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观后感
最近《灌篮高手》电影在中国上映了,虽然我既不会打篮球,也从来不是什么电影迷,但是作为我们这代人儿时的回忆,我还是去电影院看了一下。 记得最早在电视上看这个动画片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最初的小学刚刚被合并到一个新的学校。大概新学校的老师总有些排外的习惯,对我们这些外来山头的学生们很歧视,直到五年级下学期,之前多年一直带我们的老班主任怀孕当妈妈去了,换了一个本学校的年纪轻轻的小老师来当了我们的新班主任。这位小老师就经常拿《灌篮高手》的剧情来鼓励我们班要上进,大家经常也被她激励的热血沸腾的,在她到任之后,我们班这种被冷落的状态才有所改变。 当年,动画版的《灌篮高手》演到进军全国大赛就戛然而止了,而最新的电影恰恰演绎的是这部漫画后面的华彩篇章,湘北和山王的终极对决。 相对于漫画原作,电影版精练了很多内容,将主要笔墨都集中在风云变幻的下半场,当两队分差被拉到24分,比赛还剩下10分钟左右,湘北五虎被打的怀疑人生,看起来大势已去的时候,一场华丽的逆转开始了。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每个人似乎都会遇到像湘北对战山王这样回天无力的时候,全场紧逼更是生活中的常态,当然与电影不同的是,而在现实中,华丽的逆转是不会幸运的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这是比电影更为残酷的真相。 对于湘北五虎而言,不可战胜的山王是每个人心中都默认的事实,即使是贤如见惯大风大浪的安西教练,他所能做的也只有尽力而为,剩下的则是期待上帝之手的出现。而在无法改变的结局面前,是选择放弃,还是选择豪赌?这既是山王之战带来的思考,也是我们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其实对于湘北的成员来说,最后十分钟和山王的殊死一搏,与其说是对胜利的渴望,不如说他们都在尽力弥补心中的那份遗憾。电影的核心人物宫城良田,自幼丧父,从少年时就和母亲、哥哥相依为命,而把他带上篮球之路的哥哥宫城宗太竟也早早的离他而去。作为一个单亲家庭出身的苦孩子,宫城良田在篮球之路上的奋斗,既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哥哥未竟的梦想。与之类似的还有安西教练对于爱徒谷泽早逝的愧疚,三井寿对于荒废青春的悔恨等等,他们都通过这场比赛,完成了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救赎。我想,这些信念也是支撑着湘北五虎最终战胜山王的关键所在。 相比于二十多年前的动漫,而今的电影少了几分热血和冲动,却多了几分深沉与思考。如果说当年的湘北没能称霸全国象征着青春总会留有遗憾的话,那么电影版的山王之战则是给了看着《灌篮高手》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一个相对完整和美好的结局。毕竟早已不再年轻,生活总还是需要一些积极的信号的。 电影结束之后,我还特意去昔日的小学门前转了转,虽然早已改做他用,但好在旧址尚存。乘着徐徐的晚风,想起自己在这里上学的种种情景,一一恍如昨日,当年那位爱用《灌篮高手》给我们励志的小老师恐怕也应该到了退休的年龄。小时候看《灌篮高手》,总觉得赤木刚宪、木暮公延他们所在高三有多么的遥不可及。光阴荏苒,现在高三对于我们来说,竟也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而儿时对于未来生活的种种美好愿景,长大后又能实现多少?如今这些过往,恐怕就像电影中那无法战胜的山王一样,是心里那一个个绕不过、解不开的心结。既然每个人的青春总是不完美的,那么希望我们都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中尽力去弥补自己心中的遗憾。毕竟—— 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