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中物理学习

2023-02-26 20:42 作者:白糖少女_  | 我要投稿

力学

1.中考物理必背重点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

知识点

一、质量: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二、力 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3.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来表示1N大小相当于拿起2个鸡蛋的力。

4. 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其作图方法如下:

7. 力的示意图:即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8.重力G: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9.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10.摩擦力

11.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12. 力的合成: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三、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 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四、机械运动

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一般假定不动。2.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3. 速度V: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v=s/t(速度=路程/时间);单位: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4.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v=S总/t总)生活中,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5. 根据v=S/t可求路程(S=vt)和时间(t=S/v).

五、简单机械

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 棒就叫杠杆。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3.三种杠杆:

4. 三种滑轮:

六、做功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即:W=Fs(功=力×距离)。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3.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W有/W=η

4.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资料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我是分享优质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up主,觉得有用别忘了三连~

初中物理学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