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真正的名将:仇杀霸陵尉,飞将军也小心眼
说起汉代的"飞将军"李广,那可是当时闻名天下的一员虎将,驻守西北边塞,比长城还要来得牢靠一些。他的武艺自不必说,相当高明,孝文帝见到他后都曾喟叹道,如果李广是生在刘邦开国、楚汉相争的时代,哪怕作一个万户侯也是不在话下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李广的能力。

同时,他作为一位带兵打仗的将领,对待手下的士兵也十分宽厚。太史令司马迁就曾将他与当时另一位著名的将领程不识放在一起,做过一番比较。比对的结果是,李广行军之道是粗线条的,哪里方便就驻扎在哪里,简略了许多幕府文书工作,晚上也不击刀斗,士兵们都觉得这样很方便,很乐意在他的部队中效劳。程不识则是相反的方法,严遵律令,各项措施那是一个都不少。两者最后的结果却是一样的,原因是李广粗中有细,在营地很远的地方安排了不少斥候,各种情况都考虑得很充分,很少有什么纰漏。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近乎完美的一位将领,史书在叙述人物的时候,也仍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思索的蛛丝马迹。

李广在一次作战中被匈奴人生俘,但凭借一身的本领得以逃脱。虽然是保住了名节和性命,但是战败被俘却是不争的事实。原本将要被判处死刑的李广被削去了一切官职,成了一个平头百姓,捡回一条性命。
没有了往日的军机要务缠身,李广顿时清闲了下来。居家赋闲的数年他除了读书之外,还经常和朋友去蓝田南山附近打猎。有一次出游十分尽兴,但天色渐晚,暮色沉沉,眼看着就要到宵禁的时间了,李广和随从策马在回家的路上飞驰。经过霸陵时,被当地醉酒的亭尉呵止,问,"是谁如此大胆这么晚了还在城外晃荡?"李广并没有放在心上,说自己是曾经的李将军,想要刷脸过关。没曾想,霸陵尉酒壮人胆,厉声驳斥说,"现在即便是将军也不能夜行,更何况还是"曾经"的将军。"当时就不由分说,将李广和他的随从由马上拽下来,硬是把两人留到了第二天天亮才准他们离开。

李广当时的心情如何,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各位朋友,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设若你是李广,你心里会作何感想呢?是否有一种寸步难行,无可奈何之感呢?李广当时的情绪波动,可能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增上几倍。
随后,匈奴再度入侵,斩杀了辽西太守,又击败了前往迎战的韩安国,边情紧急。汉武帝见状,也许是忽然想起西北边塞还有一个李广,一道圣旨传下,李广平地升任右北平太守,"曾经"的李将军便又回来了。
李广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奏上文书请求派遣那个霸陵尉和他一起赴任,文书的内容也无非是说,听闻那个霸陵尉很有能力,想与之共事之类的言语。然而,那位昔日醉酒狂言的霸陵尉一到李广军中,便被杀掉了。

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理解为李广的睚眦必报,对于侮辱过他的人,一概没有放过——不放过他人,也没能放过自己,即便是最后面对刀笔吏的责难,他也说自己不能再受侮辱,自杀身亡。这件事儿在史书上也不过是百余字的篇幅,但是从其中我们却能够从一个细微的角度更好地审视李广这个历史人物,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