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江苏省考试院回复的视频删掉了
想了想,还是发一条说明一下,确实是自刀。以免有小伙伴以为是被删的。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公民,当然知道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依靠基层,所以我在那通电话里只是想说服给我来电话的那位工作人员,让他理解我们一线教师的诉求和目前遇到的困难。以达到让他帮助我向上反应的目的。我也没有半点要为难他的意思。但是不少小伙伴指出我在没有征得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公开了谈话录音是不妥的,有可能会对给我回复的这位基层工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基于此,我删掉了那条视频。之后再接到类似电话的时候,我会先征询对方的意见,如果对方同意我再发。
另外我接电话的时候确实比较急躁,可能是终于抓住一颗救命稻草,就像急切地把这几年因为这件事给我们一线教师造成的困难一股脑地输出给对方。所以几次在听到对方说“也不能这样说吧”之类的话的时候会打断他,很多小伙伴指出了这一点,我接受大家的批评,以后再接到类似电话的时候一定等对方说完。
还有的小伙伴说自己已经做过了真题。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除了少数省份通过官方渠道公布了真题,绝大部分的所谓真题都是通过民间方式获得的,不论是题目还是答案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以江苏卷为例,有机合成的终产物G,我见到的绝大多数资料给出的都是这个3,3-二甲基-3-苯基-2-氨基丙酸甲酯:
但有极少数的版本中,给出的G是水解后的3,3-二甲基-3-苯基-2-氨基丙酸:
后者是可信的,否则根据题中信息,会得出F和G的结构完全相同的结论。甚至有资料给出了这样的解释:F和G是对映异构。尽管其中确实有一个手性碳,但从F到G的反应条件是不可能完成手性碳构型的转变的。而单纯水解后调酸是一个很自然的操作。即便是有多年经验的教师拿到这样的错题都束手无策,你能指望他对指导教学能有什么帮助吗?
另外还有选择第13题,我见过的答案几乎全都选D,甚至有的教研室给出的答案也是D,然而这个答案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选B。有小伙伴说了,我也没有官方答案,我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我用热力学数据把题目里的图像自己画了一遍,当然我也给出了考场上的解决方案。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我的另一个专栏,链接在此:【终结一下2022江苏化学13题的讨论-哔哩哔哩】 https://b23.tv/5cJcOG7
本着严谨的态度,我对民间渠道获得的题目是不放心的。我现在只对拍照版或者扫描版的卷子放心,word和pdf都有可能出错。
另外还有小伙伴指出,让学生大量练习真题,会加大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这一点我想说,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足量习题的练习之上的,没有哪一个学科的人才可以说自己不靠做题就能达到他当前的水平的。离开了习题的辅助,所谓素质教育都是空中楼阁。当然我也是极力反对搞题海战术的,到这就对题目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点,高考真题比模拟题的质量高了不知多少个数量级。现在的模拟题可以说真的是群魔乱舞,方向性错误都不算什么,科学性,知识性错误都比比皆是。昨天还看到一道模拟题,问醋酸的红外光谱有几个吸收峰,出题人竟然认为有几种化学键就有几个吸收峰,这种完全出于出题人自己的错误认知而罔顾事实的题目满天飞。还有说4s比3d能级能量低的,说原电池两个电极活性差距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的……试问如果学生在没有准确真题的情况下,拿着这些具有严重误导性的模拟题去练习,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我的声音很小,但我还是想再次呼吁,请有关部门公布高考真题及答案,为了孩子!
最后还是要感谢支持我和指出我的问题的小伙伴,你们的支持和指责都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