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PA备考,如何计划?


2022年CPA官方报名4月就开始了,作为一个老司机和通关CPAer,先给每个准备备考CPA的伙伴们点个赞!
CPA令很多人闻风丧胆,其实大可不必,引用品职何老师整合数据可发现,每年CPA除了1-2科外整体通过率还是比较高的都在25%以上有的甚至30%+,因此坚持下去在考场只要战胜身边2-3个人就行了,CPA考试信念是第一,加油!
一、各科目介绍

《会计》:是CPA核心也和其他科目都有关联,从历年通过率来看也是15%左右,六科中最低的,因此如果你有基础备考信念也不错可以选择这个~~~
《审计》:难度在外文直接翻译过来,而且还考核流程和专业术语的细致考试,会计和审计不建议同时备考,压力较大
《财管》:难点在于公式特别多,大题目很花时间尤其是只理解表面没掌握实质的话还是很难拿分的,因此财管需要关注重点常考公式进行备考~~~
《税法》:套路明显,每年主观题3+X+2的考点,计算题4道题分别是个税、消费税(+其他税)+土地增值税+X(考过国际税收、资源税等),综合体2道题分别是增值税(+其他税)、企业所得税。税法学习一定要会归纳总结,18个税种其实都能按照下面六要素做整理方便记忆和理解。

《经济法》:理解记忆,法条需要背但不能死记硬背,还要和审计类似主观题要学会“不说人话”,哈哈~~~
《战略》:这门课相对来说是CPA六门中最简单的,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你掌握了核心15天左右就能顺利通关,6章内容重点突出,全力突击2/3/6三章就有83.5分了,如果觉得第6章很难理解背诵,可以全力聚焦1-4章,这四章很有逻辑是总分结构,掌握之后78分到手通关也不难!

上面说了《税法》和《战略》的套路,其实也是自己备考和听课得来的,如果你备考这两科或者其他科目不清楚如何抓大放小的,那可以试试下面公开课,我们先磨刀在砍柴~~~
二、CPA备考规划
整个CPA六科按照难度划分依次是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因此常见的备考规划是第一年选择三难(会计/审计/财管)+二易(税法/经济法/战略),但也并非绝对如此,先看你属于哪一类人群

1年的没得说就是一次六科,但不建议非全职备考选择,CPA还是很耗时间精力的,也会对裸辞备考的人事业上造成一定的影响,慎重!
对于3年规划
其实重点是零基础备考以及信心不足的,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觉得我备考就应该选择1难1易,这样后面鸭梨不大,这其实是极其错误的想法。
结果选择了会计发现太难了学不懂(官方出考通过率仅15%左右,其他科目25%+甚至30%),最后反而会导致你备考CPA全盘放弃,类似的财管审计科目也如此,所以对于备考信心不足或零基础备考的,可以第一年选择税法、经济法、战略中的2科目,让你感觉原来CPA没这么难,也能积累考试经验和信心,这样后面走起来就越来越顺利了。
对于2年规划
如果是时间充足或基础不错的,常规就会税经+财审战。对于有中级会计职称的可以考虑会财经(这三门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关系很紧密)+审税战。
这里再补充下第一年选择税法经济法战略也是没问题的,毕竟6科目过了就行,如果你短时间之内想证明自己或者找工作的话,这3门也有帮助。
以上是给的2年3年备考规划,现在已经3月了,如果今年备考那就要立刻马上动起来了!!!
下面结合我的过往给1个22年备考学习规划,可参考~~
三、2022年CPA学习计划&备考资料选择
1.备考准备期:
时间:现在-3月底
核心:你需要确定所备考科目和选择跟随的老师,这时候磨刀不误砍柴工,多听几个机构多找几个老师没问题的
资料:知悉CPA考试重要时间点(报名、打印准考证和考试时间等)、了解备考科目的考题形式和重点章节、掌握备考科目的基础先导内容对这本门有个基本感觉
2.第一轮学习:
时间:3月-6月底
核心:完整学完一遍基础班内容,知悉这科目难点重点在哪做到有的放矢(建议:会计/财管/税法这三科先学,审计/经济法/战略这三科偏向于短期建议建议后学,另不建议审计第一年备考,过于晦涩难懂。可考虑会计税法战略,这样就是2-5月主攻会计税法、6月主攻战略并复习会计税法)
资料:培训机构基础班课件+错题本
个人推荐:四颗星,课件或者轻1都可以用不过课件是跟着老师课上内容的用起来更加顺手方便。而错题本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具,起初比较慢但是复习时候效率超级高,会的直接撕掉,不会的越来越少这代表通关越来越近。
3.第二轮复习:
时间:6-7月底
核心:完成备考科目的1轮复习,掌握每章节知识框架和重难点,学会主观题答题套路
资料:
1)思维导图:完成每章节框架梳理,让内容再次巩固形成有体系的知识记忆。
个人推荐:四颗星,思维导图一定要有并且要用起来,最好是第一轮学习时候就用,先听老师看如何串,然后自己能说出来,你能说出来就表示你的知识体系在成功搭建中~~~


2)重难点常考总结:
个人推荐:四颗星,主要目的是有的放矢,每年常考知识点85%,这些点有的容易有的难,用这个可以快速定位到自己掌握情况,方便查漏补缺,不仅提高效率还能提高复习质量哟~~~
注意:和思维导图一起用事半功倍~~~
3)主观题专项训练:
个人推荐:五颗星,主观题专项训练很重要毕竟CPA主观题55分起步,很多人做不完题目或者不会做题目就是因为这块练习不够。当你同类主观题放在一块专项训练,就容易形成解题套路,考试时候就能高效准确做题,傲视群雄了~~~
4.第三轮冲刺:
时间:8月冲刺
核心:最后冲刺阶段复习以思维导图、重难点、主观题专训和错题本即可。新题目就是真题为主,并且一定要做至少3遍的那种,目的是知悉85%常考点是什么以及题目如何举一反三~~~注意:不建议做模考题因为难度都高于真题极其容易让你在备考后期因为做模拟题变得很焦虑,让你关注一些特别细节的点,导致考场发挥失常。
资料:至少近5年历年真题
个人推荐:五颗星,题库出题不做真题做啥!!!
目前教辅很多,结合自己经验,我认为真正适用的资料介绍
按照我理解的学习备考顺序给到资料
1.类似培训课件(或轻1)的随课讲义和题目+错题本
作用:用这个完成第一轮知识点初学理解+记忆,而错题本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具,起初比较慢但是复习时候效率超级高,会的直接撕掉,不会的越来越少那就是通关越来越近。
2.章节或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作用:用这个完成每章节重难点的复习,让内容再次巩固形成知识记忆
3.重难点常考点总结+主观题专项训练
作用:整本书1轮学习完毕就开始复习,需要引入考点总结、主观题专项训练等资料了。尤其是主观题专项训练很重要毕竟CPA主观题55分起步。这一轮是用时候结合思维导图查漏补缺会事半功倍。
4.真题+真题+真题!!!
作用:最后就是冲刺阶段,以真题为主即可,但是需要至少3遍而且是高质量的掌握举一反三技能的。不建议做模考题因为难度都高于真题极其容易让你在备考后期因为做模拟题变得很焦虑,让你关注一些特别细节的点,导致考场发挥失常。所以模拟题我的建议是No!
因此综上需要的资料有,培训课件(或轻1)+错题本+思维导图+考点总结+主观题专项训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