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股终于迎来政策面利好

到今天为止,保利和金地的股价都已经从7月的底部反弹了30%左右,特别是今天,几乎所有地产股都高开高走,这显然不是什么单纯的超跌反弹,而是因为昨天地产股的政策面终于迎来了利好,使得很多右侧交易和看政策面投资的资金陆续冲了进来。
而这个利好,我昨天也已经在雪球发帖解读过了,大意就是自然资源部昨天召开了会议,明确核心城市的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政策调整,限定土地溢价上限15%,且不得通过调高底价、竞配建等方式抬升实际房价,到达上限后通过摇号、一次性报价、竞高标方案决定土地归属。随后天津发文,调整二批次供地计划,出让规则由“限地价、竞配建”调整为“限地价+摇号”,限地价上限由48%,下调至15%,调整内容与自然部规定基本一致。

之前压制地产股最大的一个利空,无疑就是终端销售有限价,而土地成本却迟迟降不下来,导致毛利率不断压缩。那这个政策一出,显然大家就会预期一二线的土地溢价率能降下来,而房企的盈利空间就可能迎来边际改善。
至于为何选择在目前这个时间结点调整土地出让政策,我想肯定和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房企现金流断裂,发生债务违约有关,而且出事的可都不是什么中小型房企,而是涉及了很多Top20大型房企。
小七之前一直说房住不炒的前提是不能引发系统性风险,而我们很多人做事总喜欢急功近利,矫枉过正,比如15年在短时间内拼了命地降股票杠杆,抽场外配资,结果就是多次股灾,引发系统性风险,最后不得不政府下场救市。这轮地产调控也是一样,三道红线,贷款集中管理,压按揭审批速度,拿地端又不给予房企合理利润,继续这样搞下去,越来越多的房企资金链断裂,很容易又演变成一次系统性风险,而且地产行业爆起来可比15年的二级市场威力大多了。
所以,在刚看到苗头的时候就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从源头的拿地端开始执行房住不炒,同时给予地产商合理的利润空间,在我看来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短期来看地方财政损失了一点土地收入,但长期来看,地产商也不会为了节约成本而粗制滥造,这对消费者和城市发展来说都是长期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