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认证对企业评级标准调查结果因素战略标准
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目前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在公司层面,ESG已逐步被企业视为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企业正不断推进ESG相关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实现企业ESG目标;

ESG投资需要准确和及时的信息来指导战略和资产分配,而对于希望发行可持续债务工具并获得ESG投资的公司,金融和会计行业很快就已开始要求14来自企业指标15的ESG数据。作为回应,发达国家/地区的监管机构出台了新的报告法规和更强大的企业ESG政策,日益要求公司对自己的影响负责,以坦诚沟通和澄清企业报告领域。
esg认证对企业评级标准调查结果因素战略标准:
尽管仍然落后于西方同行,但中国上市公司对ESG的采用和认识水平很高。53%的受访公司声称已经宣布ESG、可持续性或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71%的公司聘请了专员来负责实施ESG目标。
47%的公司和44%的公司将采用ESG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归结于来自客户和投资者的要求,这表明市场关切日益成为塑造企业行为的首要因素。谈及最多的第三项因素是政府倡议,37%的公司将其列为关键驱动因素。
一项对照分析揭示了与ESG采用相关的几个公司特征。相比仅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企业更有可能采用ESG(以公司是否发布ESG战略来衡量)。更大型的公司也更有可能采用。
中国企业重点关注的ESG领域与西方同行不同。例如,气候变化和多元化让位于产品和工作场所安全等问题。这可能反映了在中国的监管、社会和经济等环境下,企业实施的不同优先事项。
未来,中国企业在ESG目标方面可能会与全球同行趋于一致。虽然气候变化和公司董事会中的性别多元化并非当前行动的最优先领域,但受访者将其列为未来行动的主要优先事项。
尽管在董事会独立程度上的提升主要由合规考量推动,在设立包括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等在内的专门委员会方面,中国上市公司正在取得进步。调查结果表明,几乎全部上市公司都已设立上述委员会,超过了目前法规的要求。
中国政府面向中国企业出台了ESG法规,尽管这些法规往往是零散的,而且目前有些是自愿的。中国政府也在更明确地将ESG纳入其国家政策,尽管几十年来ESG要素已经构成中国经济规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