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知天命
知天命有两种表达方法,一种是知道天命是什么,一种是知道有天命这个东西。
前者是大智慧,后者是智慧。
因为知道天命很多时候是要折损命格的,毕竟天机不可泄露。但其实很多人即便想要折损命格但他的命格折不起或者说是找不着路。当然这个东西我也做不到,估计也只有袁天罡和李淳风那种级别的能懂。
说说第二个,知道有天命这东西。
古人总是迷信,一开始就信命,因此无所适从,但心灵有寄托。现在的教育反过来,告诉你没有命,但是心理出问题的人多了。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不信命,说难听点就是智慧还没打开。
当然这个东西也不是可以强求的,很多时候都是要靠生活经历悟得的。别人怎么说,也不会信。
放古代,五十知天命,是因为古代一开始就是迷信。现代,如果早点有心理问题,早点就能知天命。心理问题有利有弊,好处是能打开智慧,坏处是开不了的基本自尽了。
接下来说说我对天命的理解。
因为我坚持马哲嘛,也相信格物致知,因此我总是觉得理论要学,实践要做,二者要相结合,相信尊重客观规律的情况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事办好,如果办不好那就是我认识还不到位。
后来我发现是我天真了。我的心理问题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见到考试,我都是习惯性地分模块,分解知识点,然后对点学习。我的本意是最大化地将努力变现,持续给自己的付出带来正反馈。但是事实上我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首先,考题是会变的。已经变了太多次。
小学的时候,上一届考3科,到我这一届考5科。高中的时候,上届启用全国卷,到我这一届第二次启用全国卷。完了我们这届全国卷作文还是奇葩的选词自由作文,此外文综大题硬生生多出一题。这全国卷还没做热乎,第二年又来了个自由选科目。
这还只是考题上的变化。如果真的要细想下去,还要考虑缺考率。
考试的时候状态怎么样?昨天有没有休息好,有没有水土不服,有没有想上厕所?以及其他一些问题,文具好不好用,答题卡有没有折了,周围环境怎么样,太热还是下大雨,交通方不方便,等等。
如果你真的认为一场考试只需要准备考试,那真的大错特错。
除了这之外,你能不能来到考场也是个问题。
考前生个病、出事故、加班、生老病死需要出席……
而且如果真的要确保万无一失,不知道要考虑多少问题,准备多少个备选方案。
你可能会说这是杞人忧天,但是事实这真有人碰得上。
这些人碰上了会怎么想?下次他们大概率也会特地留意这一点。
所以真要考虑问题,考虑不完的。
怎么办?知天命。
诸葛亮也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这个理。
其实很多时候你觉得为办好一件事已经准备了很多,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更多上天已经准备好的事情。而这些事情表面上看上去都是小概率事件,但只要一件事情发生,就能坏了你的好事。
就和创业一样,大家总说创业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避雷。但是你得先明白一件事,当你收集完大大小小各种创业踩的雷后,你会发现如果这些雷你都要避,你做不到。
一来你没有心力同时避那么多雷,二来很多雷要绝对避开是在你能力范围之外的,你没法影响。
更何况你又不确定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踩新雷的人,成为日后创业课上的又一个典型案例。
因此你以为你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但其实当你成功的时候,上天早已为你安排了十二万的巧合,这些巧合都是推动你成功的主力,而你其实只是助力。
谈谈小镇做题家吧。
小镇做题家一样的。
二代看不起小镇做题家,但小镇做题家同样看不起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人。
二代的天命是家庭好,小镇做题家的天命是天赋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可真的是最底层了,啥都捞不着。
但二代没资格怼小镇做题家,小镇做题家同样没资格怼二代。毕竟这是他们的天赋,也不是人人都有他们这样的头脑,大家的硬件在同一起跑线上。硬要说,能怎么办?
除非二者能有一个交换的空间,看看家世和头脑哪个香。
但知天命的最后结局是什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最后,终于能放下自己的心结,不因为可能失败就不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当努力过后仍求而不得,亦不强求,不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