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历史简述》(近代史)第一章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鸦片战争

2023-02-26 20:06 作者: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  | 我要投稿

                       

思考: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泉华丽号上响起三声礼炮。这标志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终结。我们不禁要问:英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清军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南京条约》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到全新的格局。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产品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当时,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英国在美洲、非洲夺取殖民地的同时,把目标对准了亚洲。法国从越南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及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美国商人活跃于世界各地,美国资产阶级成了英国侵华的帮凶。



      当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清政府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浑然不觉。中国社会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统治仍很顽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处在传统状态。武备落后,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很差,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冷兵器,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社会阶级矛盾正在激化中,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3,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知识添补

出超,又称“贸易顺差”,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一年)一国的商品出口额高于进口额。如果进口额高于出口额,则为“入超”,又称“贸易逆差”。

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麻醉毒品。吸食鸦片又叫“拍大烟”,极易上瘾。长期吸食,不仅耗费大量钱财,最终导致倾家荡产,而且使人变得面黄肌瘦,目光呆滞,有气无力,甚至丧失先天免疫力,患染各种疾病,直至死亡。

每箱鸦片重50或60千克,40多万箱鸦片共2000多万千克。


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人物志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为官正直清廉。在江苏按察使任内,决冤狱,抑豪强,被百姓称为“林青天”。任湖广总督期间,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收缴烟土、烟枪,设禁烟局,配制戒烟药丸,勒令吸食者限期戒烟,取得明显成效。同时,还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同时,他还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经议会批准,英国发动了侵华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朝政府。道光帝惊慌失措,以“办理不善”为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在双方谈判过程中,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接着,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1841年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各乡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率部出击,群众按计划将敌人诱至牛栏冈后,埋伏在周围的七八千群众冲出来,将英军团团围住。这时,天气突然变化,风雷交加,大雨倾盆而下。英军的火药被淋湿,火枪无法使用,只得端起刺刀,排成方阵,作困兽之斗。广大群众手持刀矛,勇猛冲杀,直杀得侵略者连滚带爬,向四方炮台逃命。



鸦片战争形势图

      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英军溯江而上,攻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朝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鸦片战争中,尽管广大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但是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旧式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近代屈辱的开端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知识添补

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侵略者并不将此项待遇给予中国,所以说他们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师夷长技以制夷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颛预、封闭与腐朽。

      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具有实事求是的品格。他面对英美官员交涉鸦片烟土,需要国际知识,便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

      林则徐被贬后,把《四洲志》交给他的朋友魏源。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和社会现状,介绍外国军事和科技,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福建布政使徐继畲是又一位开眼看世界的人。他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

      这些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本文希望能给阅读者们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仅供娱乐阅读或一定的参考。

本文可能会有错别字、遗漏内容或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给予纠正和留下宝贵建议。也可私信up主  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






《中国历史简述》(近代史)第一章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1)鸦片战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