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资料

2023-01-15 09:31 作者:名校考研帮  | 我要投稿

一、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导师信息、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及内容:

比较创业教育: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国际比较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国别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国际比较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国际评价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大学生创业意向、创业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创业型大学发展的国际比较;创新创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国际比较研究;全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

比较职业教育:当代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政策、制度、理论和改革实践。

国际教育与发展教育:主要国际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机制、举措与影响;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的教育援助;可持续发展教育,教育与语言问题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高等教育体系理论研究,中外(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及其在宏观、中观、微观维度的实践研究,国际间高等教育人员与项目流动、知识共享,及创新迁移研究,国际间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政策借鉴与政策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软实力战略及知识外交研究,全球知识生产体系及国际学术关系研究,国际化视域下中外学术知识生产及学术共同体研究。

比较传媒教育:国际传媒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传媒教育政策国际比较研究;传媒教育制度国际比较研究;传媒教育国别研究;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研究;媒介素养教育国际比较研究;传媒教育国际评价与竞争力研究;全球传媒教育与文化战略比较研究;传媒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国际比较研究;全球传媒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

导师信息:

阚阅、梅伟惠、吴寒天、吴雪萍、徐小洲、Lorraine Pe Symaco

考试科目:

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

根据育明考博统计,每年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招生人数大概为5-6人

二、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参考书目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瞿葆奎、沈剑平选编:《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材料初审与复试名额

教育学院统一组织基本报考条件和资格审查,进行材料预审。资格审查合格且材料预审通过者,提交各学科进行复核并初审。初审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着重考察考生的学术背景、外语水平、研究能力、学术伦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初审满分值为100分,初审内容包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根据开题报告和论文摘要)、外语水平、学术水平、研究计划和专家推荐意见、综合素质等。初审专家独立打分,以平均分计为考生的初审成绩。

对初审成绩60分及以上的考生进行成绩排序,在通过初审人数充足的情况下,按不低于1:1.5(即计划录取名额:复试人数)的比例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与复试候补名单一并在教育学院网站公布。如复试名单中有考生放弃复试,则从候补人员中依次替补。

申请2022年秋季入学硕博连读的学生,符合《教育学院硕博连读申请与审核管理办法》申请条件的,经学院审核同意后,与“申请-考核”考生一同考核竞争、择优录取。未经学院审核同意,不得参加复试。

五、复试形式和要求

复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衡量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术水平、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否符合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必要环节,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均应通过复试。

(一)复试时间

考生须按照我院复试安排和相关要求准时参加复试。复试名单拟于2022年2月中旬发布,复试时间初定于2022年3月中上旬,复试名单、具体安排见我院后续通知。如因疫情等特殊情况,复试时间和方式将作酌情调整。

(二)复试形式

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减少人员聚集,复试的组织形式为“双机位”网络远程复试,以钉钉作为面试平台。

视频复试操作指南详见“研究生招生视频复试考生须知”(见附件),考生须用报考时填报的手机号注册钉钉账号、完成实名认证。若原报考手机号已不能使用,需尽快联系我院研究生教育科,经审核后更换手机号。

(三)复试内容及方式

复试内容包括考生个人陈述、问答两个环节,每生不少于30分钟。个人陈述时间不多于10分钟,包括个人经历、学习工作或科研业绩、攻读博士研究计划、个人专长等,可结合PPT汇报。

(四)复试考核

复试采取综合面试方式,从全方位考核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学业基础、科研能力、培养潜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复试满分值共为100分,合格分为60分,面试成绩取复试小组各成员打分的平均分。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浙江大学比较教育学考博真题参考书资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