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女日记——妙高山篇》

《山女日记》一书是日本作家凑佳苗所著,其实我最开始接触到“凑佳苗”这个名字,是从推理方面了解到的,所以在看到这本书以及封底上写着的“我的人生本不该如此啊!带着相同的疑问,七个各怀心事的女人开始了登山之旅”,让我一度以为是那种典型的社会派推理书籍,甚至可能存在暴风雪山庄的模式,所以便草率下单了。
当然,其实除去上述原因之外,也可能受到了最近看的动漫的影响吧——《摇曳露营》《前进吧!登山少女》,让我这个在家宅了很久的人产生了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听说《摇曳露营》更是当地为了宣传而做的动漫,属实令人吃惊,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个很好的商业思路,对于国内某些旅游景点来说。
收到之后,才发现与我所想差之甚远。这本书暂时还未读完,但大致内容应该是通过女性视角去描述她们在人生这趟旅途中所遭遇的问题,再以登山这一主题将其统一。

第一篇——妙高山:
“妙高山是妙高火山群的主峰,外围有赤仓山、前山、神奈山等,与南面的前山之间的地狱谷是丰富的温泉水源。从地狱谷涌冒出来的温泉流向由赤仓、新赤仓、池之平、杉野泽、妙高、关、燕、松峰这 8个温泉组成的温泉乡。另外,在妙高山麓广阔的坡面上,分布着 9个滑雪场,是日本有名的滑雪区。”
上述便是百度百科上对于妙高山的介绍了,不过,在找寻资料时,倒是意外发现中国也有一座妙高山,位于福建厦门。

回归正题,这篇讲述的是一位名为律子的女子对于自己婚姻的抉择。其实,律子本身并不是那么喜欢大自然,正如她自己所言:“后来又搬家去了别处,在那里虽然步行范围内连个公园都没有,但公司的住宅对面有个便利店,这一点就让我十分满意。”所以她也觉得自己并不适合登山。
而登山的契机便是自己购买的一双登山鞋,并没有考虑其本身的用途,只是单纯觉得百搭、好看。在公司内爱好登山的前辈建议下,在自己的人生遭遇艰难抉择时,律子约上同事,开始了登山之旅,这是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
到底要不要结婚
虽然从小就没有“当新娘”的梦想,也不曾对结婚有过憧憬,但是我很早之前就决定三十岁以前要把自己嫁出去。不对,是必须要把自己嫁出去。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不能把从爷爷、奶奶和老祖宗那继承来的血脉从我这里给断绝掉。
这是律子的想法,其实,我觉得也是很多人的一种想法。很多人的婚姻只是糊涂人生中的一环,似乎到了那个年龄,那个时间,我就必须得做这件事了。我也见多一些由于匆忙应付,最后以离婚收场的婚姻。虽然我现在还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但其实反映的问题是一样的,在人生重大选择的岔路口,该选择哪条路走下去,因为人生毕竟不是一场剧情游戏,没有可以返回的节点。我以前也想过,应该要和喜欢的人,应该要等到属于自己的缘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一切无果,那又该怎样?将就还是等待,或许这是很多人都思考过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同样地,律子对于她自己的这段恋情其实也只是起源于一次契机。
那年夏天,坚太郎在商场特卖的前一天下班后才发现,他负责的特价商品常用的蓝色标签已经送过来了,于是一个人在黑乎乎的展销会会场拼命地换下已经贴好地红色标签。我实在看不下去,便留下来帮忙,从那时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了。
那时,我一见钟情,不是对坚太郎,而是对一件连衣裙。
连衣裙是那天傍晚在展销会会场拜访商品时看中的,本打算晚上回去考虑一下, 但还是没能放弃,工作结束后又回到展销会,才看见了正与价签战斗的坚太郎。
两人从这时开始,直至今时谈婚论嫁,而问题便来自于两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并不相同。律子希望两人一直在百货工作,生个孩子,继续生活;而坚太郎准备辞去商场的工作,准备带着律子回乡下住,自己去叔叔的事务所工作。但坚太郎的这一切并没有告诉律子,还是在回乡下探望父母时,坚太郎的母亲说漏了嘴,律子才得以知晓。律子对于这样的安排很抗拒。
既然坚太郎这样说,我也没办法再反驳他什么了。于是,不对的人成了我。
可我为什么还是有受骗的感觉呢?
是因为坚太郎要辞掉百货公司的工作?还是因为我们要离开便利的城市搬到乡下去住,而且和父母一起住?还是因为我以后必须要帮忙照顾老年痴呆的奶奶?
我对这些事都很抗拒,是不是我缺少什么作为人应该有的重要品质?
为了和自己心爱的人结婚,这样的事情谁都可以接受吧。因为这点小事就犹豫要不要结婚,我和自己一直看不起的那种任性女人又有什么不同?
不…正常人遇到这种事都会很苦恼吧。
因为,这些事坚太郎从来都没有和我说过。在他母亲委婉地暗示我,以后大家要一起住的时候,坚太郎还在勉强地假笑,想蒙混过去。
是的,这些都是现在人面临的一些问题,年轻人不希望和父母一起住,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希望在城市中享受生活的便利,希望可以轻松一点。结婚是自己创建了一个家,而不是加入到另一个家中。就照顾老人,其实身为后辈无可厚非,但只怕当这种职责成为一种理所当然,不可否决、需要独自承受的要求时,一切都会变了味了。
至少这并不是律子想要的婚后生活。或许,也正应了封底上的那句话——“我的人生本不该如此啊!”

律子的故事告一段落,接下来是与律子一起爬山的由美的故事。其实,律子并不喜欢这个同事,因为她是个第三者。对于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律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讨厌了。而这场发现也源于一个契机:
两个月前的一天,我发现礼堂的优惠券马上就过期了,下班之后一个人去了酒店。因为酒店里的婚礼中心关门了,我就坐在大厅一角的桌子旁边写申请书,就在那时看见了元原部长的身影。
正在犹豫要不要上前去寒暄一下的时候,看见部长在前台取了房间的钥匙后,向不远处站着的一位女士走去。那个人并不是部长的夫人。即便如此,如果是不认识的人,我还会勉强地认为,那可能是部长的妹妹或者女儿。就算是部长把手放在了这位女士的腰间,我也不会多想。
然而,那个人是芝田由美。
因为元原部长是律子和坚太郎的证婚人,所以律子也去过他家,见过部长夫人。
部长夫人是位优雅迷人的女士,她给我们做了美味的烤牛肉,作为一家之主,部长热心地帮我们分着烤牛肉,还一边称赞道:“这可是我太太的拿手菜,也是我最爱吃的一道菜,她还有很多绝活呢,”这幕景象让我颇为羡慕,在我心目中,这就是理想夫妻的模样吧,可万万设想到……
部长竟然出轨了,他对夫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由美的唯一优势也只有年轻啊。
这是律子对于部长的困惑,也是律子对于婚姻的困惑。
由美一边吃橘子一边告诉我,部长拜托她定期去养老院看望他母亲。这本应该是身为儿子的部长和他夫人该做的事。但部长无法接受母亲一天此一天衰老,而部长夫人忙着参加慈善活动,抽不出时间,所以他们夫妻俩都很少去。
他们觉得已经把母亲送到了有专人护理的高级养老院,就没必要去看望了。
“这样做可真过分,可即便如此,也没理由让你去看望呀。”“部长说养老院的人让他去陪老人说说话,如果他总是推脱,会显得不负责任,可他自己又实在不想去,所以就请我代劳了。我工作的时候经常接待客人,也学会了一些说话的技巧。我跟养老院的工作人员说我是部长母亲的外甥女。”
“你能接受吗?
“我呢,很喜欢部长母亲的,因为,她生了我喜欢的人呀,我觉得就凭这一点也应该好好地对待她。”我的胸口突然像针扎一样疼。
“可是,部长的母亲见到你,不会觉得奇怪吗?”难道她打算笼络部长母亲,以后取代部长夫人的位子?
部长的母亲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她早就不认识部长了,也不记。自己还有个儿子,我每次去看望她,她都以为我是第一次去呢。”
“你不会觉得厌烦吗?”
“一开始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最近部长母亲总和我讲部长以前的事,说部长小时候被狗咬了,一晚上都在哭减着‘好疼呀、好疼呀‘,她就一直背着部长给他唱歌。部长母亲还给我唱来着。”
其实,这里是一个很巧合的事情,或许是作者故意设计的。律子和由美说开了“知晓她第三者的身份”后,由美也开始给律子讲她和部长之间的故事。同样地,都是一个卧病在床的老年人,都患上了阿兹海默症。每个人的选择好像不一样,好像又一样。或许,我们都不希望成为那个被唾弃的人,但我们也不想一直孤独地被负担着。

其实,这篇文章中除了由美和律子,还有一群大婶贯穿首尾。
在我前方几米处聚集着四五位大婶,她们互相分发着车票和饭团,饭用铝箔纸包着。大婶将格纹的衬衫掖到八分裤里,脚边还放着大约三十五升到三十升大小的登山背包,背包边上插着登山杖。
这些人应该也是去登山的吧。虽然不能称她们“登山女孩”,但是,对于我这个再过两个月就三十岁的女青年来说,也没有资格说别人。大婶们每个人都戴着一样的靛蓝色围巾,非常可爱。也许大婶们还拥有女孩子的心。
等车的长椅上,坐满了穿着外套的年长登山者。从这些年长者的登山鞋,背包来看,他们似乎已经把登山当作是一生的事业。
然而,仅仅是登一次山,真的就能做出我人生的重大决定吗?
此时,车内回响着大婶们的笑声。这些人一定没有和父母同住,也没有在照顾老人,所以才能有时间和朋友一起去登山吧。所以,她们才能一直做“女孩”吧。
“还是年轻人有精神呀,真好。”
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戴着靛蓝色围巾的大婶们正坐在岩石上休息。
“水刚好烧开了,你们要不要一起喝杯咖啡?”
我满怀谢意地接受了大婶们的邀请,由美还拿出了她的点心。“没想到,在这样的地方还能吃到这么高级的点心。”大婶们一脸兴奋。
“以前邻居给我家送过这种点心,但是被我婆婆藏起来了,我都没吃到。”有位大婶一只手拿着最中豆沙饼,一边发着牢骚。
“都是这样啦。”
“我们能够自由地出来玩,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吧。”
“以后我们要经常出来登山呀。”
听大婶们一边聊天,一边开心地笑着,我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其实,这些大婶也可以理解成老去的律子,或者说律子正是年轻的大婶,每个人的婚姻都会遇到自己意想不到的问题,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婶的一句“都是这样啦”便已道尽一切,不知道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坦然,还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苦涩。但,有时我们担负起了什么,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些什么。
或许,我们不能一直做“女孩”,但我们一定要可以偶尔做“女孩”。
或许,律子对于心中的疑惑已经有了答案也未可知,但至少她知道了这条登山的路一定要走下去。正如文章最后写道:
不知道哪里是终点,也不知道终点是什么。
那一定不是”要不要结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