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号的一生
本期要讲的是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号鱼雷艇的一生。 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号鱼雷艇,隶属于瓦德佐尔皇家海军二师258舰队7队,属于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级鱼雷艇,1935-1939.,年在
役。 长203.7米,宽28米,最大68000马力,续航25800海里,最大排水量达35000吨。可载97名人员。主要武器为四座250mm马里欧德双联装主炮,12门150mm柯里斯双联装副炮,4具380mm卡里帕萨特鱼雷管及12门格里丁250mm鱼雷和12门澳斯特顿150mm鱼雷。 1922年,瓦德佐尔皇家海军在瓦王国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后,损失36艘战列,25艘巡洋,44艘驱逐和3艘潜艇。由于10年内不得造主力舰,且巡洋、驱逐被控在4万吨排位水量,导致6年内没有出任何新舰(瓦王国不太会造小型舰艇,连驱逐最小都可以到4万9千吨)。 为挽回损失,1928年2月瓦王国分别造了15艘航母(6万2千吨排水)和以航母为由的5艘的帝国级战列、佐尔级的9艘战列,及28艘巡洋、驱逐(4万1千吨排水)。 但由于消息泄露,1928年4月,14艘战列和28艘巡洋、驱逐停工。这时王国发现了一个破绽,条约里没有规划鱼雷艇。于是,海军于1928年7月提交了海军加备方案,包括45艘5万吨排水的鱼雷艇和以鱼雷艇名义继续建那42艘舰艇。但由于陆军代表否决,所以直到1929年4月才正式批准。 45艘鱼雷艇,共有3级,其中一级就是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级。其中,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号于1929年9月23日在巴马哥罗塔尼公司25号船坞动工,。1929年10月海军向诺尼基斯亚工厂订购2台帕萨特丁式蒸汽发动机,11月订购其武备。1931年7月,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号正式下水,其主持人就是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1861-1959)本人,共有6983人参加。但下水日当天由于其工厂设备老化,导致坍塌,共有125人死亡,549人受伤,舰体被砸烂,设备基本报废。 于是该公司工厂进行了3年的装修和设备更新,而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号被更新完成的7号船坞(费1年时间)维修,将甲板和发动机拆除,重新订购。 1932年6月26日重新下水,但入水后倾覆,致63人溺亡,仅15人幸存。该舰再次维修,于1933年9月17日下水,由奥维那5号拖船和撒尼迈亚29号拖船拖至新波地索亚栖装厂,进行栖装。1934年2月6日试航,与日本客轮波哥丸号相撞,回厂维修。1934年5月1日再次试航,在伊凡尼斯特顿港搁浅。1934年8月31日第3次试航,遭到暴雨,倾斜沉没在伊凡特群岛。三次共死亡59人,受伤64人,失踪21人。 1935年再次试航,成功。 入役皇家海军二师258舰队7队,舷号2935。第一任舰长为柯勒·德·哥罗特。1935年6月28日,该舰被派往瓦属哥特堡群岛(今归赤道几内亚),当任殖民地第1师369舰队6队旗舰。9月25日,受到命令前往哥特堡岛附近歼灭海盗,在11月3日的战斗中于上午6:08撞上其子妹舰"塞洛克斯·纳米尼奥克海军上尉"号鱼雷艇,上午8:59被巡洋舰格里高利斯号误伤6发炮弹,2枚鱼雷,11:36被自由土著号海盗驱逐舰3发鱼雷,63枚炮弹....,最终11:40上层建筑起火,11:56A、B炮塔爆炸,11:587台鱼雷发射器损毁,12:03船头断裂,发动机过载爆炸,12:15船员弃舰,12:16通海阀开启,开始下沉。12:29弹药库爆炸,向左倾斜45°,开始加速下沉,12:36最终倾翻沉没,沉在了16米深的每底,共计57人死亡(包括舰长),16人失踪,18人受伤 1935年12月7日该舰被打捞,在哥特堡第一船厂维修,1936年6月12日归役。7月15日,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号迎来第二任舰长克蒂亚·戈麦斯。10月,该舰参加"皇冠"行动,在演习中由于新式鱼雷爆炸,导致右侧副炮殉爆,向右倾斜15°。
该舰最终返厂维修,并加装了新型火控、及12门博福斯炮和新式发动机和瞭望塔建筑。
1937年,该舰维修完毕,开始访问各国。 1938年4月5日,内战爆发,回国参战。参加了15场海战,但于奥里托尼海战中被2发高爆炸弹命中,当场沉没,无人幸免。 1939年,由于德-塞塔克奥·纳米尼斯海军少校号多次发生意外,并死伤人数众多,光每年赔补钱和维修费和大笔费就占海军经费3/2,于是该舰被除藉,并退役,1940年被打捞,并维修,于1941年被作为博物馆置于温特顿海军旧港,至今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