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论战

2023-08-13 14:10 作者:水星跑最快  | 我要投稿

转载自学习强国《马克思主义大辞典》 1924年底开始,斯大林逐步挖掘并阐发了列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强调苏联拥有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一切条件。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激烈反对斯大林的理论,并提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主张。于是,斯大林、托洛茨基双方围绕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论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托洛茨基认为,不平衡规律是完全反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斯大林则指出,不平衡规律加剧了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冲突,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战线,使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个别国家首先胜利。 (2)关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问题。托洛茨基等人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的趋势同苏联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可能性绝对对立起来。斯大林对此提出的反驳是,依赖是双方的,不能因为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就得出苏联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结论。 (3)关于对农民作用的估计问题。托洛茨基反对一国胜利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源,就是否认农民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认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不仅会同资产阶级发生敌对冲突,而且也会同广大农民发生敌对冲突。对此,斯大林认为,农民经济按绝大多数农户来说是小商品经济,它是站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既可以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苏联的工业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运输业、信贷系统、国家政权等都在无产阶级手中,完全可以用合作社等方式使广大农户普遍合作化,从而引导农民经济循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 由于斯大林的理论正确地解答了时代所提出的重大课题,符合人民群众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最终,这场论战以斯大林的理论为苏联共产党和人民全面接受而宣告结束。

原文如上,后面还有斯大林与布哈林的论战

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的论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