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界管理(山东)|管理不好,企业也会得“帕金森”症
“帕金森”定律在工作中的体现
“帕金森定律”来源于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教授的一项长期调查研究。他在《帕金森定律》一书中说明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一个忙忙碌碌的人20分钟内可以寄出一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一其中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

这种现象在工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间很宽裕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放慢工作速度,或者做一些其他事情以消磨时间。
由此,帕金森教授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看起来都很忙,但组织效率却越来越低下。
在医学领域有一种疾病叫做帕金森症,这种病症的主要表现症状为四肢颤抖,肌肉僵硬和运动障碍。其实,在一个机构中也是如此,当领导不具有管理才能时,这个机构就会像患了帕金森症一般,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工作,导致机构越来越臃肿,效率越来越低下,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企业是如何患上“帕金森”的?
帕金森教授在书中说道: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往往有三种出路:第一种是自己提出胜任不了这个职位,把这个领导的位子让给有能力的人——这种方案通常而言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就代表着他放弃了自己手中的权力。第二是选择一个能干的助手来帮助自己工作。很多领导因为担心这个助手最后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所以这种选择也行不通。如此一来,只剩下最后一条出路了——请若干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做助手。
质量不行数量来凑。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又不会让他有危机感,于是双方相安无事。但这几个助手既然水平不行,只好上行下效,请更多可靠但平庸的人来帮助自己。以此类推,这样的机构内部永远是效率低下、互相扯皮的。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慢慢积累的企业,最终就患上了“帕金森”症状。

怎么解决企业“帕金森”?
首先,一定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使每一层级的管理者都由能胜任的人担当。还要建立学习型的组织,除了日常工作,亦要建立不断学习更新的企业制度和文化,使组织内的每个人的能力都能满足社会变化和企业成长的需要。
其次,要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对于一定层级的管理者,在其绩效考核中加入人才培养的指标。对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推荐人才的部门及其管理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各级管理者要更新思想,把有才干的人提升上来协助自己,给其更多的机会,并不一定是给自己树敌。很多时候,是自己把对方当作了敌人,于是对方就成了敌人;你把他当作朋友,他才能够成为朋友。也许管理者培养起来的人以后能成为他敌人的敌人;也许管理者与其培养起来的人以后能够互相帮助。路应该是越走越宽,人脉应该是越来越广,而不是越来越窄,身为管理者就要有一定的格局。
最后,企业还要严格控制组织内各岗位的指标,具体的做法是:当确因企业发展需要增加岗位时,应由本部门向上级单位提交申请,并经由人事部门考察研究,得到上级单位批准后,才能增加岗位,而不是各级管理者随意招人。

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一个有能力的掌控者,当他有绝对的控制力的时候,他不害怕被人掠夺走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还平庸的人去做助手。当一个人能够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时,他也根本不需要助手。但是当一个无能力者居于高位时,只会给这个团队带来无尽的内耗。
启迪商业智慧,打造商界精英。想要了解更多企业管理干货,获取更多商业资讯,可以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