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那个可以矫正自我意识的标签,是否已经安插在你的身上

2022-02-02 20:10 作者:盲观者  | 我要投稿

那个可以矫正自我意识的标签,是否已经安插在你的身上

2022-02-02

记得看过一个采访,关于余华的。余华说,为什么大家说我的小说好读,因为我识字不多,所以就只写的简单点的。

我以前以为这是一种谦虚的手法,毕竟你是成名大家,一般大家或许也都会这样认为。

只是当我系统的读了很多那个年代的文章和小说之后,我才发现,他或许是谦虚,但是更多的说的是事实,他就是如此,至少我是可以感受到的。

那个年代的作家有很多,看小说和文章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不同,或许也就是如此,所以那么多的大家,才分为了不同的派系,要不然完全相反的手法,你如何去解释为什么都是作家本身呢?或许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那个时候的骂战有很多,好像永远都有点不对付,可以说是有点百家齐放的意思在里面,或许实际上更多的就是里子里的不同吧。

有些大家的文章,你可以体会到一种自傲,虽然很淡,哪怕是很亲民系列的文章,依旧还是可以感受到一点。或许是因为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或许是因为他们家境各有不同,我并不懂他们的生活,以前我会有很多的解释,但是当系统性看完之后,才会感觉,各有各的不同,以前或许是一叶障目了!毕竟有很多家境差不多的,还是会给到人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也就只能说,这仅仅只是一种感觉罢了,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感觉,只是可以感觉到而已。

也就是从那之后,我才开始真的去深思自己的这一方面问题,的确很多我喜欢的都是类似于余华写的小说类型,我很喜欢,我不喜欢特别华丽的词藻,或许是我的学识不够,我喜欢的是类似于《遥远的救世主》这一类的比较简单的感觉,当然,说实话,他们的文章也仅仅只是字简单罢了,里子一点都不简单。

就像是我之前说的一样,一句话说不清楚的事情,一万句也不一定能说清楚。《伊索寓言》和《格林童话》这一类的小说之所以可以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因为故事是启迪人类思考的。当然,文字更可以,只是辞藻的用处或许更多时候是场景,而我喜欢的是思考,而思考的本质就是破除这些外在的东西。

当然这些都是成功的例子,而我喜欢的或许也仅仅只是我喜欢那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而已,那种感觉是我的,是我自认为的,或许并不是他们带来的感觉。所以说这也只是我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感觉像是前人栽树的样子,哪怕没有成功,也可以安慰自己高山仰止,反正就是给自己的后路也留好了,这一切都并不是我的问题。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多么的可笑,就像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矛盾时期,相反的两个论点我们都感觉有理,在述说的时候可以两边都占,而实际上,这是不对的,而我们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养成自我的那种思维,有的还是接收到的,也就是书本里的,所以这所有的一切都将是过眼云烟。

我们实际上要做的应该是,两边都可以接受,但是要养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至少在表达的时候应该养成自我的一套体系,而这个也就会变成我们自我的一种风格,一种附身于我们自身上的标签,一种或许并不准确,但却可以一直矫正自我的标签……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


那个可以矫正自我意识的标签,是否已经安插在你的身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