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博:中央党校中国哲学考博参考书真题专业课高分经验分享
初试考试内容:


第二部分:考博参考书
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杜绪文、候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4.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5.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6.孙伯鍨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与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社

报考条件:
(1)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报考者硕士学位专业与报考专业须为同一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为同一学科门类,下同);报考者硕士学位专业与报考专业不为同一一级学科的,须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所收录来源期刊,以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至少1篇(发表时间截至2019年12月)。
(2)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者硕士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须为同一一级学科;报考者硕士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不为同一一级学科的,须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或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所收录来源期刊,以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至少1篇(发表时间截至2019年12月)。
3.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5.报考非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35周岁(198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定向培养博士生的考生至入学时未满45周岁(197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初试
1.时间安排。6月下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笔试内容。笔试内容为外国语考核和专业课考核,采取闭卷考试方式。外国语满分30分,时长30分钟;专业课满分70分,时长60分钟。
3.初试平台。第一机位使用电脑(带摄像头、麦克风),视频和音频接入“腾讯会议”(考生正前方),第二机位使用同上要求的电脑或者手机,视频接入“钉钉”(初试场所远端),考生试卷提交使用“微信”或“企业微信”。具体要求详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笔试工作办法及考生操作说明》(另发)。
4.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核。详见研究生院网站后期通知。
四、复试
1.复试时间。7月中旬,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复试平台。2020年博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类)复试拟采用学信网研招远程面试系统,有关系统平台使用办法、复试流程和相关要求,请参照《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生应试指南》 (https://www.ccps.gov.cn/bmpd/yjsy2/xwszs/sss/202005/t20200508_140152.shtml)。
3.招生计划。我校(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类)招生计划参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简章》。在复试录取过程中,我校(院)会根据生源质量状况及博士研究生招生总体状况,对前期制订的拟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4.复试人选的确定。我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复试采取差额复试办法,根据考生初试成绩划定进入复试的基本合格线,依据招生计划、复试比例,按照考生报考类型(非定向、定向)分别排序确定复试人选。所有进入复试的考生均须进行资格审查。
5.复试内容及成绩构成。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随面试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录取参考,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考生报考材料综合评定。对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相关内容进行考核,分数计入复试总成绩。
(3)外语水平考核。随专业面试进行,对考生外国语水平进行考核,分数计入复试总成绩。
(4)专业综合考核。考核考生专业基础、科研潜力等,分数计入复试。
(5)科研能力考核。围绕考生科研能力、科研潜力进行考核,含考生科研计划书相关内容的陈述和答辩。
(6)复试小组可以根据考生情况进行相关学科的加试。
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由(2)(3)(4)(5)项成绩加权构成。复试总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具体办法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统一考试类)招生复试和录取办法》。

考试难度

考博英语:
I. 单选题(10题,共10分)
II. 阅读理解(25题,共50分)
1.常规阅读2篇,10题,共20分;
2.排序阅读1篇,5题,共10分;
3.问答阅读1篇,10题,共20分;
III 翻译(英译汉)(共20分)
翻译划线部分400——1000词左右;
IV.作文(250字议论文,共20分)
金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