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s":[{"insert":" 近代以来,自从自由市场所代表的自由意志被富兰克林·罗斯福否认之后,市场由什么决定,市场有什么特点,是否经济全球化才是绝对正确的路线,是否有方案可以替代市场等等问题日益尖锐。不可否认的,现在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那么,笔者借用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的著作,对此类问题做些简单回答。\n 一,市场与意识形态\n 市场能脱离意识形态存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意识形态已经决定了市场的形态。如理想国所说,一个好的政治制度只会不断腐化堕落,而不会一直保持其本身,所以市场的改变就是这样一种“堕落”,凯恩斯主义者的过分宏观调控下发 生的经济滞胀,自由主义者放任自由市场发生的经济危机,仿佛只要在宏观调控和自由市场中找到平衡就行了,但事实上 全球的自由市场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宏观调控。自由市场的泡沫总会破裂,这时候又该怎么办呢?美国的大萧条结束了, 英法德日的经济危机还在继续,那么宏观调控究竟救了谁呢?是躲过大萧条又被拉上欧亚战场的底特律平⺠,还是华尔街 的财阀呢?事实显然是后者,只要存在市场经济,经济危机一定会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宏观调控只是减速催化剂来 降低经济危机的⻛险,并不能根除经济危机。\n 二,论经济区域化\n 那么,贸易保护组织和区域经济对于这一点又怎样呢?根据经验,市场越小,泡沫越小,发展速度越慢,但经济危机的⻛险也更小。这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悖,后者力求达成全球市场,利用附加值达成原材料和工业品的剪刀差。我们知道,二十世纪美国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是一个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的例子,结果不言自明:美国的经济危机扩散到欧洲和亚洲,德日步意大利后尘,英法政治随着经济的混乱而崩溃。贸易保护何时会在社会思潮中出现呢?必然是在经济危机前夕 和主要经济体贸易战争前夕。迄今为止,最大的区域经济典型就是北约华约的经济对立,双方虽然在上层有经济交流,但 基本上分属两个经济世界,而其结果呢?半个世界分崩离析。很多人认为美苏之间的战争只存在于政治和意识形态之上, 苏联解体只是政治上的失败。其实,如果社会的基石经济没有崩溃,苏联修正的官僚社会主义又怎么会因几个波罗的海小 国而崩溃呢?而这个范围放到全球又当如何呢?是否会让整个世界(自由市场本身)崩溃?\n 三,论脆弱的经济全球化\n 全球化不足,则市场发展潜力小;全球化已经完成,则市场⻛险大。这样好像又回到了凯恩斯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对立矛盾上来了,但事实是这样吗?如上文所示,凯恩斯和亚当斯密都没有办法解决经济危机,譬如对应艾滋病的药物,只能减轻患 者的病痛,而不能根本上治疗患者的病灶。那么经济社会的艾滋病毒又是什么呢?市场。因为存在市场,所以市场必须不 断扩大,如图利维坦般吞噬其他的市场份额才能继续存在。历史上来看,东方诸国的市场被迫对⻄欧开放,难道波斯,莫 卧儿,奥斯曼的侵略性很高,以至于⻄方国家要费尽心机去逼迫他们开放边境让外国人进来吗?不,这是因为这 些封建帝国的经济体量很大,而且尚未充分开发,只有不断获得新的市场,市场本身才会不断存在。生产力和市场是市场 经济的两个要点,这也就是为什么19世纪英国才开始规律性爆发经济危机,而在此之前数百年只有几次较小的经济危机。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世界市场已经成型,剩下的市场份额潜力不足以再维持维多利亚时代那种一百年的繁荣。这时候又 该怎么办?反复贸易保护主义而不断降低国际威信力吗?如果经济学家没有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经济全球化必将被暂时 性的经济区域化替代。计划经济绝不是唯一替代市场的方案,但市场经济也绝对不是唯一能选择的方案。\n 四,结语\n 如果说资本主义最伟大的发明是市场,那么它最大的弱点也是市场。自意大利城邦的微型市场建立以来,市场的毁灭也就是整个市场载体的毁灭。琉球王国曾被称为“万国津梁”,而最终毁灭与内部的腐败与奢侈。试问一个小岛都会因为内部 经济瘫痪而灭亡,整个世界岛难道不会因为一次巨大的市场崩溃而崩溃吗?试问,日本经济泡沫一破灭,整个日本失 去了多少年呢?\n 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市场的无序性怎么解决?市场本身发展到什么地步应该被取缔或者替代,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市场” 来重新运作?这只能交给之后的经济学家快速解决了。\n\n\n(对原文进行了某些删改)\n本人不是社科专业人员,故而只能简单举出几个例子,如有错误敬请提出\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