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riest《默读》书摘

2023-05-17 23:43 作者:逾期-逾期-逾期  | 我要投稿
  • 什么是“生命”?这似乎是个生物学定义,但一般人明白这个词的时候,要比他们开始上生物课的时候早得多。

     有些人是早早经历过一些生老病死的场合,大人们用自己的阅历,以更朴实或是更浪漫的方式解释过。

    有些人则是在书籍与影视剧的不断重复中自行形成了一个边界模糊的概念。


  • 城市里烟火缭绕,人人奔波劳碌,又有车水马龙与人山人海相隔,普通朋友几个月不见一面也是寻常。


  • 人烧成了灰,成分就跟磷灰石差不多,并没有什么值得敬畏的,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当回事?为什么每年头尾都有个年节作为始终,为什么勾搭别人上床之前先得有个告白和压马路的过程?为什么合法同居除了有张证之外,还得邀请亲朋好友来做一个什么用也没有的仪式?因为生死、光阴、离合,都有人赋予它们意义,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也不知有什么用,可是你我和一堆化学成分的区别,就在于这一点‘意义’。


  • 别人推进去的时候都有人在外面等,要是他没有,我怕他一伤心就不肯回来了。


  • 人人都问你要交代,如果一桩骇人听闻的事情找不到罪魁祸首,总要有人为此负责。


  • 一个时代的传奇面朝夕阳,惨淡地沉没在时代的汪洋大海里。


  • 那是一双清澈的近乎直勾勾的目光,好像压抑着许多未曾宣之于口的求救和期冀—尽管那少年的态度是克制而内敛的。


  • 我不是凝视深渊的人,我就是深渊


图片转自微博:见水印
  • 这个世界太复杂了,无数污浊的东西,长久地沉积在地下,像是无法自愈的沉疴


  • 你是我的人,你就算喘气,都跟我有关系,撇不清的,记住了。”


  • 人为什么非得知道真相呢?有些荒谬的真相知道了,反而不如一辈子蒙在鼓里来得舒坦


  • 对社会和环境的信任是安全感的基石,没有这个,你就只能在长期的应激状态里颠沛流离了,确实很痛苦,即使创伤过去……


  • 每个人都会被外来的东西塑造,环境,际遇,喜欢的人,讨厌的人……


  • 永远保持无动于衷,如果不能,那就学着装得努力一点


  • 连身再心,买一送一,不用找零。


  • ”对了,我手机的锁屏密码是……”

    “我知道,那天的日期……你发现你妈妈自杀那天。”

    “不对。是我遇到你的那天。”


  • 漫长的冬日长夜里,有人痛哭、有人潜逃、有人前途未卜


  •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老人与海》by海明威。ending


  • 一旦生死相隔,人间的荣与辱,便都鞭长莫及了。


  • 往前走,往前看,哪怕前途一片迷惘,哪怕只是凭着惯性继续往前走——

    总有一天,会在自己漫长的脚印中找到方向。

    只是大概需要一点耐心。


  • “刑事案件中,有几种情况容易受到公众关注。

    第一,规模很大,比如恐怖袭击,这是新闻;

    第二,手段格外诡异残忍,或是连环杀手之类带有都市传说色彩的事件,这是猎奇;

    第三,受害人属于低风险群体,比如生活规律的学生和上班族、安分守己的中产阶级,这是代入受害人产生的群体性恐慌;

    第四,切中某种积怨已久的社会矛盾,比如涉及公权力、特权、道德缺失的社会精英事件,这是话题。”


  • 朋友走进家庭或者搬家远离,亲人年纪渐长,生里死别等等,都不是事故,而是阴晴雨雪一样的自然规律,客观且永存,本身并没有什么含义,过度沉湎,就像过度伤春悲秋一样,没有意义。世界在变,人在变,自己也在变,拒绝改变和分别是不逻辑的。


  • 我葱不吃生的,蒜不吃熟的,姜生的熟的都不吃,不吃酸的,不吃辣的,不吃荤油,不吃植物的茎,不吃带皮的茄子和番茄,不吃动物的膝盖以下、脖子以上和内脏。


  • 只有埋在土里的罪行,才能催生出这种自恋又疯狂的傲慢。


  • 你们如果都那么狠心,为什嘛以前还要便显出很在乎我们的样子?


  • 所谓“体面”,原来就像一张薄薄的纸皮,挖空心思的辛苦经营,临到头来一扯就掉,里面狼狈的皮囊轻而易举就捉襟见肘。


  • 承诺只有在我未来老婆面前才当真。


  • 也许就是把捂出脓的陈年旧伤重新挖开的缘故,或许痛苦,或许鲜血淋淋,但总有机会重新愈合。


  • 美好的东西就像瓷器一样,对它们来说,最危险的往往不是在房间里乱跑的猫,二十瓷器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易碎。


  • 排除了一切可能的,剩下的在不可思议,也是真相。


  • 你可以教孩子防备陌生人,提高警惕,但是不能让她怕穿碎花裙子。


  • 未经允许,擅自特别喜欢你,不好意思了。



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


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


滚烫的馨香淹没过稻草人的胸膛,


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图片转载自微博:见水印
图片转载自微博:见水印

头图转自微博 侵联删







priest《默读》书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