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动手打人,这是为什么?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我昨天认识了一位妈妈,她向我说了最近比较烦恼的事情:她的儿子在上幼儿园,总是一言不合就打人,对小伙伴拳脚相加的,前两天还在幼儿园打架了,打架的原因是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没抢到。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自己也教育过孩子不能打人可是孩子就是改不掉,为此她总得跟别人道歉,久而久之,她都不好意思带孩子出去玩了。所以她想问问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她又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呢?
可能很多父母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渐渐出现了咬人、推人、打人行为,但不要轻易给孩子下“暴力倾向”的定论。,还为时过早。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因为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从而变得更加暴躁。
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首先我们要找到原因,一般而言导致孩子打人的是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对孩子暴躁,孩子就学会了暴躁,你喜欢用暴力方式让孩子听话,那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式让别的孩子听他的话。我认识几个脾气火爆的家长,他们孩子的性格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很容易激动,产生暴脾气。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很强,性格也是特立独行,所以当他们在和同龄人相处的时候,只要有冲突他就会打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处理方式。当然有的家长也会说,我没有这样打过孩子啊,怎么孩子也会这样呢?那可能是你无意中出现了“暴力”的行为,比如跟别人说话时会推搡别人,拍别人的腿等等,孩子在这样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学到了这些小习惯,所以他跟别人说话也会推别人。
这种情况下,家长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孩子,停止打骂教育的行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还要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把孩子放在跟你平等的位置,想让孩子听话不是只有那一个方式,家长要多给孩子正面的影响。
第二种原因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容易对外界产生更多的攻击性,他们常常对别的孩子心存戒备,他们好比是惊弓之鸟,任何一点动静,都可能让他们紧张万分,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进而通过打人的方式来先发制人、自我保护。
孩子的安全感跟父母的陪伴有关,不是跟孩子在一个环境下就叫陪伴,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加强亲子关系。比如耐心的陪他玩,跟他说话,还要多跟他有肢体接触,拥抱亲吻是最能传达爱的方式,孩子缺乏安全感说白了就是他觉得世界上没有人无条件的爱他。
孩子会打人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他的社交技能存在一些问题,遇到问题不懂得如何更好的解决,简单粗暴地采取打人的策略,他可能无意中发现打人之后可以最快速的获得自己想要的,所以便认为“打人”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去发展他的社交技能,首先询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找出原因,正确的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然后告诉他这样的做法会带来什么长远的影响,比如小朋友们都不跟他一起玩,别人都害怕他讨厌他等等,最后再告诉他应该怎么做。避免使用责骂、逼迫,暴力等粗暴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得孩子内心积压更多不良情绪,导致心理问题。如果孩子之后还出现打人行为,家长也不要过分紧张,一直强调“不能打人”其实反而是在加深孩子对“打人”这个行为的记忆,多注意正面的信息,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朝你期待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