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真不是我说的。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如果动物光吃不胖,那它肚子里一定有了寄生虫。如果百姓勤劳而不能致富,那社会一定有了吸血鬼。——鲁迅《狂人日记》”。 初次看到的时候,觉得有一些道理,但脑子转了半圈,才突然感觉其中有一些问题。最首先的是,《狂人日记》里有这句话吗?这是鲁迅说的吗?看过《狂人日记》的我皱眉回想,却无半分印象,只觉是我记忆力不好。便又仔细想想,书中哪部分内容可能会存在这句话。哈,记不起,想不出,不仅对不上内容,文风也不搭,这真的是出自鲁迅的《狂人日记》?我从怀疑自己的记忆,变成了怀疑句子的出处。 于是上网搜查,找到了答案。 网络上关于这个句子的内容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语录,没有著者;第二种,也是语录,出自鲁迅《狂人日记》;第三种,驳斥第二种的说法,解释该句子非出自鲁迅《狂人日记》。 通过网络检索后,我不由自主地想加入第三种阵营,但暂时忍住了。我打开我的《狂人日记》,从头看了起来,没想到我第三次看这本书是这种情况。看完后,未找到该句出处,便否定了该句出自《狂人日记》的说法。 但是它有没有可能出自鲁迅的其他书籍呢?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那么多,我又不是都看过,而且我再核对一遍也不可能啊。 这时候我想起了“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索系统”,只要我上去一查,自有定论。 “共0篇文章,0次”。 这回,关于该句的出处,我确定了,定然不是出自鲁迅,更不可能是《狂人日记》。 回想了一下整个过程,感觉自己还是差点就“栽了”。 第一,我从一开始就差点相信它是出自《狂人日记》了,如果我没有读过《狂人日记》,或者瞬我没有读过鲁迅的文字,那我可真直接信了,并觉得自己今天又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库”。说明这种表明出处的语录,会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第二,在我进行查询求证时,自然而然地打开了互联网,利用搜索引擎查证。这看似很正常,但是重要的是,伪信息,谣言的出处就在这里。我到伪信息的诞生地去查证,呵呵,那能怎么办呢? 第三,互联网真的很容易让人站队,无论你是否知情。因为大多数人只是想看到与自己看法一致的言论,更何况这是在互联网上,只有我想的是对的。 现如今网络的发达,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各种信息、资源漫天舞。就像这句话,可能原来只是网友的玩笑、玩梗,但是总有不知情的人会信以为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有精力、有兴趣读书,给一句能使其认同的句子添上一个出处,他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