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同行业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几种模式

2023-03-27 11:25 作者:深蓝易网  | 我要投稿

国内制造业现阶段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劳动力成本迅速攀升、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客户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等因素,迫使制造企业从低成本竞争策略转向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工厂层面,企业面临着招工难,以及缺乏专业技师的巨大压力,必须实现减员增效,迫切需要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

建设数字化工厂,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协同与最大限度的数字化替代,实现工厂各个业务之间无缝衔接、最低的人工投入的一种工厂管理与生产模式。那针对不同行业数字化工厂建设的模式主要有哪些呢?

不同行业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几种模式

1、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

在石化、钢铁、冶金、建材、纺织、造纸、医药、食品等流程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内在动力是设备监控与质量追溯,侧重从生产数字化建设起步,基于质量追溯需求从产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转变。

所以流程制造式企业发展模式首先是设备过程参数监控与设备健康OEE分析,通过生产对于温度、压力等过程参数的控制来进行质量管控与追溯。

然后将质量追溯的内容拓展到外协单位与原材料供应商。所以其数字化工厂建设模式为:第一实现智能单元工艺参数温度、压力等监控与追溯,实现设备OEE管理提升产能;第二由智能生产单元进一步拓展到非关键工序环境的数字化;第三打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据隔阂。

2、智能制造生产单元到数字化工厂

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由于离散制造业人工参与较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实现数据共享,缩减因信息不通畅而造成的窝工现象,所以离散行业虽然现在比较提倡全部自动化的智能单元,但是仅限于瓶颈工序,否则即使全部实现流水线式的智能单元也没有实现透明化管理对于生产效率、质量等方面效益来得多。

所以其数字化工厂建设模式为:第一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管理;第二通过在线质量检测、智能单元设备监控实现瓶颈工序产量提升;第三实现设计、服务与制造之间多维度数字化协同。

3、个性化定制到数字化工厂

在家电、服装、家居等距离用户最近的消费品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重点在于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生产,侧重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大规模个性定制模式创新。

因此其数字化工厂建设模式为:一是推进个性化定制生产,引入柔性化生产线,搭建互联网平台,促进企业与用户深度交互、广泛征集需求。

二是推进设计虚拟化,打通设计、生产、服务数据链,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优化生产工艺。

三是推进制造网络协同化,变革传统垂直组织模式,以扁平化、虚拟化新型制造平台为纽带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发展远程定制、异地设计、当地生产的网络协同制造新模式。



不同行业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几种模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