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来了,如何陪伴孩子轻松应对压力?
小明是一个初中生,来到咨询室求助:“老师,我这几天很痛苦,这周考试周,但是我没有去学校,我害怕考试成绩出来,排名下滑,我都不敢参加考试”。
小明和很多学生一样,这是典型的考试焦虑,小明的表现算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了,不能面对学校和考试,甚至采取了回避行为。
一般的考试焦虑,包括考前焦虑,考试中焦虑,考后焦虑,具体有考试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发脾气;考试中手抖、心慌、出汗、大脑一片空白;考试后担心成绩,坐立不安。
适当的焦虑使注意力更为集中,有助于考试的发挥,而过度的焦虑则会影响考试的发挥了。
要知道如何解决焦虑,首先要知道导致焦虑的原因。
考试焦虑的学生有什么特点?
1.大多数考试焦虑的孩子,都是追求上进、重视学习的孩子。“成绩不好让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我很希望自己有个好成绩”,“学习对我来说很重要,我非常努力地想要通过学习证明自己”。
2.有些考试焦虑的孩子,是成绩非常好的。“我成绩一直很好,要是这次考砸了,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我”,“我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也是亲戚朋友的榜样,这样的成绩,我觉得我只有挖个地洞钻下去”。
3.有些孩子为了学习放弃了很多。“小的时候我有很多的兴趣爱好,上了小学之后,为了学习,我已经都放弃了,现在,学习也不好,兴趣爱好也没有,我什么都没有了”。
4.这些孩子很“懂事”。“我爸爸妈妈一直说只要学习好就好,于是我就拼命地学习,我也没什么朋友,有时候同学也会欺负我,我都忍了。但我怎么觉得学习越来越累了,而除了学习之外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这些孩子一头承载了期望,一头承载了压力。这种双重挤压,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不堪重负。
一方面,自从赏识教育兴起,我们给了孩子太多赞美了。孩子学会唱歌,就称赞:“宝宝唱得真好听!”,开始会背唐诗,又迫不及待地夸奖:“长大一定是读书的料!”
赞美过多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孩子只愿听好话,听不进任何批评,即使是善意的批评,也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一帆风顺,禁不起一点儿的挫折和逆境,一旦受挫,就开始消沉和崩溃。
另一方面,孩子又承受了太多的重托与厚望。过去的十几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六个长辈都围绕着一个小孩转,小心翼翼地照顾,给了他最好的。六个人爱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会什么感受呢?不只是幸福,更多可能是压力。
除此之外,教育越来越追求起跑线上竞争,有说法是还未出生就存在竞争,更别说从托班幼儿园开始,就上各种兴趣班,时间排得比大人上班还满。家长则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不惜花费巨资和时间。
投入了巨大的金钱和时间,家长自然会有期待。承受着家长巨大的期待,孩子自然会有压力。而慢慢地, “你只要学习好就好,其他我们对你都没有要求”,“我花了这么多钱给你补课,你再学不好我真是要失望了”,家长的这些话语变成了孩子自己内心的信念,“我只有学习好才是受人喜欢的,才是有价值的”,“我学习不好会让大家失望的”。
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受挫折,害怕伤害父母的期待,正是焦虑的根源。
据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调查研究,有 32.5%的孩子害怕困难,34.2%的孩子胆小屈从,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19.5%的孩子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而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对不允许他们失败的父母。
在美国,中学生必须经历的事件清单里,包括考试倒数,生日宴请朋友被拒,找邻居帮忙被拒等,这些都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孩子经历挫折,体会挫折,面对挫折,才有勇气不断踏入陌生的领域,拓展自己的能力。而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孩子不断地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同时构建自己的能力地图,那时,他才能建立真正的自我概念,我是谁,我善于做什么,我想要做什么,他也才有拥有真正的自信。
如果不允许失败,这一切就会止步不前。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呢?-家长篇
1.家长需要改变价值观,需要改变学习好等于成功的唯一标准。孩子的价值观受家长影响很大,家长改变了单一价值观,孩子才能建立更多维度的自我价值。
2.家长要有一个对待考试的平常心。家长能够接纳各种考试结果,孩子才有空间去体会以及调整自己的情绪,想法,行为,也才有空间去成长。
3.家长要减少望子成龙等情感上的捆绑,让孩子放开手脚去成为自己。
4.家长降低自己的焦虑,在家里制造宽松的氛围。
学生需要做什么呢?
1.正确面对焦虑,焦虑是情绪的一部分,适当的焦虑帮助应对重要事件,而过度的焦虑可以通过做一些放松练习来降低,学会和焦虑情绪相处。
2.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和休息。
3.调整归因,除了“我太笨了”“我没有掌握好”的原因外,或许还有“我这次没有发挥好”“考试的时候开小差了”“试题的内容和我复习的重点有点不一样”等原因。
4.改变表达方式,如果有“我做得不够好”,“我学习不够努力”,“我总是失败”这种概括性的自我描述,可以改成具体的“我这次考试考了 30 分,我学到了 70 分”。
5.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失败,比起分数,考后的总结意义更大。例如“做错的题目正好提示了我的知识盲区,通过错误掌握了新的知识和技巧”。
6.在考试之外的地方进行自我肯定,可以以小纸条的形式写下来。
7.把考试结果平常化,失败和成功,任何结果都是随机性的一部分。
8.学会自我鼓励,你的自我价值,自尊,自我评价,并不只有考试决定,你还有更宽广的人生。
学习与考试,是学生时期特有的一道风景线。一次考试是一次开始,一次考试是一次前进的机遇,让我们累积每一次考试收获的知识点,在考试中不断成长。
*本文作者任婉文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