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凤凰台上忆吹箫(五十五)

2021-10-14 18:25 作者:竹又又  | 我要投稿

Ooc预警私设预警圈地自萌请勿上升蒸煮

——————————

听见太后在身后叫他,杨九郎停下脚步,转过身难得的朝太后笑了笑,“太后若是关心皇上,不如等皇上从行宫回京,太后亲自向皇上说的好。”言罢,杨九郎福了福身,带着那件玄狐皮斗篷从寿安宫出去了。

“公子,可吓死奴婢了呢!”青梅前脚刚迈出寿安宫,后脚就长舒一口气,刚刚在殿外听着杨九郎和太后争执,心中真是悬着,生怕杨九郎一句话没说好,惹怒了太后,那结局就不是如今安安稳稳的拿着赏赐来的玄狐皮斗篷出宫去了。

不过看样子杨九郎倒是不觉得怎么样,自己说的这些话早晚都会有人跟太后说,与其以后酿成大祸的时候,不如今日。既然太后一碗水端不平,那杨九郎便不想等来日这碗水洒了的时候,烫着皇上,溅了皇上辛苦经营的朝政。

“以后这样的事情有的是,若此时就怕了,往后怎么办?”杨九郎抱着小手炉暖着指尖,所说已经是太后了,可寿安宫里的炭火竟然还没自己在汇芳书院的时候暖,想来是皇上因为循王的事情,故意和太后赌气才如此的。急匆匆往凤凰台走,杨九郎越发觉得身上虚,头晕目眩的利害,撑着往前赶了两步还是难受,寻了旁边的亭子稍坐歇歇。

青梅连忙想让启庆去请太医,被杨九郎拦下,自己刚从寿安宫出来没几步就请太医,这事若是被嘴长的传出去,岂不是要说太后对自己不利,自己是来给皇上解忧的,不是给皇上徒增烦恼的。更何况自己身上不舒服未必是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

“你去御膳司端盘点心来。”原本想着太后不会留自己说太久,杨九郎从凤凰台出来的时候也就没想着吃完早膳再出门,如今一去一留耽误了不少功夫,杨九郎就有些撑不住,坐在亭子里不想动,只好让启庆先去御膳司端盘点心来,吃了缓缓再回凤凰台正经用早膳。

“公子饿了怎么也没早说呢,”青梅翻了翻亭子里桌子下面,果然囤着一筐木炭,原本是为了给附近值夜的内官、女使用的,如今也顾不得呛不呛,翻找出来填了两块在杨九郎的小手炉里,有点了两块夹进和木炭一同放着的踏炉里,推倒杨九郎脚边让他踩着能暖和些,“奴婢应该刚刚去御膳司要些点心揣着的。”

“谁能想到寿安宫那么冷,越冷肚子越饿,”杨九郎缩在斗篷里,有了踏炉身上暖和多了,便将手里的小手炉塞进青梅怀里,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抖开太后赏的玄狐皮斗篷披在青梅身上,“穿这么少也不嫌冷。”

“奴婢不敢。”贵人的东西自己哪儿敢碰,青梅连忙躲开了,这倒是叫杨九郎没法,于是只能假装黑脸。

“有什么不敢的,这儿又没人看见,就算有人看见,有我给你撑腰怕什么?快点,手都冻僵了。”说这话,启庆也拎着食盒从远处忙慌慌的快步走过来,手里也不知道从哪儿借来的炭盆。

“公子,点心来了!”十来岁的小孩儿声音嫩嫩的,杨九郎听见就想笑,见启庆过来,青梅也不敢继续裹在斗篷里坐着,可奈何斗篷边缘被杨九郎抓住了,自己挣了两下都没挣开,只能心里惴惴不安的坐在那里,“这是刚出炉的浓鸡汤,公子凑合喝两口,奴才已经跟御膳司说了,让他们立马送热腾腾的早膳去凤凰台,等公子歇好了回去就能吃上。”

杨九郎打开食盒,立马三盅还冒着热气的鸡汤,一看就是御膳司特意孝敬过来的,不然哪儿轮得上下人也有这样的吃食,想来是前两天自己跟皇上说要整治御膳司的消息传了回来,这才专门来讨好自己。生上火,慢慢喝了一盅鸡汤,杨九郎三个人身上都暖和起来了,想着凤凰台已经传了早膳,就别再耽搁了,于是青梅和启庆收拾了收拾,跟着杨九郎回了凤凰台。

“诶~还是咱自己宫里舒服啊!”杨九郎回了凤凰台,脱了斗篷就往榻上歪,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以后才爬起来洗手更衣,准备用早膳。

“公子哪儿都好,就是懒筋抻不开,”青梅在旁边和启庆嘟囔着,杨九郎哪里听不进,佯装生气的扔了俩热乎乎的鸡蛋过去。

“皇上不在,吃饭都没滋味儿了,待会儿收拾收拾就回去吧,”看样子今年年节怕是要在行宫过了,只是杨九郎担心寿安宫,若是连年节都不回来,岂不是太下寿安宫的颜面,往后可要怎么办呢?“等回了行宫,这边的事儿不许到处去说。”寿安宫的事情杨九郎还没想好要怎么和皇上说,更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否真的给皇上解忧了。

“公子,”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小内官跑了进来,“寿安宫的修心姑姑来了。”

杨九郎一怔,不过既然人家已经到宫门口了,就不能不让人进来,杨九郎摆手让小内官去请修心进来,自己则整了整衣衫。

“问公子安。”

“姑姑不必客气,青梅,赐座看茶。”杨九郎笑盈盈的看着修心,后者看着他这副样子倒是不知该如何开口了,坐在小凳子上略显局促。要知道,修心可在宫里是老人了,陪着太后入宫一直到现在,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过,反倒是看着杨九郎为了皇上在寿安宫里和太后对峙,失了这么多年以来养成的做派。

“太后叫奴婢过来,是想求公子一件事,”何时听见太后求人了?杨九郎听了这话忙道不敢,让太后吩咐就是,“循王幼子即将入宫,太后不放心,让奴婢来问一问公子,公子可愿意把这个孩子养在凤凰台?”

宫里的孩子总是不太平的,夭折的比比皆是,太后历经三朝怎么会不知道。虽说循王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恭敬才将这个庶子送进宫,可太后仍然是不忍心出什么差错,若是养在旁人宫里,日后有了亲生的孩子未必能对他好,更甚的或许还会拿他作为邀宠媚上的工具。

反而是放在杨九郎这里最平安。先不说其他,单单是杨九郎不能有亲生子嗣这一条,已经替他自己挡下了不少灾祸,加上皇上一直护着他,只盼是爱屋及乌,也能对这孩子多疼惜一些。加之杨九郎刚刚在寿安宫的一番话,太后过后细琢磨也觉得他见识明白,虽然仍旧是不喜欢他,但也算得上是信任了。

“放在我这里?”杨九郎算是被惊到了。敦敬亲王的嫡女皇上就有意放在凤凰台,一个公主还好,可循王的庶子若是也放过来,自己岂不是平白多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还有了争夺太子之位的资格,先不说孩子自己保得住保不住,就单是自己,恐怕也要更为艰难了。

“兹事体大,怎能我一人做主,还得先回禀了皇上,由皇上做主才行,我可不敢擅专。”




专栏头图来源微博

凤凰台上忆吹箫(五十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