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加古”号重巡洋舰(1935年配置)

概述↓
类型:重巡洋舰
权重:4.7
原产国:日本
设计师:平贺让
首船下水时间:1925年2月25日(该舰下水于1925年4月4日)
所属系列:“古鹰”级
同系列产量:2艘(古鹰、加古)
尺寸与重量↓
排水量:8640.0吨
全长:176.80米
总宽:15.80米
吃水:5.60米
船员总数:616人
最少操作人数:184人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4台
引擎原产国:美国
引擎品牌:布朗·寇蒂斯
引擎类型:蒸汽轮机(由12台煤油两用锅炉提供蒸汽)
引擎型号:不详
主机功率:10 2000马力
通算功重比:11.81马力/吨
推进器数量:4具
推进器类型:螺旋桨
机动性↓
最大前进航速:35.1节
最大后退航速:9.7节
“1/3动力”前进航速:6.5节
“2/3动力”前进航速:15.7节
“巡航”前进航速:24.3节
“全速”前进航速:34.0节
10.8节加速时间:8.1秒
27.0节加速时间:24.0秒
极速加速时间:37.0秒
极速制动时间:51.3秒
全动力转向速度:24.8节
全动力转弯半径:344.70米
船舵数量:1具
续航能力↓
续航距离:7000海里(14节)
生存力↓
隔仓段数:9
船体外板厚度:25毫米(钢板)
上层建筑外板厚度:8毫米(钢板)
主装甲带:76.2毫米
内甲板装甲:25.4~38.1毫米(最厚区域仅覆盖轮机舱烟道)
装甲隔段:31.75~76.2毫米
舯部内装甲带:50.8毫米(仅覆盖舵机区域)
穹甲:前后31.75~76.2毫米,顶部25.4~34.925毫米
一级火炮装甲:前部25毫米,两侧25毫米,后部6.5毫米,顶部19毫米
武器配置↓
一级火炮:6组单装(6门)200毫米三年式型舰炮,身管倍径L50.0,最大炮口动能41629.50千焦,弹药基数720发,单管射速3.0发/分钟(急促射4.0发/分钟),待发弹药架10发/门,发射间隔20.000秒(急促射15.000秒),适配弹种HE/APCBC,弹丸重量110.000/110.000千克,初速每秒870/870米,装药当量8030.000/3120.000克TNT(7300.000/2840.000克下濑火药),引信临界厚度0.1/9.0毫米,引信触发延时0/N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60/352毫米,2.5千米最大穿深60/311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60/253毫米,7.5千米最大穿深60/208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60/173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60/129毫米,水平转速4.0度/秒,垂直转速6.0度/秒,纵向射界25/-5度,接舷火力密度18.0~24.0发/分钟(2.500~3.333秒/发),接舷最大投射33.000~44.000千克/秒
二级火炮:4组单装(4门)120毫米十式型舰炮,身管倍径L45.0,最大炮口动能7344.21千焦,弹药基数1000发,单管射速12.0发/分钟,发射间隔5.000秒,适配弹种HE/HE-TF,弹丸重量20.330/20.330千克,初速每秒850/850米,装药当量1950.000/1950.000克TNT(1860.000/1860.000克九一式炸药),引信临界厚度0.1/0.1毫米,引信触发延时0/0毫米,1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2.5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5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7.5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10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15千米最大穿深24/24毫米,水平转速10.0度/秒,垂直转速6.5度/秒,纵向射界75/-10度,接舷火力密度24.0发/分钟(2.500秒/发),接舷最大投射8.132千克/秒
一级自动武器:2组双联装(4挺)13.2毫米九三式型机枪,弹药基数7200发,单管射速476发/分钟,30发弹匣供弹,重装填时间2.000秒,10米最大穿深31毫米,100米最大穿深30毫米,500米最大穿深27毫米,1000米最大穿深24毫米,1500米最大穿深21毫米,2000米最大穿深19毫米,水平转速60.0度/秒,垂直转速55.0度/秒,纵向射界80/-10度,接舷投射952发/分钟
鱼雷配置:6组双联装(12具)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弹药基数24枚八年式二号型鱼雷,弹重2362.000千克,弹长不详,战斗部当量380.600千克TNT(346.000千克下濑火药),远程模式20.000千米(27.0节),快速模式10.000千米(37.8节)
航空力量:1架E7K2九四式二号型水上侦察机,存储于弹射器上,弹射器位于D炮塔之前
载机概况:川西航空机株式会社品牌,1933年2月6日首飞,总产量533架,乘员3人,机长10.50米,翼展14.00米,机高4.85米,机翼面积43.60平方米,空重2100千克,满载重量3300千克,1台三菱瑞星一一型双层星形14缸气冷活塞发动机提供动力,理论功率约870马力,实用升限7060米,0~2000米爬升率7.48米/秒,2000~5000米爬升率6.99米/秒,最大平飞速度275千米/小时(海拔不详),海平面最大速度250千米/小时,起飞滑跑距离220米,着陆滑跑距离440米,滑行转弯半径18.92米,续航时间63分钟,理论航程525千米,作战半径130千米,自卫武器2挺7.7毫米九二式型机枪(备弹873发),弹药挂载4枚九七式六番型航弹(总重240.000千克),油箱配备自封内衬,全机无装甲防护。

评价↓
该型舰艇为早期条约型重巡洋舰,且在同类舰艇中属吨位较小的方案,航速较快、主炮威力尚可但总体火力仍然相对较弱,装甲防护虽难以抵御同时期其他巡洋舰主炮的穿甲弹,但在早期条约型重巡洋舰中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两侧的固定式鱼雷发射管可在接舷作战时发挥一定的作用,最大的缺点在于防空火力过于贫弱。在外观方面,该舰采用平甲板船型,双曲线艏,舰桥较为高大,上部安装有一系列观测和火控系统,并配有多个观察舱室,2具烟囱成前大后小的布局,所有主炮均为在条约型重巡洋舰当中较为罕见的全封闭式单装炮塔。(查看“古鹰”号重巡洋舰(1942年配置)资料请打开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587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