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其自卑,不如自信》

2023-03-17 04:38 作者:红烧鲤鱼熬  | 我要投稿

三点多看到这个视频,全程看完了,有很多想法,实在睡不着,直接爬下床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不过还是有点乱,脑袋有点重,所以可能文字有点混乱,见谅

自卑属于情绪的一种,情绪的管理方法也能应用到自卑身上,应是互相影响。

自卑源于对比,不同人之间的对比,不同技能、地位、能力之间的对比,比如说我长的比别人丑,钱比别人少,技能比别人差等等。

每个人都会自卑,因为每个人都会比较,个人所比较的对象,又会和前面的对象对比。我二分和三分比,三分和四分比。世界上可比较的角度是无数的,同时人类是无法克服去比较的。

自卑情绪的出现,信号的出现,也是大脑身体给你发出的信号。这种情绪也是在警告你,你得往前走了,你现在弱了,弱肉强食,你已经是鹿群里跑的最慢的那一只了。个人的自卑来源于自我感觉的弱小,害怕被群体所排斥,根本上是生物害怕灭亡。

所以自卑情绪的出现,其实也是给你提醒和进步的契机?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就是困难也相当于提供挑战,提供涅槃的机会,给予自己成长。只是很多人无法正确的找到理解这个情绪,跨过这个情绪的方法。包括我自己。

如何转化自卑为自信?其实既然说自卑源自于比较,就有两个方法。一种是向下比,就是三分和两分比,废物和残疾比,残疾和死人比。但不是很容易有人做出这个比较,因为从我身边的经历来看,“好的不学学坏的”、“不要向下比”,这种经常在生活中听到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也给这种解决自卑的方法给锁上了,从社交抑或是什么方面的巨大生活压力?甚至有的人还会加剧——这种我认为那个点说的很好,就是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这点马老师说的我很认同,就是在学习外面的东西的时候,自己这方面都一窍不通,自己的原理啥也不知道。其实我也是。

第二个点,就是和自己比较。这里我在评论区看见别人提到的那本书《被讨厌的勇气》里所说的别人讨厌你是别人的课题,还有健全的自卑是和自己去比较的那几个观点,怎么说呢,前一句话尤其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不知道怎么去具体描述那种感觉。后一句话应该是很多励志鸡汤文或是什么水文里面经常会聊到的话,看了很多年一直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配合起今天看的视频内容和书里面的话,感觉也有了新的理解,过几天可以买过来看看,好久没读书了感觉脑子确实有点生锈。

和自己比,今天考20分,明天考21分。这里就还有一个点,那就是不要好高骛远,还是那句话,清晰的认知自己,真的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啊目前来看。不要想着一步就成为了怎么样的人,自己要怎么样,而是要看清自己脚下的路,看清楚自己的枝干。这里其实也受到很多其他情绪的影响,暂且不谈。

树枝那块,一个人树根,很多条枝条,长短粗细不一,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无疑是会放大自卑,而若是长期加大自卑情绪,那么从这一个点上就能摧毁自己。就比如赋予一个自己数学是废物的想法,并长期给自己叠加心理印记,后面一看见数学就怕,自然而然就废了。

这一块我又想到关于成长过程中,家庭方面的一些问题。其实我觉得,除去很少的一部分明事理的家长,大部分的孩子应该都会被拿去比较,听过“你看看别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哪怕你数学考了90分但可能家长也会说“你看那小明考了95分”之类的,就是你从小被拿去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可能从小就给你,慢慢给你打上了自卑情绪。

而别人的短处是会隐藏起来的,就像是朋友圈给自己伪装成很优秀,在大众面前表现腼腆可能私底下骂起爹娘来凶的一笔。人的短处是不会暴露给别人的,这确实也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暴露自己弱点的鹿早就凉透了。而人类又是习惯看别人长处,看自己短处的生物,这样一结合,似乎每个人愈发面目可憎?

所以在这一块我愈发感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于一个孩子健康心理建设的重要性。但其实大部分老一辈的人们(近些年我也不清楚,毕竟我现在也才十九,在此说的是我爷爷奶奶大姨二姨那一辈),他们可能出发点是好的,是打着爱你这个旗子的,而且自己心里面也是爱着你的,但是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却有一种割裂感。这种割裂感就造成了上面我说的,不自觉的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而自卑就是其中的一种。扯得远了,暂且不谈。

关于转换比较对象和切换赛道的问题,要明白自己的几斤几两,不能头铁死磕。人的枝条有很多枝,不能再一棵树上吊死。具体的方法要怎么做,我暂且不是很清楚,至于列出优势和做出行动,理应是可行的法子之一。

头脑有点想法,碰撞到一起有些混乱,暂写与此。

《与其自卑,不如自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