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忠散文丨西瓜万岁

西瓜万岁
文/李太忠
我在一次上阵地的时候,听到两个战士在猫耳洞里聊天。因为猫耳洞比较深也比较暗,他们没有发现刚坐进猫耳洞洞口的我。
一个战士说:“太热了,能有个西瓜吃多好!”另一个战士接着说:“你小子净想好事,这里连水都喝不上,还想吃西瓜?我告诉你,1986年是我们一生中吃西瓜的空白年!”
一句“吃西瓜的空白年”震撼了我。战士们讲得有道理,我们团是1986年4月20号从友军手里接的阵地,要到1987年4月20号才能交给下一批轮战部队。如果担负一线防御作战任务的两个营官兵不负伤的话,他们在一年时间里都必须在猫耳洞里度过。
4月20号上阵地之前,老山地区的西瓜还没有成熟,上了阵地以后就再没有机会吃到西瓜了,吃西瓜的空白年就是这样产生的。回到尖山团指挥所后,我把今天碰到的事情告诉了赵团长,赵团长也很感慨。他说:“我们当团长政委的,因为参战不能让一线官兵像和平时期那样随时随地吃到西瓜,但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让一线猫耳洞里的两个营官兵吃到一次西瓜!”
取得共识后,我们俩找来后勤处长董立朝,因为当时麻栗坡地区还没有西瓜,远在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云南河口地区已经有了西瓜,我们就让后勤处长亲自带两台车到河口去买西瓜。董处长拉来两车西瓜路过团指挥所时,要给团首长留下几个西瓜,我和赵团长拒绝了。我们要求董处长尽快把两车西瓜送到一线猫耳洞里,让坚守在第一线的两个营官兵们都能吃到西瓜。我和团长要用电话一个阵地一个阵地查,一个哨位一个哨位查,不准漏掉一个人。
当我和一线官兵通话了解他们吃西瓜的情况时,电话里传来了战士们的声音:“感谢团党委!感谢团首长!我们吃到西瓜啦!西瓜万岁!”当我听到战士们在电话里喊西瓜万岁时,我的眼泪落下来了。西瓜的故事被《解放军报》一个记者听说了,他就写了一个稿子登在《解放军报》的头版头条上,题目就是“冰棍送上上甘岭,西瓜进了猫耳洞”。
十多年后,我担任21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时,集团军在青海格尔木地区组织“西部昆仑”演习,新华社记者蔡晖坐在我的指挥车里,我给他讲起了老山前线的西瓜故事,听得蔡晖热泪盈眶。他说:“这哪是西瓜啊?这是官兵情的结晶,是政治工作的生动体现,是我军光荣传统的回归!”

【作者简介】李太忠(男),1950年出生,河南孟州人,少将军衔。著有“来自实践的带兵之道”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漫谈”两本书,共约8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