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 超强经验分享,速看!(上海大学电影)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小罗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上海大学 电影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信息 /Profile/
小罗学姐
专业方向: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艺术硕士MFA导演方向
370+(专业课135+,115+)上岸!
我为什么想读研?
当时决定读研,一方面原因是在疫情期间,封城、居家措施使得我的实习规划全部暂停。那时候正好又是我大三快结束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是不断加大,而我自身又因为疫情原因又缺少实习机会的磨练,其实很难从同水准的人当中脱颖出来,所以我想到考研,以此将目光拉远一些,通过读研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学历,这不失为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长远考虑。
读研的动力在另一方面来源于我自己对于电影行业的兴趣,本科期间我是学习影视方面的实操专业的,但始终感觉所学所得还是太为广泛,从影视创作的前期到中期,再到后期,我都有进行学习,但没有在任一方向得以精进。
我读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自己所爱的领域里,进行下一步精进。所以在我自身拥有一些专业基础的前提下,读研成为我精进自身专业方向的最好途径,以此为目标与方向,我也更努力地去实现它。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在读研的整个过程中,择校位于最前期的阶段,在我看来也是决定我们最终能否备考成功的极重要因素。所以奉劝每一位有读研意愿的同学考虑清楚——自己到底要为哪一所学校奋战。
选择方法:
1、先圈定一个大范围(学校等级、地区);
2、圈定范围后,将选出的几所院校进行对比(可通过学校官网、研招网或其他渠道来查询其报录比、考试科目、参考书、真题、分数线及拟录取名单等关键信息);
3、根据自己的情况与意向来做最后的择校选择((要注意院校地总成绩计算方法、复试差额比、及学校对本科学校或者生源的特殊要求)。
上海大学一直是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大学,在2020年的初复试中,都不存在压分与歧视,对待跨考生、非跨考生一视同仁。出题难度相对学硕而言,我个人感觉基础太多,且侧重实操。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我对上海大学电影专硕的备考起步比较晚,因为上大电影专硕突然开招的通知九月份多才出来,很多人都因为这个而改变自己的备考方向,我也一样。我是从上海大学电影学硕的备考队伍里过来的,从疫情期间的三月份开始,我一直在准备上大电影学硕的内容。个人觉得,上大的学硕与专硕的关联性还是很大的,在学硕方向的备考过程中,我打好了电影史及电影理论的一些基础,而且掌握了回答电影产业方向的一些方法,所以在后来九月份改变方向,一心备战电影专硕的过程中,我反而不觉得吃力。

图片
这是我在考研巩固阶段及冲刺阶段的学习作息时间安排(因为我的备考起步时间晚),这两个阶段从九月收到上海大学电影专硕招生通知开始,一直持续到我12月25号考试的那天,在这样明确的安排下,我每天都有充足的任务去做。知识是学不完的,而且当你知道的越多,你所不知道也随之越多。专业课的学习就是能多补充知识点,就尽量去补,这对你的备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于复试时间线的小建议●
因为我本科是与上大电影专硕相近的实操专业,所以我大学期间所掌握的一些拍摄经验、分镜技巧、剧作能力及导演阐述训练为我的备考省去了很多时间。
我的备考主要攻克理论方向,从3月开始到9月一直在学习电影史、电影理论及电影产业(学硕的内容),里面能帮助到电影专硕考试的地方一半一半吧。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我的效率很低,电影史也只是有个印象,达不到能够熟练论述的程度,电影理论也是如此。这跟我当时的备考心态很有关系,我会在后面详细说到。但是在9月明确转战专硕后,一直到12月底,我的学习效率一直很高,都在规划范围之内,尤其是在整个12月份的冲刺押题阶段。
所以我的建议是,备考的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切忌在一开始就想一口吃成胖子。
针对无专业基础的同学,我觉得可以
在6、7月份开始进行基础阶段的专业课学习,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要尽力找到自己的备考状态,入门专业课;
在8、9、10月份进入专业课的巩固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将基础阶段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分镜设计、剧作、导演阐述等。
在10月底进入冲刺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尽可能地补充知识点,让自己的知识系统尽可能的全面、牢固,同时还要做好应试的训练(包括建立各个题型的答题思维、熟悉书面应试等)。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
政治复习建议:找最适合自已的方法
1、基础阶段(9-11月):
①根据视频看精讲精练,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根据徐涛视频看精讲精练是可以的,因为政治知识点都一样,建议直接从强化班看起)
②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
③全部课程看完后,系统刷1000题,不熟悉的知识点一定要找精讲精练(记忆效果好,不要在乎错误率)
2、强化阶段(11-12月):
背风中劲草或徐涛冲刺背诵笔记都可,主要是抓选择题。
3、冲刺阶段:12月
肖八肖四的选择题熟记于心,肖四大题必须全部背过!!!在背大题时候,推荐跟紧肖爷爷、腿姐(前期选择题跟徐涛课程打基础,很有帮助,到后期答大题,还是尽量跟紧肖爷爷、腿姐的答题模式)
最后要嘱咐的是,政治大题拉不开分,主要抓选择题!1000题要刷2-3遍,包括后期模拟卷中的选择题,都要重视起来。
PS:喜欢速记的推荐空卡空卡空空卡,腿姐也会偶尔带背,加深记忆。b站上也会有很多带背的up主,可以多看看。
英语
英语复习建议:打好基础,量力而为
看个人情况,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很有优势,可以通过英语的优势拉开一定的差距,所以一定要好好适应考研英语的出题模式,将自己的优势全部发挥出来。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把词汇放在重心位置,即使不能将英语作为拉分科目,也要保证英语不会拖后腿!
英语备考,重在前期的打基础,所以可以尽早学习,但是建议把刷英语真题的时间放在九月之后,大小作文的练习也放在后期。
专业课
专业课复习: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
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向,能够给我们的备考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备考过程中,切忌过于轻视或者只局限于目标院校所给出的参考书籍,我个人觉得,参考书籍最大的作用是给与考生备考指明方向,点明重心。生硬的盲目学习,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除了分析和总结目标院校的“偏好”之外,我们更要注意知识点的扩充,俗话说,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在考研考试中,你脑子中储存的知识越多,你的答题空间就越大。尤其是对于上大电影专硕而言,他们的出题多要求考生结合电影实例,进行论述作答。
在2021届上海大学电影专硕的考题中,专业课一,出题指向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偏剧作中构建人物方面)、电影热点及视听语言;专业课二中,出题完全指向实操,导演方向——分镜头设计、故事创作及创作策划(偏导演角度),编剧方向——剧作分析、故事创作及剧本写作。真题的参考性很大,能够给与我们备考明确的方向指引,在此基础上,有方向、有方法地扩充自己知识面,是最稳妥的备考。
建议
在对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方向、有方法的学习基础上,我们还要做的有根据理论知识,进入实操训练,而且尽量勤于扩展自己的理论知识面(电影史、电影理论、视听语言、剧作、影视热点)以及观片量。
书单
上大指定参考书(导演、编剧同)——

图片
附加推荐书目——
视听语言类:
《影视视听语言》第2版张菁 关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视听语言》第2版邵清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剧作类:
《救猫咪》系列
《编剧心理学》威廉尹迪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其他:
《电影艺术词典》(能够扩充自己的知识点)
《新中国电影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6》胡菊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类型电影教程》郝建-复旦大学出版社
公众号
戏剧影视评论(会有名词词条推送,有助于扩充知识点)
独立鱼电影、影视工业网、编剧帮、中国电影报、虹膜、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艺术杂志、深焦DeepFocus、导筒directube、电影山海经、幕味儿、艺术评论杂志、戏剧与影视学杂志、电影杂志MOVIE、一起拍电影、文化产业评论、3号厅检票员工、1905电影网、电影杂志、影视前哨、中国电影票房吧、电影最top、导演帮、拖鞋哥MFA考研、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华谊兄弟研究院、银幕穿越者、当代电影杂志、戏剧影视教指委、映画台湾、电影学考研阁楼、上海国际电影节、剧本君的电影世界、反派影评、戏影豁蒙、艺恩数据、拍片汪、影视独家、上海电影家协会、电影理论研究、电影行业观察、萤火虫号飞船
其他建议
1、考研是场信息战,考试之前总有不断更新的信息资源,掌握的越多越精准,对我们的备考就越有优势。我们在尽力备考四门考试科目的同时,不仅要对专业课中的电影热点保持关注,还要对周围有关考研的一切知识资源、官方通知保持关注。
2、考研是场拉锯战,战线从你备考的那一刻开始,会一直持续到12月份,每年陪跑的队伍很大,真正能坚持到考试的那批人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保持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节奏、一份有松弛有度的心态对于一个决心坚持到最后的人来说,尤为重要。高强度的学习固然关键,但当自己明显感到负面情绪爆棚时,一定要及时停一会儿,找一些方式去舒缓自己的压力,如运动、观影或者好好大吃一顿等,放松过后,及时收回状态,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使自己的备考效率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且也不会过于紧绷。
3、考研是场修行,真正的高分建立在对知识的理解、拓展与应用上,切不可死记硬背。建议每个人手上最少要有两份笔记,一份可以是为自己提供备考方向作用的笔记,这份笔记可以从往届学长学姐手上找到,作为前期的借鉴;第二份笔记应该是自己在进行了基础阶段学习后,自身对知识点进行不断地总结、归纳的最终成果。笔记成型的过程,是我们的知识会被不断地被强化的过程,有利于我们后期的系统记忆、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