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张图拿下Q1区6分+纯生信!快来看缺氧+免疫治疗耐药的神奇魔力!

2023-06-05 10:37 作者:尔云间  | 我要投稿


怎么才能发表纯生信文章?

很多后台咨询的小伙伴会提出这个问题,大多是担心纯生信发不出去了,想直接考虑加验证实验···

加验证实验确实是解决问题的一条路径,但并不代表纯生信就发不出去了,朋友们可以去PubMed上搜搜看,纯生信文章还是很多的,那既然别人都能发,你为什么不可以呢?关键要看这些纯生信文章具有什么特质!摸清楚这些特质就掌握了发文密码,那纯生信文章还不是手到擒来啦!(ps:这问题找小云可就问对人了,小云看的生信文章没有过万也有大几千了,还是总结了一些规律的,下面就分享给大家~ ~

这个特质总结出来就是4个字——高创新性,除了追赶刚出现的大热点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稍微热度没那么高的方向,小众点的疾病,这种方向发文量少,自然就好发纯生信,并且还容易以很简单的分析发高分文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用一篇文章实例展示一下,如何用中等热度的分析方向,5张图发表6分+的纯生信!

文章选取了两个中等热点方向“缺氧”和“耐药”进行联合分析,建立了一个预测PD-L1抑制剂治疗耐药的模型,分析方法并不复杂,但思路有一些出其不意,没有局限于常规预后模型而是构建耐药预测模型,这样创新性就提升了不少,那么能用5张图就拿下6分+的纯生信就无可厚非了啊!这性价比也相当高,想走这条路的小伙伴快来抄作业吧,换个肿瘤同样适用哦!

l 题目:缺氧诱导肝细胞癌PD-L1抑制剂耐药相关调控基因及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l 杂志:Int J Mol Sci.

l 影响因子:IF=6.208

l 发表时间:2023年5月


研究背景

由于生存优势,PD-L1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剂的组合已成为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一线治疗的新参考标准,但其客观缓解率仍较低。有证据表明,PD-L1抑制剂耐药性归因于低氧肿瘤微环境。因此,本研究旨在识别潜在的PD-L1抑制剂耐药诊断性分子生物标志物,从而可以识别新的治疗策略来克服缺氧诱导的PD-L1抑制剂耐药性。


数据来源


研究思路

基于GSE14520和GSE41666数据集分析以确定HCC缺氧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52个HCC-缺氧重叠基因(HHO)。通过PPI网络筛选得到10个hub基因。在TCGA-LIHC队列中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HHOs对PD-L1表达的影响,14个基因被确定为影响PD-L1表达的相关危险因素,随后被用于构建耐药基因调控模型。针对PPI中枢基因和PD-L1调节基因进行KM生存分析评估其预后价值,并利用ROC曲线分析基因对PD-L1抑制剂反应的预测能力。最后使用ShinyGo平台分析PPI中枢基因和PD-L1调节基因的KEGG途径富集情况。


主要结果

1. HCC中特征基因和缺氧相关基因的识别和富集分析

在GSE14520数据集中分析肿瘤和正常组织间的差异基因,获得800个差异基因作为HCC特征基因(HSGs)(图1a)。在GSE41666数据集中分析HepG2细胞低氧和常氧环境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了800个缺氧相关基因(HRGs)(图1b),两者取交集获得52个HCC-缺氧重叠基因(HHOs)(图1c, d)。针对HRGs和HS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基因多富集于缺氧、HCC和PD-L1相关功能和通路(图2)。

图1 HRGs和HSGs的鉴定

图2 功能富集分析

2. 耐药基因调控模型构建和PPI中hub基因鉴定

在TCGA-LIHC队列中利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HHOs对PD-L1表达的影响,14个基因被确定为影响PD-L1表达的相关危险因素,随后被用于构建耐药基因调控模型(图3c)。基于52个HHOs建立PPI网络,使用cytoHubba插件计算节点连接的degree,10个degree> 33的基因被鉴定为hub基因(图3a, b)。

 图3 模型构建和hub基因鉴定

3. 生存分析和PD-L1抑制剂治疗反应预测

基于PPI中枢基因和PD-L1调节基因进行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间的KM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PD-L1治疗后,在NDC80和TPX2高表达水平的患者中发现了显著更好的存活率(图4a, b)。随后作者验证了PPI中枢基因和PD-L1调节基因的表达对PD-L1治疗的反应(图4c),箱线图和ROC曲线结果显示,预测PD-L1抑制剂反应效果的前三个基因为GABARAPL1(AUC = 0.56,p = 0.016), PIK3R1(AUC = 0.549,p= 0.04),以及POLE2(AUC = 0.553,p = 0.027)(图3C)。(ps:KM曲线绘制也可以用小云新开发的零代码生信分析小工具实现,云生信分析工具平台包含超多零代码分析和绘图小工具,上传数据一键出图,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来尝试哟,网址:http://www.biocloudservice.com/home.html

 图4 生存分析和PD-L1抑制剂治疗反应预测

4. KEGG富集分析

最后,作者使用ShinyGo平台分析PPI中枢基因和PD-L1调节基因的KEGG途径富集情况(图5)。结果发现了19个显著富集的途径,并且大多数途径与免疫细胞、炎症因子和凋亡相关。

图5 KEGG富集分析


小结

看完这篇文章有没有觉得6分+的纯生信竟能如此简单?关键是分析方向选的好呀,把缺氧和免疫治疗耐药相结合,分析思路虽然简单但贵在新颖,所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耐药和缺氧方向的发文竞争还不大,感兴趣的朋友换个癌种就可以用这个思路复现了哟!


5张图拿下Q1区6分+纯生信!快来看缺氧+免疫治疗耐药的神奇魔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