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上市,自律不能财务自由
作为马拉松爱好者,星空君手机上和电话平级的应用,是跑步软件悦跑圈。因为多年来,所有的马拉松比赛、日常训练配速心率甚至跑鞋公里数都在里面,所以对这个软件对于跑者来说是刚需。
跑友们大多数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悦跑圈,要么是咕咚。这两款APP各有所长,吸引了大量的拥护者。
马拉松的后半程,对身体的核心要求比较高,所以星空君平时会健身进行核心训练。
于是,发现了另外一款运动APP:KEEP。
KEEP早期的宣传词我很喜欢:自律给我自由。
然而,自律是一件反人性的事,真正的自律的人,其实是很不自由的:什么时候跑步,什么时候健身,什么时候休息,甚至饮食,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
时过境迁,现在Keep的“使命”是让世界动起来,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健身平台。
这两句话,写在Keep的招股书上。
一、对标公司Peloton塌房了
2022年2月,Keep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等等,现在最大的智能健身平台是谁?
是Peloton,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
201年Peloton成立,2014年,公司推出其第一款硬件—基于APP的动感单车,2019年9月,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每股29美元,市值81亿美元。
Peloton最新财报显示,2022财年第二季度营收11.34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6890万美元,微增6%;但净亏损4.39亿美元,股价暴跌,一度跌破发行价。
2014年成立仅比Peloton晚两年的Keep呢?
招股书显示,2020年营收11亿,亏损22亿。
似乎更惨烈一些。
二、用瑞幸咖啡的方式计算潜在客户群
公司对线上健身业务的未来充满信心,在招股书上这样写到: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1年,中国的健身人群渗透率(指健身人群占中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为21.5%,美国为48.2%,欧洲为41.2%。尤其是, 2021年中国的健身房会员渗透率为
3.2%,远低于美国的23.5%及欧洲的9.5%。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的健身人群渗透率预计于2026年将达到29.3%。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1年中国健身人群的年均开支为人民币2,596元╱人,较美国的年均开支人民币14,268元低得多,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时,中国健身市场的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1年的人民币7,866亿元增至2026年的人民币14,7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
其实,这种引用欧美发达国家的数据来预测中国市场的套路,我们在各种画饼PPT上,没少见。
比如瑞幸咖啡当初称中国人均咖啡的消费量是7.2杯,而欧美、日韩人均咖啡消费在400—500杯左右,中国的咖啡市场潜力巨大。
这种不考虑中国人传统习惯的预测,往往是会打脸的。
星空君爱跑步,以前常分享跑步记录,会被各年龄段的人苦口婆心的劝不要跑太多,讲养生,讲保护膝盖… …
虽然中国健身人群必然会增长,但和生活、健身习惯完全不同的欧美人相比,是个不负责任的画大饼。
三、失血的现金流
和A股不同,联交所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没有特殊要求,所以很多亏损企业都可以上市。随着A股尤其是科创板上市规则的完善,亏损企业也可以上市,优秀的企业融资的渠道越来越多。
对于亏损企业,如何评估其价值呢?
星空君经常举的例子,是京东。京东连亏15年,它的股东们不离不弃,为什么?
是因为京东这15年中,有14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是正数。这意味着公司的核心业务是赚钱的,引起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尤其是在物流领域的重资产投入。
但只要方向正确,这种投入一定会收到回报,京东也一定会盈利。
Keep呢?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招股书显示,近三年(2021年1-9月份)巨亏不说,经营性现金流也是巨额负数。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那么,问题来了,公司的钱去哪儿了?
四、注水的毛利率
利润表显示,公司近三年来的毛利均为正数,2019年为2.73亿,2020年为4.99亿,2021年前三季度已经达到了4.94亿。
公司毛利率均维持在41%以上,结合上市公司毛利率情况来看,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但是,星空君读完招股书,发现这个毛利率水分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
为了达到这个毛利率,公司烧钱进行促销。
2019年至2021年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96亿元、3.01亿元及8.18亿元。
尤其是2021年三季报,8.18亿的巨额销售费用,差不多占同期销售收入的75%以上,严重拖累了公司的利润表现,出现了巨额亏损。
标价6.1元的课程实际只卖1毛钱,中间的差额计入了销售费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平台企业的销售费用也是成本的一种,折算到毛利中,公司的实际毛利率是负数。
五、难以为继的盈利模式
据公司招股书,Keep的经营模式几乎是复刻Peloton。
引以为傲的产品,居然也是动感单车。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线销售跑步机、手环、健身服装、健身餐等产品。
以2021年前三季度为例,公司自有产品的营收6.4亿;线上卖课营收3.8亿;广告1.4亿。
从核算视角看,公司烧掉8.18亿的销售费用主要是线上业务,而带来的营收增量微乎其微,说明公司的用户粘性比较差。
公司自称3000万高端用户,但作为曾经的用户之一,星空君认为,真正专业的用户,会转入重度健身,压根不需要这类入门APP;小白入门用户,在上了几堂课实在坚持不住的,就退圈了… …
在反人性的道路上,自律的Keep,还有多远才能财务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