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随感】潜移默化

2023-09-17 13:23 作者:スレーブ_スレイヤー  | 我要投稿

差不多五年以前,村里邻居的孩子每天在家看熊出没,县里亲戚家的孩子有网络电视,所以那天我去的时候,电视上放的是不知名的魔法少女的日漫。

我看到前者以后,不自觉想起鲁迅描写的小闰土,它在平时极度喧哗,遇到陌生人却马上沉默;同样的年龄,后者似乎就成熟很多,知道我要去游戏厅玩以后,对父母说带我到附近转转,然后就跟着我去游戏厅打游戏了,还是用我的钱。(我上一次看到这孩子,还是婴儿

我在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并没有这么机灵,其实更接近前者。

这其中差异自然有基因的要素,但是更多还是环境带来的信息输入。

三毛流浪记跟电锯人,其实开局真的很像。同样都是经历苦难的人,仍然保留着善良,同样是好事有好报,但是后面差异就出现了:三毛在歌颂苦难的价值,一直在被动等待别人的施舍,而电次化身电锯人以后,就开始用自己的力量实现目标了(

我一直认为国漫跟日漫,包括电视剧也是,最最核心的区别就是:

前者并不认同个人可以改变什么,普遍有一种歌颂苦难,祈祷“老天爷”的心态;

后者却是在实实在在想办法改变,龙樱,半泽直树,一兆游戏这种实实在在的依靠智慧与胆量实现目标的电视剧,我国并没有出现任何一部,或者说不能出现这种东西。


结果就是,在很多人的潜意识层面,“老板”跟自己就不是同一个物种。一提起某某老板,马上露出一副敬畏的神色,在精神分裂的急促中说些:“人家是大老板,咱们......”

而这种集体潜意识,直到今天仍然留存在一些作品里。比如,星穹铁道:

这个游戏是以科幻为外壳宣传的,但是当你去细品星铁的剧情,会发现最底层的架构,这里面的核心仍然跟古早的国漫大同小异。

星铁里面的人是信神的,这些人的力量都是从神那里得来的,背后没有任何原理的描写。

那些时髦的词汇都只是外壳,把这些全都剥开,最终的核心基本可以用武侠来理解:

主角跌落悬崖,遇到绝世高人,得到神力,开始开挂。

其实全都是一个核心,三毛也好,武侠也好,星铁也好,本质都是向天祈祷。而回到现实,天就是某些不可言说的名字,就是那些人脑子里高高在上的老板,这一切都是被设计好的。

那真正的科幻的核心是什么?是人类自己的智慧。三体里的人体计算机,命运石之门的世界线理论,核心一定是某个基于现实规则的构想,至少一定不是求神拜佛。

星铁的差距就在这里,编剧的格局太小了,或者不是格局小,就是单纯的蠢。

我们喜欢玩守望先锋,不止是因为OW的模式是FPS+MOBA,是因为守望先锋的绝大多数角色都是科学家,这种不分种族,国籍的,把科学摆在第一位的核心思想,才是OW的魅力。

就像别的厂商抄不来米哈游的二次元一样,这种基于“物种”差异的核心,是不会被抄袭的,能够被抄走的东西,一定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思想的,被复读过无数次的作业。


而这一切的诞生,根源都是一开始的潜移默化。我从小喜欢看日漫,但也看国漫,最喜欢的国漫是星游记,然后是魁拔,但是这两部最后的结局都不怎么好,这么大一块土地,连一两个人定胜天的故事都容不下。

剩下的都是一些脸谱化的,公式化的故事,羊反抗狼,鸡反抗黄鼠狼,熊妨碍工人......

于是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敌我概念分明,自我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别笑,你也是,你以为你读了那么多书,就能掩盖自己的潜意识吗?你也不过是一个佯装操纵者的人偶罢了。






【随感】潜移默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