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二工区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10月13日,由深圳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项目联合共建单位共同举办的2023年“基业同心 先行示范”党建共建推进会暨二工区主体结构全面封顶仪式成功举行。
本次封顶的同观明挖区间、观光站主体结构,均由中建四局承建。双节点的完成标志着中建四局承建的二工区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下一步将向附属施工阶段迈进。
项目作为深圳市重点民生工程
全线建成后
将与中国建筑承建的深圳地铁13号线一期串联
纵贯光明、宝安、南山三大行政区
真正实现南连香港、北接东莞
缓解深圳特区西部偏东交通走廊交通拥堵
进一步深化深莞一体化发展
对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实现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同观路站~观光站明挖区间位于观光路以南
呈东西向敷设
明挖区间结合配线设置
采用单层双跨、三跨、四跨结构
观光站位于观光路与光明大道的交叉口处
沿观光路东西向布置
为地下2层岛式车站
两处均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施工站点周边环境较为复杂
交通疏解阶段多、施工难度
管线改迁难度大
为确保工期进度
保证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项目部针对站点施工的重难点
精心策划、主动出击
勇于创新、敢于突破
坚持技术先行,科技创效显成效
为解决原设计工法施工难度大
交通疏解阶段多的难点
项目部以交通疏解方案为切入点
打破常规“借一还一”的交通疏解思路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探索新方案
将原设计的三期交通疏解方案调整为一期
通过交通疏解优化
采用环岛绕行等疏解方案
大大缩短了工期
同时优化原本的施工方案
采用管线悬吊、管线拨移等方法
进行管线改迁
缩短了超6个月工期
为主体结构封顶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建设过程中
项目积极融入科技元素
BIM模型涵盖观光站各阶段的
数据集合、设计变更、管线监测、项目施工等环节
项目通过进行WBS结构分解
对围护、主体结构等多类别模型进行拆分
形成围护结构施工的4D进度模拟
实时追踪完成情况与实际进展
便于项目针对进度和投资情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保证项目按期完成
在管线迁改施工中
采用Navisworks进行碰撞检查
根据冲突情况重新论证管线迁改方案的可操作性
为车站施工创造条件
加强外部协调,长效沟通保进展
针对站点周边环境复杂的问题
项目部提前对施工涉及的
周边综合管廊高压燃气管道
20KV电力等进行仔细的情况调查
并与属地政府建立了长效的沟通机制
对施工情况等及时进行告知解释
取得了相关外部单位的理解与支持
与周边管线产权单位
100%签订了管线保护协议
开展了现场管线交底
管线安全培训等专项管线保护活动
严格落实管线保护7个100%
确保了管线安全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站点现场加大人员、设备的投入
为施工进度提供了坚强的资源保障
同时项目部加强组织各工序的衔接
对已完成的主体结构及时进行土方内转回填
在保证能提供有效施工场地的同时
保证了土方内转的效益
将资源与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同时
保证了施工的有序开展
弘扬工匠精神,以竞赛促进生产
项目组织开展2023年
“保主体封顶、保附属开工、保年度产值”
劳动竞赛
依据节点目标完成情况
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效计划进行奖罚
充分激发广大员工抢抓黄金施工季节的热情
在劳动竞赛中
各站点、部室及分包队伍
迅速行动、抓好组织,严守底线
担当作为,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迅速掀起了施工大干热潮
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为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封顶目标
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建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