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

2023-06-17 10:54 作者:秋丶枫林  | 我要投稿

江苏自古人文荟萃,翰墨生辉。1949年,随着国画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江苏画家义无反顾踏上为传统山水谋求发展的新征途。他们深入现实生活,创造性地发展传统,以崭新的笔墨形式描绘祖国山河新貌,极大地拓宽了传统山水画的审美领域,为传统山水画的发展问题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江苏答卷。


2023年5月23日,由澳门大学讲座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李军担任学术指导,江苏省美术馆展览策划与研究部文博助理馆员马瑷担任策展人的特展“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在江苏省美术馆一楼正式开展。该展是“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聚焦于20世纪中期江苏传统山水画的转型之路,分“新·征程”“新·天地”“新·笔墨”“新·写生”四个篇章,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画发展的辉煌成就。展览汇集了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国画院、南京艺术学院以及无锡博物院收藏的20世纪中期活跃于江苏山水画坛的近四十位艺术家作品,同时搜集相关史料,建构起图像与文字、作品与文献之间的视觉逻辑,全面呈现十七年间江苏山水画的发展面貌。展品中有近三十件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在这个夏天首次与观众见面。


第一篇章“新·征程”是对十七年江苏山水画坛发展历史的梳理。该部分采用传统的线性正叙方式,以当时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展览与地域展览为线索,借助展览中江苏画家的参展情况来反映江苏画坛的发展状况。展览有意挑选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同时搜集整理旧画册、老报纸、评论文章以及照片等相关史料,使文献与艺术作品相互印证,让观众如身临其境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艺术氛围与时代气息。


第二篇章“新·天地”,多选取全景式大幅山水,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强烈艺术感染力,展现江苏新山水画中三类最主要的题材:“江南图景”“领袖诗意”与“革命圣地”,突出这一时期江苏画家在山水题材与笔墨意境上的革新成就。


第三篇章“新·笔墨”采用对比式的展示方式,或表现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变化;或表现不同画家在创作相同题材时的风格差异;或表现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展现江苏画家在笔墨技法上的探索过程。


第四篇章“新·写生”集中展现建国十七年江苏画家的写生作品,表现祖国大江南北的壮丽山河与人民鲜活朴实的日常生活。写生作品尺幅较小,但在画家轻松随意的笔墨中却迸发出磅礴的生命力量。


为时代传神,为山河立传。十七年间,江苏画家以强大的凝聚力与惊人的创造力,在地域文化的浸润下,起笔于传统笔墨,落笔于现实生活,表现祖国山川大地、无限河山。他们笔下的山水不再只是个人情感的含蓄表达,而是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在今天依旧具有不可忽略的精神力量。


傅抱石

强渡大渡河

62cm×109.3cm

1951年

南京博物院藏


刘海粟

黄山人字瀑

41cm×62cm

1954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藏


谭勇

佛子岭水库工地

54.6cm×174.5cm

195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魏紫熙

南京梅花山

108cm×67.5cm

1955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陈大羽

万县风景

54cm×47cm

1956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藏


房师钿

为祖国寻找资源

54.6cm×112.7cm

1960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钱松喦

延安颂

110cm×69.5cm

1962年

无锡博物院藏


罗尗子

山村雨后闲人少

133.2cm×76.1cm

1962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藏



傅抱石 钱松喦 宋文治 丁士青 张文俊

化工城的早晨

142cm×293cm

1964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林散之

蜀山游记

68cm×34cm

1964年

江苏省国画院藏


余彤甫

长江万里图

53.5cm×236cm

1964年

江苏省国画院藏


宋文治

虎踞龙盘今胜昔

96cm×257cm

1965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新·生——江苏地域中国画家的山水变革(1949-196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