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考博历年真题资料、参考书分数线、专业课复习计划

2018-09-13 10:45 作者:名校考研帮  | 我要投稿

微信公众号  考研考博成长笔记  更多的考研考博信息欢迎随时电联

郭老师解析:

北京地区开设广播电视学博士点的院校还有、人大、中传、更多的院校选择院校咨询欢迎随时联系郭老师。

 郭老师解析: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招生分三种招生方式,普通招考,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就广播电视学而言重点讲解一下普通招考的招生方式,对于普通招考的考生来讲,初试取得一个高分是非常关键的,复试的时候倒是会看考生的本硕院校、科研论文、博士期间的修习计划这些内容。

报考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月10日10:00-2018年2月26日10:00。

初试现场报到时间: 2018年3月8日8:30-11:30,13:30-17:00。

初试时间: 2018年3月10-11日,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复试时间 : 2018年4月,具体时间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公布。

一、初试考试科目

郭老师解析:中传传播学的6个方向专业一考的都是一样的,都会考到传播理论与历史,专业课二根据方向的不同考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本硕基础,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选报,报考的时候建议大家最好是避开一些热门的导师来报考。

(一)初试

初试的笔试科目为外国语、两门业务科目,每一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凡达到我校规定复试分数线的考生,通过复试资格审查后可参加复试。

(二)复试

复试一般为专业面试。复试考核满分为100分。

    对于普通招考来讲,初试考个高分才是王道,不仅要保障总分上过线,单科也是要过线的,不要因为单科受限而失去了最终的录取机会。根据历年考上的学员的经验来看,初试外语这块能拉考分数的情况并不大,专业课才是考生拉考分数的关键,相信考生也应该清楚自己的主要精力应放在那门课上了。

进入复试分数线上的要求。

二、历年真题

郭老师解析:

   考博的专业课主要还是以论述题为准,基本上是4道左右的题目,题目虽然不多,但是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答题的书写量也是比较大的,一般考试的时间是在3小时,这样呢,就需要咱们的考生在这个时间内将十几页的答题纸书写完毕。这样考察不仅仅是咱们考生的知识面、更多的是考查咱们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表达能力,建议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多多的模拟多多的练习,掌握好答题的速度,另外答题的技巧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外语:

1、听力(15分 20题)

2、阅读理解(40分 20题)

3、翻译(译成中文)(30分)

4、写作(15分)250-300

三、参考书信息

郭老师解析:

1、我们根据历年考博的出题趋势给考生推荐了以上书目,在我们专业课的备考当中考生仅仅看这些书是无法和竞争者拉开差距的,所以考生要去想想如何才能使自己的竞争有优势,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多的获取别人没有的信息资源,多多的从考上的学长那里获得一些资料、笔记,另外多多关注导师的论文。

2、一般考博专业课的题目也就是三四道左右的题目,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虽然题量不大,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题目答好答透还是非常难的,题目表面上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只答参考书中的一些知识点远远不够,很难跟竞争者拉开分数差,所以考生答题是需要亮点的。

   学生还是多多的去了解一些导师的信息,多关注导师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多思考导师论文对问题的看法,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提前联系,找人推荐或毛遂自荐,导师都愿意招真的有水平的学生,多多保持联系,有条件的话可以去旁听导师的课,多请教专业问题,导师会觉得你很好学努力,当然相信考博士的同学都是好学努力的,要不然不会选择这条路,毕竟真的很辛苦。另外,导师更愿意选择有工作经验,最好还能脱产读的学生。

招生方式

初试

初试地点在中国传媒大学,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初试内容包含外国语及两门业务课。

1.外国语(含听力)

外国语考试时,英语听力部分采用无线调频广播方式统一播放,考生通过带耳机的调频接收设备进行收听。请考生务必自备无录音功能、能接听FM89.3调频节目的调频接收设备(一般为收音机配耳机或带收音机功能的耳机)。其他语种不需要自备听音设备。

为保证外国语听力部分考试顺利进行,外国语科目考试时,考生应按要求提前入场,正式开考前15分钟禁止入场。

2.两门业务课

考试科目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外国语初试免试说明

考生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经考生本人申请,学校审核通过后,可免外国语初试,其外国语初试成绩均视为所报专业外语初试分数线。语种仅限英语、日语、俄语,具体申请条件如下:

(1)英语

①托福(TOEFL、满分120分):2016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且成绩80分及以上;

②雅思学术类(IELTS、满分9分):2016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且成绩6.0分及以上;

③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满分710分):2013年9月1日后参加考试,成绩475分及以上;

④国家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合格。

(2)俄语

俄语八级或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ГТРКИ)二级及以上。

(3)日语

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通过一级。

申请外国语免考的考生,须本人(或委托他人)于2018年3月2日提交《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语考试免试申请表》。上述成绩单原件交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核,并提交复印件。逾期不交者,视为不申请外国语免考。

复试

1.考生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查询初试成绩及复试分数线。凡达到我校规定的复试分数线且资格复审合格的考生均可参加复试,我校不向考生寄发初试成绩书面通知单及复试通知书。

2.复试地点在中国传媒大学,复试方式为口试或笔试。复试具体安排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上另行公布。

3.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政治理论科目和两门业务课。政治理论科目由学校统一组织。两门业务课由各学部(院、中心)自行安排,考试科目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提交复试材料

(1)以下是所有考生都需提交的材料

①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须本人签字);

②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③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书。

④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⑤科研情况一览表;

⑥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计划书(不少于3000字);

⑦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注:只需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原件材料中)。

(2)以下是已获硕士学位人员还需提交的材料

⑧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或境外硕士学位证书还需附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认证证书复印件);

⑨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公章);

⑩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公章);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复印件)(注:只须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原件材料中)。

(3)以下是应届硕士毕业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⑧学生证复印件;

⑨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培养单位研究生院盖章)。

(4)以下是同等学力人员还需提交的材料

⑧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⑨学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或培养单位教务处盖章);

⑩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培养单位研究生院盖章);

三篇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的4000字以上的相关专业学术论文,或公开出版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以上所列材料中的②③⑤⑥请到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常用下载专栏下载“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材料”,并按要求填写。所有材料须用A4幅面纸张打印。材料需要提交一套原件(考生档案存档),一套复印件(提供给复试考核组),并在材料封面注明“原件”或“复印件”。材料装订时,要加封面、封底及目录并按目录顺序装订。考生的材料请自留底稿,一律不退还。

考博专业课的复习计划:

第一,考博的专业课主要还是以论述题为准,基本上是4道左右的题目,题目虽然不多,但是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答题的书写量也是比较大的,一般考试的时间是在3小时,这样呢,就需要咱们的考生在这个时间内将十几页的答题纸书写完毕。这样考察不仅仅是咱们考生的知识面、更多的是考查咱们考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表达能力。

第二,专业课的复习时候,咱们考生会有一个误区。就是看见历年的真题题目并不是很难,有的看起来还很简单。这样往往会给咱们考生造成一个心理误区,认为考博的专业课并不是很难,其实专业课题目不难,但是需要考生答出来的范围比较大,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内在所考查的点儿也比较多。更多的需要考生对这个题目理解的专业性、以及深度、广度以及与时事相结合的一个答题能力。

第三,根据以上两点的分析,对于咱们考博专业课的复习来说,仅仅依靠历年的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依据相应的参考书籍和时事材料,因为真题的只是简单的覆盖了一个面,所涉及的广度还远远达不到,因此对于复习来说,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更好的将参考书和真题结合起来取得一个好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项目。

第四,育明教育针对专业课的复习指导已有近10年的经验,我们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将专业课的书籍进行压缩和提取重点,将必看的内容和考试范围等一些时事资料在课堂上发放给我们的学员。这样,我们备考的学员就能在有效的时间将专业课的成绩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考博历年真题资料、参考书分数线、专业课复习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