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金湾:逐绿向美,“碳”寻先机
珠海金湾:逐绿向美,“碳”寻先机
全面发展低碳经济,珠海金湾任重而道远
珠海要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这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更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举措,而是关乎珠海及湾区发展的战略决策。
近日召开的珠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珠海市市长黄志豪表示要奋力打造美丽中国生态典范,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是早在改革开放初期,珠海在打造“世界工厂”的工业基础积累时期就定下来的发展方针。矢志至今,珠海从没改变。
在粤港澳大湾区历史发展轨道上,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需被重新赋予新命题。放眼全球,一流的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产业集群,更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湾区生态建设的先行,在珠海;珠海低碳经济之大成,在金湾。
珠海金湾,已经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道。
亚洲最大 湾区绿色引擎
在湾区绿色新能源链路上,珠海金湾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一环。近日据闻,南海东部油田已经累计外输天然气突破600亿m³。如此庞大规模的天然气输出,主要通过位于金湾的高栏终端登陆上岸,也因此,高栏终端成为了亚洲最大的深水油气田陆地处理终端。

600亿m³天然气是什么概念?其可惠及粤港澳大湾区10个城市、100余家大中型企业和8000多万人口,逐渐成为湾区发展主要能源之一。珠海金湾也一跃成为湾区绿色能源的命门重镇。
在此基础上,为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的目标,按下减碳“快进键”,今年1月,南海东部油田首个新能源示范项目——珠海高栏终端光伏发电项目完成项目施工与并网测试正式投运,截至目前已发电约150万度,相当于减少近800吨碳。这相当于为金湾的低碳经济蓝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强有力地推动了湾区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珠海金湾,俨然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的绿色引擎。

华南之首 金湾“绿能港”蓄势待发
金湾在发展低碳经济之道上,每个举动都可谓大手笔。
金湾“绿能港”正是其中广受关注的项目。其位于珠海市金湾区高栏港,是国家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将同时建设5座世界单罐容量最大的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及配套设施。
“项目采用27万立方米全球最大LNG储罐,储罐核心技术自主设计,单个储罐高度达65.7米。”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所在区域内地震设防等级高,是目前国内地质条件最复杂、抗震设计难度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工程之一。
投产如此量级、挑战如此难度的能源项目,足见珠海金湾的魄力,更彰显了金湾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前不久,7月3日传来捷报,金湾“绿能港”二期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完工,其5座全球单罐容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完成穹顶浇筑作业。整个项目将在2024年建成投产,届时金湾“绿能港”将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储运基地,年处理能力可达700万吨,折合气态天然气约100亿立方米,可发电约500亿千瓦时,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3352万吨,相当于植树7000万棵。
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地区的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继湾区绿色引擎之外,珠海金湾当仁不让成为湾区绿色能源的中央枢纽。

绿美金湾 海上明珠无比闪耀
除了上文所述,珠海金湾还致力于打造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
首先,金湾区对环境问题一直是严控严管。区内建立了一套的环境监测体系。通过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污染等指标,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金湾之所以成为绿色宜居之地,这环境监测体系功不可没。
其次,金湾区以丰富的海洋资源闻名于世,也就尤其注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区内通过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和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和破坏海洋生物栖息地的行为。同时,也依靠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海洋污染事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对环境极致的保护,成就了珠海金湾旅游度假胜地之名,投资者天堂之誉。当下,金湾区依旧对环境保护、低碳发展不遗余力。在今年6月5日,金湾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成员大会召开,会上相关部门领导更是签订责任书,旨在全面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绿美金湾建设。
我们有理由相信,珠海金湾会以低碳经济擦亮海上明珠生态底色,绘出高质量发展的“绿景图”。
责任编辑:投资金湾
图片来源:珠海金湾
文章来源于:“投资金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