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贝利尼与默罕默德二世的故事

2020-10-27 01:54 作者:牧岛先生  | 我要投稿

1478年9月30日,文艺复兴时代,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詹迪丽. 贝利尼,受到当时的超级大国——奥斯曼土耳其的邀请,前往伊斯坦布尔,为奥斯曼苏丹,默罕默德二世绘制肖像画。

这不是简单的文艺活动,因为此前威尼斯和奥斯曼刚刚结束了长达16年的战争,贝利尼受邀前往奥斯曼,也有缓和两国关系的外交目的。所以,威尼斯政府全额资助时年50岁的贝利尼,让他带着4位助手去了奥斯曼。

虽然地理上并不遥远,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文化面貌,奥斯曼和威尼斯都截然不同。威尼斯是文艺复兴的代表城邦,社会风气自由开放,商业贸易繁荣,而奥斯曼依然是君主制国家,而且崇尚对外扩张,所以和周围所有国家的关系都很紧张,即使在首都伊斯坦布尔,也部署大量驻军和治安官,全国一派肃杀之气。

贝利尼在伊斯坦布尔度过了两年时光,这期间,他并不只是为穆罕默德二世绘制肖像,他还忙里偷闲,绘制了很多个人作品。

有一天,穆罕默德二世看到贝利尼正在绘制施洗者约翰受刑的油画,他凝视了画面一阵,之后,先是对贝利尼的画工赞不绝口,然后,突然话锋一转,指出画中有误。

原来贝利尼画的是施洗者约翰被斩首的画面,但是,穆罕默德二世说:人被斩首的瞬间,脖颈处的血管和肌肉会因条件反射而剧烈收缩,而贝利尼的画中,受刑者脖颈上的创面则向外舒张。

贝利尼万万没想到奥斯曼的苏丹竟然有这种见识,一时竟无言以对。

然而,或许苏丹以为贝利尼是因为怀疑他的说法,所以才陷入沉默。于是,苏丹随即命令手下当场把一位奴隶拖过来,当面砍下他的头颅,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

贝利尼当时吓得脸都白了,他不是害怕,而是震惊。社会意识形态,和文明形式完全不同的国家,对待人的生命也会有完全不同的态度。贝利尼这次算是亲身见证了这一点。

他震惊,愤怒,进而恶心,厌恶。这件事发生的一个星期之后,公元1481年1月28日,贝利尼放弃了苏丹赏赐他的黄金锁和贵族头衔,执意回到了威尼斯,余生再也没有离开亚平宁半岛一步。

而或许是苏丹的残忍招来了天神的愤怒,贝利尼离开奥斯曼的三个月之后,苏丹也驾鹤西去了。

文艺复兴诞生于西方,是因为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对“人”的认知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文艺复兴的内核并不是“文化繁荣”而是“人文精神”。没有觉醒人文精神的奥斯曼,就算聘请了威尼斯的艺术家,还是没有诞生出自己的文艺复兴,只能一直萎缩下去。

贝利尼与默罕默德二世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