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助力四川渠县洪水监测简报

编者按: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系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受云雾影响的突出优势,在应急监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航天宏图研究院利用PIE-SAR,PIE-Basic等自研软件,对近期四川达州渠县洪水进行星载SAR监测,服务地方防灾救援。
1.近期四川雨情
7月9日8时至11日14时,四川省盆地中部的资阳、内江、遂宁,盆地西北部的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盆地东北部的巴中、达州、南充发生强降雨,累计雨量超100毫米有453站,超250毫米有11站。过程累计雨量最大为巴中市通江县的298.5毫米,达州市达县的287.0毫米次之。小时雨强最大为达州市达县的78.5毫米。

2.最新水情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消息,受强降雨影响,嘉陵江支流渠江来水快速增加,罗渡溪站7月11日19时流量涨至15800立方米每秒。根据《长江干流石鼓至寸滩江段和流域重要跨省支流洪水编号规定》,达到嘉陵江洪水编号标准。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7月11日19时正式发布:“嘉陵江2021年第1号洪水”在嘉陵江支流渠江形成。

3.PIE监测结果
我国每年7-8月份汛期,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由于光学成像受昼夜,云雨天气的影响,无法获取适合的影像,很难满足应急需求。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不受云雾影响的独特优势,非常适合于洪涝灾害的快速评估,对实现洪涝灾害水体快速提取,洪水涨势以及淹没情况的快速掌握,防汛抗洪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了必要、有效的技术支持,提高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及时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航天宏图研究院自主研发的PIE-SAR软件支持从数据导入、辐射定标、地理编码、水体提取全流程自动化处理,兼顾桌面端,云服务多种平台,提供传统高效算法与深度学习水体提取两种解决方案,在处理精度与效率方面有显著优势。目前PIE-SAR产品的水体提取解决方案,已连续4年,支撑20余家用户,包括水利部、减灾部、各地高分中心等单位。本次四川洪水中我们选取时序哨兵一号SAR数据(06/17, 07/11),对灾前后水体分布与淹没范围进行高精度监测,服务地方救灾减灾。
3.1 07/11最新水情


影像分析:上图分别为昨天晚上(18:52 07/11)与06月17日18:52获取的哨兵SAR影像,渠江水域范围扩大明显,流江河临近渠县部分区域发生较大淹没。
3.2时序洪水淹没分析

影像分析:我们利用时序影像合成方式分析受淹没的洪泛区域(红色),可以明显看出淹没区域的具体分布,与我司PIE-SAR软件提供的结果较为吻合。
【声明】以上影像结果及分析,尚无地面实地验证,仅供参考
【高清成果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Ihv-D_TpUNRJfAjZoLrug
提取码:av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