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京都动画作画手册 Part2

2020-05-12 21:36 作者:动画魂-Anitama  | 我要投稿

翻译:果壳里的墨墨

校对:竟然是个用户名,NBHT

特别鸣谢:Buster

(文章头图:《凉宫春日的忧郁》,画师:西屋 太志,图文无关)

(3)中割

“中割”是指已经 cleanup 过的原画与原画之间“割开的中间张”。虽说是“割开的中间张”,但也不是单纯的在中间拆分就可以了。准确地说,中割是把原画与原画“中间的画填满”,是动画人员的主要工作。本节将会介绍一些规则和提高效率的技术。

①  線割り  线割

首先我们介绍的是“线割”。这是指在描图前不需要中割的,或者用定位尺固定前后两张原画就可以做到的简单的中割。也就是说,在外观的大小和质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这是一定要掌握的技法。

下图是一个小男孩翻动他裤子口袋的原画。如果要在A①和A③正中间插入中割的话,即如下图所示。

②  タップ割り  定位中割(在工作中,除了定位尺外还需要夹子来固定纸张)

“定位中割”中的“定位”是指作画工作中使用的定位尺。定位中割是利用定位尺穿过的孔洞(中心的圆孔与左右两侧的长圆形孔洞,即定位孔)的技术。接下来我们看看下面的图。

这是对魔法杖从上往下挥舞的动作进行中割。但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将两张原画重叠起来的话,由于存在角度,中割会变得较为困难。

下面来介绍定位中割的做法:首先,如图①所示,在重叠的状态下放入一张動画用纸,先画上大概的アタリ进行标记(译者注:アタリ,作画时用来表示物体形状或配置的参考用的画或线。比如用圆圈来表示人物的头部,用十字线来表示面部五官的配置等)。同时先将可以用线割绘制的部分画出来。

之后如下图③所示,将第一张原画放在透写台上,然后将下一张原画偏移到最接近预定的构图上的位置,这样動画用纸会处于倾斜的状态,这时的定位孔很显然会和纸张有着相同倾斜程度。

以刚才画的アタリ为基准,将定位孔配合轨道(参考第22页)重叠動画用纸。位置确定好了后,就用准备好的夹子固定,以免三张重叠的纸错位。

然后按照线割的要领进行中割。完成后,用定位尺穿过这三张原画,应该就能得到形状、位置都正确的中割動画了。(如图④)

定位中割是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都能使用的方法,比如有つめ(参考第20页)指示的时候、物体大小变化的时候、背景在画面中移动(即“背景动画”)的时候等。因此一定要学会。

另外,这里也基本上使用的是线割。如果在这里画粗线的话,会偏离轮廓线,既消耗时间,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Kanon》,画师:池田  和美,图文无关

③ 轨目指示(つめ/詰め)

“轨目指示”是用来表示中割间隔的動画术语。

动作开始并加速的地方是“前づめ”(表示轨目指示在动作的开始阶段较为密集,后同理),减速并停止的地方是“後づめ”,一系列的动作组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両づめ”。

钟摆是一个双轨目指示的典型例子。在下图中,钟摆c处速度最快,随着位置接近两端的a、b点,钟摆速度变慢。在最高点停留片刻之后,按照原来的路径返回。 

④ 残し(のこし)、返し(かえし)

图1是角色挥动手臂的画。由于存在惯性,在挥手的过程中,手部像被手臂的动作吸引一样,动作相对手臂有些滞后。这个叫做“のこし”。在動画的工序中,加入这样的“のこし”可以使动作变得自然。

图2是结合“のこし”来说明“かえし”的图。

“かえし”是为了强调动作,超出对原画进行中割的范围来表现动作的技巧。(译者注:“かえし”是用来表现物体在运动中“由于受力稍微移动回原位”的技巧。例如在图2中,线条较粗的手臂是两张原画,线条较细的手臂是两张原画间的三张中割,可以看到有两张中割超出了原画挥手的范围,然后手臂受韧带、肌肉的作用稍微回移一小段距离,かえし就是表现这样的物理现象的技巧,大家可以自己挥手感受一下。)(校者注:其实这里挥手的动作强行匀速停止观众也能接受,但是这本书中的作法大概是觉得会让这个动作更加自然,另外只有原画加了相应的要求或者轨目指示動画才可以这样画。)

因此,与“のこし”不同,如果原画工作阶段没有考虑到这个动作,就不能使用“かえし”。

⑤ 轨道

“轨道”是指某个物体或其部位运动的轨迹。

有时在原画中会有相应的轨道指示,但是如果动作较为简单就不会有指示了。无论如何,最好能通过原画和律表判断出相应的轨道,所以在这里学习一下吧。

不可以像上图左侧的反例一样,用直线来贴合动作。在确定轨道时,应该考虑一系列的动作,而不是单看一张一张的原画来决定。

《幸运☆星》,画师:荒谷  朋惠,图文无关

(4)其他

① 纸张准备

在作画过程中,如果需要使用普通尺寸(标准)的纸不能满足的的大画幅或者长画幅时,作画人员会自己制作纸张。(从更大的纸上裁切或者粘贴)

即使是长画幅或者大画幅(大判),只要图案不超过标准范围,也可以使用标准纸张(校者注:这里说的情况是不超过标准框的情况,超过了安全框但依然能扫描到,就不需要更大的纸张)。这里我们说明一下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更大的纸。

为此,我们先来看什么是标准纸张:

这个纸张大小(译者注:TV动画一般是A4大小)是较为基本并且最常使用的。

如果框外还有画的话,需要把轮廓线延伸到纸的边缘。

接下来说明需要大画幅纸张的情况。

PAN(パン)、S.L(スライド/slide),可参考第72页。

但摄影范围水平或者垂直、斜向移动时,纸张的尺寸也会随之上下左右加长。

如果作画用纸的规格大于标准尺寸,就要按照原画的指示准备更大的纸。涉及到像这样的大画幅、长画幅工作时,一定会指示画面的画框(一般由原画人员负责)。指示中会写有摄影指示和摄影开始、结束的区域。

② 下定位

作画时,如果定位孔在下方而非上方的效率更高,也有可能会在下方打上定位孔,这个叫做“下定位”。

根据需要,有时上下两边都会有定位孔。

③ 工作完成后的检查

确认张数,按号码顺序检查是否有忘记的中割,每个图层最后是否有END标志。

线条有没有断、有没有填涂错误、有没有忘记标注空白指示。

是否按照原画注意事项(中目パチ(即中割中的开闭目)、中セリフ(即中割中的口部开合)、轨目指示等)进行動画工作。

每卡A1层的動画用纸是是否写着作品名、集数和镜头编号?

④ 作为動画人员

所谓動画,只有完成了中割以上的工作才称得上是動画工作人员。

成品动画影像中的线条是動画工作人员画的线条,动画是左右影像质量的重要工序。

必须掌握扎实的技术,做负责任的工作。

另外,对自己的工作量进行把控,对于进行工作也很重要。(校者注:其实中割动画的工作虽然说是描线和加中割,但是本质是整理原画进入到下一个工序,描线和加中割是必须做好的)


京都动画作画手册 Part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