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谭胖: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在地铁上喝水很合理?

2023-07-26 21:41 作者:靠你了谭胖  | 我要投稿



老实说,我“脱离群众”很久了。


对较长距离的交通行为我要么选择开车,要么选择打车。一来密闭空间里个人行为相对自由些,二来有这个基础条件我就不愿意体验拥挤。


但以前坐公交或坐地铁的时候我是不爱在这些公共交通工具上吃喝的,这属于个人习惯,跟素质无关。我想我当时应该拥有在公交和地铁上吃东西与喝东西的权利,至少在当年。



而且我记得当时在地铁上我看见过很多次有人吃早点,也看到过有人喝水。可能这和一个地方的生活节奏有关,毕竟在北京,如果离公司很远的话通勤的时间会很长,一天花两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在路上不是新鲜事。对于早出晚归的上班族而言,路上恰是这些人消化餐点的唯一选择。


后来人们对公共素质的要求渐渐提高了,在地铁上吃东西的场景就少了很多,不过喝水还是可以的。起码大部分人对喝水并没有素质要求,也不大会有人在地铁上喝豆汁……



所以南京女子在地铁上因为喝水被处罚这事一出来就让人难以理解:


地铁上喝水为什么要被禁止呢?


今天网上看“生活科普”,我也才知道原来国内十家地铁公司有四家不允许在地铁上喝水,分别是北京、上海、南京和青岛。换个角度看十家公司有六家允许乘客在地铁上喝水——


略占上风。


如果不是因为女子在地铁上喝水被处罚,我相信很多人都不会觉得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妥。因此网上几乎是一边倒地表示对这种规定接受无能,它“诡异”就诡异在:


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是否与明文规定相冲突。



网友们对此举出了大量的事例来论证“地铁不允许喝水”的不合理性:


一、在密闭空间里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对环境的感应不同,有些人需要补充水分来应对炎热的季节或干燥的气温,不喝水很容易造成生理不适。


二、如果“不允许喝水”是怕饮水者不慎打翻水杯让水洒了一地则大可不必,因为如果拿不住的话,不喝水也会洒一地。


三、地铁里不让喝水就不要摆放那么多饮料贩卖机,当然这一条我先替地铁公司“挡”一下:


买了饮料不代表可以在地铁上喝,在站台或出站时喝也可以,目前没有“明文规定”具体操作步骤,所以一旦有了“新闻”,可能就是我下一篇文章的题材。


四、同样是环境考量,每逢雨季时乘客从外界带到车厢里沾染了鞋子、衣服和雨伞上的水渍同样也很影响车厢整洁,也同样不可避免。


五、无法设身处地为乘客着想,那么规定就必然会有不合理的地方。



7月25日,有记者发现南京女子在网上发布的地铁处罚告知内容被删除或隐藏,另外,该女子还在社交账号的简介上写道“第一次被警告,没罚款”。


这个……挺有意思的。


昨天南京地铁也作出了回应:


“感谢大家对南京地铁的关心,一定充分论证研究,不断优化工作……”



在此之前,记者也曾采访过南京地铁,客服人员称“喝水是‘饮’的一种表现形式”,另外也有某地同样规定不允许喝水的客服表示“可以在上地铁前喝,或者下车再喝。”


如果问“禁止喝水”的顾虑从何而来?则可能要等到下一位在地铁上喝水被处罚的乘客回答了。


上述地铁公司中,上海、北京和南京运营了至少二十年,对地铁服务和乘客实际需求等应该了解得很详细了,然而难堪的是“不允许喝水”这条规定如果不执行的话没有人会较真,顶多嘲弄一下“摆设式规定”,如果像南京地铁这样真的执行一下,就会面对大规模质疑——


如果合理,为什么大家要反对?


如果不合理,为什么要存在这条规定?



我相信能够连续三天成为热点事件的这桩“小事”同样在考验运营单位是否认真且用心照顾乘客的体验,或者干脆说——


有没有把乘客体验和实际诉求放在首位?


总不至于像我这样“脱离群众”那么久,可即便如我这样惫懒的人,也知道“喝水”是不应被处罚的。


我认可南京地铁声明的态度,也期待有些关于公共交通设施中的不合理之处能尽快更正,因为有些规定如果你不认真的话它就是个摆设,但一旦认真会发现:


大家都在反对。


这是一种尴尬,是一种“你不在人间,却审视人间”的尴尬。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END~

谭胖: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在地铁上喝水很合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