与对事物美的判断,都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总的来说就是可能会埋下希望的种子,但是还没等种子成长起来,就有可能已经湮灭,已经被身边的环境土壤又重新同化了。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我觉得不用考虑太多,既然是公益活动,进行社会活动或者教育活动对他们的冲击难道就比美学的冲击要小吗?我们只要先做出第一步,其余的事情其实是她们自己的选择,但是因为顾虑太多,而让她们丧失对美的认知,我觉得终究是遗憾的。公益活动的意义其实没必要伟大到改变人的一生,把重点放在眼下就好了。


鸡腿-晋江-服装3D设计:

赞同,站在不同角度来看,确实是公益活动的意义其实没必要伟大到改变人的一生,把重点放在眼下就好了,就好比学校每年的敬老院探望老人活动,确实没法改变他们的子女不在身边,但是当下我们能带给他们温暖快乐就够了。


总结:芸友们认为,贫困人士也有接受美学教育的权利和需求。提供低成本改造的工具、思路和技术支持,让学习者可以用人工和时间替换货币从市场上买货的选择。同时,组织美学活动可以激发她们的兴趣和热情,让她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学知识,提高自信心和展示经验。当然,也需要考虑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提供的是生存或改善处境的帮助。最终,希望这些公益活动能为贫困人士埋下追求美的种子,让他们意识到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享受,增强他们打败生活难题的勇气和希望。




*以上观点均代表网友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社群与冷芸个人观点。

编辑/排版:张怀楷



冷芸时尚圈周报122 | 情怀穿搭潮流、商业陷阱如何避免、贫困人士美学教育、音乐节穿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