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173期 “谴唐使专题”留学生, 研究僧,旅日教师袁晋卿 随意读书笔记
《来大唐学习的留学生们》
背景资料:有一个著名的唐代墓志铭 墓主人铭文是 李训,鸿胪寺丞(外交官高级官员,是从六品,主管外国留学生和外事接待实务的官署)。

墓志铭引出了一位日本留学生 吉备真备

出生登记:695年(持统天皇9年)出生于一个下级武官之家,户口本登记“大和族”
基础教育:710年,吉备真备在平城京的大学寮学习。(大学寮类似国子监)
到达中国:717年,时年22岁的吉备真备来到了中国。(留学生不用愁生活物资,唐政府供给外宾衣食住行开销,日本国提供棉麻衣物。)
登记报到:717年,留学生吉备真备先去鸿胪寺报到,登记造册,在此过程中 ,结识了李训(国家每年会拨款鸿胪寺用来做外宾衣食住行开销)
汉语考试:日本留学生第一件事是考大唐的汉语考试,通过汉语考试,才可以接下来的学习。
参观学校:参观唐朝国子监
参观各个分院:国子监下分 六个系列,国学 ,太学,四门学,律法,书法 ,算法。(前三门是培养通才,后三门是职业教育技术人才)
课程必修课:《孝经》《论语》
课程选修课:《礼记》,《左传》《周礼》《仪礼》《诗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
额外学习:吉备真备很聪明,另外学习了天文 历法 军事 音乐。。。。。
学业考试:考科举宾贡科,出更简单的题目,放宽判试标准。对于宾贡科网开一面,看上去不会太难。
归国准备:作为天皇的专业代购。
(专业代购单:《唐礼》130卷、天文历书《大衍历经》1卷、《大衍历立成》12卷、日时计(测影铁尺)、乐器(铜律管、写律管声12条)、音乐书《乐书要录》10卷)、弓(弦缠漆角弓、马上饮水漆角弓)、矢(射甲箭20只、平射箭10只)等。
归国官职:正六位下大学助(教授唐文化)---------正五位下--------东宫学士(教授太子汉唐学)-------遣唐副使-----返日本官员---=--修筑城墙监督(防御新罗)------西海道节度使(平定藤原仲麻吕之乱)----------官至右大臣(政治生涯顶点)
军事成就:钻研《孙子兵法》,讲解诸葛亮八阵图,讲解五行阵法、/军队边耕边战,五十天练兵,十天筑城劳役。
农业贡献:723年颁布“三世一身田法”(开荒农田可以传三代后归公)
告老还乡:光仁天皇即位后,吉备真备以年老为理由提出辞职的申请,光仁天皇只准许其辞退兼职的中卫大将之职,仍然慰留其右大臣之位。771年(宝龟2年),吉备真备再请辞,得到许可。
(日本留学生的奇怪经历:出乎人们想象,这些留学生大多并没有被重用,官运大多不顺,本国政府为他们应该为建设出力,但不能去触碰特权政府,阶级依旧固化)

另外一位留在中国的著名留学生“阿部仲麻吕”

阿部仲麻吕:后来皇帝赐名中文名“晁衡”,升官,掌管国家图书,器械文物,还和王维 ,李白一起饮酒作诗,深受唐玄宗喜爱,几次申请回国,被唐玄宗驳回。
归国申请通过:753年归国申请通过,阿部仲麻吕写下了《衔命还国作》作为送别礼物送给王伟,李白等人。
阿部仲麻吕作品:《衔命还国作》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在归国的船上:阿部仲麻吕写下了思念家乡的诗句,看来是归心似箭。

阿部仲麻吕作品:《望月望乡》
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归途遇险:归国之路遭遇大风暴和海盗,阿部仲麻吕死里逃生。但是消息传回了中国,李白以为阿部仲麻吕死了,写下了《哭晁卿衡》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返回长安:回到长安,留了下来
独在异乡:唐代宗,770年,病逝,追封为二品潞州大都督

《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僧人》
背景资料:8世纪的日本,恒武天皇放弃了奈良平城京,将新都设立在平安京(日本京都)随都城迁移,原本以平城京为核心的势力,都满怀怨气。其中就包括日本此前的佛教六派,即“南都六宗”。旧势力对于新政权的威励是多么的巨大。“南都六宗”,此时也从镇护国家的护法,成为了新政权稳固的阻碍。为了对抗奈良强大的佛教团体,就有必要在平安京周围建设新
的佛教中心。
而这一新佛教中心的核心人物,就是后来的最澄和空海。



位于浙江省临海市龙兴寺的最澄法师纪念碑
1.日本留学僧最澄与空海
共赴大唐:空海和最澄一同来到大唐
准备钱财物资:(各地寺院朝圣旅费,人情往来,投宿寺庙客房费,学习的学费,挑担子的搬运费用,搜罗佛经费用,搜罗佛具费用,请人抄经书费用,临摹壁画费用。。。。通关文碟(这个属于人情,金钱都不一定解决)
选择佛学院:空海拜入青龙寺密教高僧惠果,而最澄是是去往天台山进行学习。
归国准备:搜集大量佛经,佛具,佛像。。。。。。。

回国建设新宗派:最澄在 比叡山建天台宗,空海在 高雄山 建立 真言宗 。
形同陌路:最澄曾经向空海求取密教经典,然而空海答复“显教一乘,非公不传。秘密佛藏,唯我所誓。彼此守法,不遑谈话”。
大概情况:日本留学僧最澄在唐八个月的时间里,他搜罗了230部佛教经典,并前往佛教名山天台山问道。最澄回国后,倚仗桓武天皇的支持,在806年于“南都六宗”外另天台宗每年度僧二人,并选定京都北面的比叡山为道场,镇护平城京。彼时,日本僧人受戒的戒坛,都掌握在奈良佛教,为了保证天台宗的独立性,最澄一再向皇室要求,赐予比叡山单独授戒的权利。
2.最澄法师弟子圆仁踏上旅途

主线任务:老师最澄的老师在天台山学习,圆仁要来祖庭天台山请教天台宗教义三十问
遭遇灭佛困境:圆仁和尚是得道高僧,但是在中国学习时候遭遇了唐武宗灭佛,道高僧也没有优待,被赶出了寺院,徒弟也死了,然后 圆仁就“黑”“唐武宗,推行灭佛的唐武宗在外国和尚圆仁心里是大恶人形象,而且在当时旅费仅仅是杯水车薪。
失之交臂:历史的圆仁开了个大玩笑,从路线图上看,圆仁因为唐武宗灭佛失去了参拜天台宗的机会,但是去往了山西 华严寺 ,五台山 等地遇到了最澄和尚朋友 天台宗志远和尚,也算了了一点心愿。

归国日本:847年,乘坐新罗商船,圆仁学成归来
神石奠基:用带回来的五台山土石奠基,在比叡山建文殊院。
天台宗后话:天台宗最终和南都六宗一样走上了干政道路,1571年,织田信长攻打比叡山,纵火焚寺,杀死僧侣。
《在日为官五十年的袁晋卿》
背景资料:日本选中了袁晋卿作为他们那里的唐音老师。又或许是传播大唐文化的热衷。日本人的唐朝普通话老师。
少年袁晋卿:善于声学,学习《昭明太子文选》,《尔雅》,四书五经

招聘启事
招聘资料:曾有一位高僧法明讲学《维摩经》,但只能用吴音朗读,无法使用唐音。因本国(日本)业务需求,需要全面仿唐,但是隋唐之前学的是吴音,现招聘一名唐音老师。
招聘要求:1:熟悉《尔雅》词典和中国四书五经
2:善于音学声学。
3:热衷传播大唐文化
招聘岗位:“音博士”负责教授唐音(也就是唐朝普通话)(日本曾颁布法令《职员令》“大学寮”音博士定员二人”)
岗位待遇:七品上 官阶(日本官阶模仿唐朝,日本是九品三十六阶,举例:正七品上,正七品下,从七品上,从七品下)
主管单位:大学寮(日本曾颁布法令《职员令》“大学寮”音博士定员二人”)
工作地址:日本奈良大学寮


个人教育成就:空海法师对他的评价
空海《性灵集》中称其“诵两京之音韵,致两京之音韵,口吐唐音,发挥婴学之耳目。
官场生活:作为教职员的官职,从正七品上升到从五品上-------------年纪大了,做过“玄番寮”(玄番寮,类似外交官)比较轻松,接待外国使臣-----------------重回教育界,做大学寮最高长官“大学头,国家级教育家”-------------年近七十,做了安房守(地方长官之类的官职)安享晚年

个人生活:被赐姓名“清村宿袮晋卿”,在日本娶妻生子,共九子一女,子女都担任过一些其他官职,只有小儿子“清村宿袮净丰”继承他,进入教育界,做过亲王的家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