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君臣佐使,还是指鹿为马?(转发)

2020-10-31 15:48 作者:YYWorldEdit  | 我要投稿

君臣佐使是对药对、配伍、组方的模拟解释比喻,用的是古代的政治官场组织形式,而这种组织形式显然与生理病理治法是两回事,不是伤寒论、本草的内容。

 

比如,如何解释栀子豉汤的君臣佐使?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君臣佐使基于所谓的“四象”,不够四味就没办法,更无法概括单味药的使用。再如厥阴病的补泻兼施,虚实同治,也无所谓君臣。补与泻哪一个更重要?吃进去重要,还是排泄重要?哪一个不行都会要命,无所谓君臣。

 

所谓药物的君臣关系就好比拳术比附八卦、五行,毫无意义。君臣佐使是含糊定义主次关系,是理论与分类误会、贫乏的结果,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文化恶趣味”。

 

大一统政治正确的文化,实际遏制了技术的进步。为什么没有科技的发生,为什么不会有“文艺复兴”,因为“正确”压倒一切。技术的落差是因为“正确”的生存环境,结果必然是君臣佐使般的指鹿为马。

 

汉武经学的内核是“正确”,结果是外儒内法,这是文化堕落的根源。安其食美其服乐其俗的安美乐,即奶头乐的铃铛训练。


从技术层面来讲,大一统经学高屋建瓴的宏观构建,压倒了底层递归的方法,这是中医目前最大的问题。这是唯一的突破口。批判与反思文化当下仍是遥遥无期的,因为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任何认识,处于安美乐的昏睡状态。

 

古代学术还存在着不同于大一统高屋建瓴的递归分形方法。大一统之下汉武经学的传承,对传统有意无意的曲解或误会,也存在着历代层累朔经的“递归”。递归于是不由自主成了共同的传承延伸规律。递归既是层累的方法,也呈现出误会的层累结果,在中医学术演变史中尤为突出。这意味着在标榜“道统”或“大一统”的文化学术传播延续中,汉武帝时期开创的五经经学的方法,并不能概括传统文化。

 

这是误会张仲景的根源,文化陷阱。这个陷阱中最光鲜的东西是“圣贤史观”。也就是不能对过去做任何批判反思,只能在上面搞叠加,于是最终层累递归形成大杂烩,结果是各说各的,表面上繁荣,实际无法构成“学术共同体”,任何错误都无法纠正。


比如十九畏十八反进入药典,无论有多少证据说明这是胡扯,但都无法扭转,因为不存在“共同体”。西医不同,发一篇论文就能解决。中医发多少论文,都等于一个屁被放掉了。

 

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即便对现实无能为力,不能从中医这里突破,至少要开一个口子,让部分人看到不同的传统经学治学路径,否则全都是安美乐的帮凶以及浑水摸鱼的历史混混,还谈什么“往圣绝学”。


转发自:“腔调中医”公众号,忆忘先生专栏“灵素之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qgeRjsioZfW6e6Or2FPHA


是君臣佐使,还是指鹿为马?(转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