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过度焦虑?专业心理医生来支招||附高考临场突发事件应对指南
“马上就要考试了,感觉还没复习完,真的好紧张啊,有时候都感觉头晕...”
“考不好怎么办?我越想越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有时候还拉肚子,真的我完了”
“一想到只有几天就高考了,就莫名心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感觉记忆也下降了..."
…………
临近高考,压力越来越大,据研究显示,75%的考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
孩子在考前存在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孩子更好地为考试做准备。但过度焦虑,就可能使高考发挥失常。
过度焦虑除了内心过度紧张外,一般会有一些躯体症状,如食欲不振、尿频、失眠等。那么,该如何缓解考前的过度焦虑呢?


父母需要做的事情
要减轻孩子的考前焦虑,父母要树立对高考的正确认知,接纳孩子的感受,并引导孩子正确缓解焦虑情绪。
父母首先要对考试有正确的认知,减少自身的焦虑
1
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家长建立了对高考的正确认知,就能减轻自身的焦虑,也可以避免向孩子传递过多的焦虑感。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受到了父母的影响。
接纳孩子的感受
2
面对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否定孩子感受到的压力,而是尝试接纳孩子的感受。家长可以问孩子:“说到考试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时,家长要认可孩子的感受,并对孩子担心考试表示理解。当家长可以设身处地与孩子共情时,孩子才会对家长敞开心扉。
引导孩子缓解焦虑
3
父母不应该让孩子认为,幸福的途径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这一条。虽然社会普遍认同这些,但父母更应该帮助孩子建立从生活各个方面获得快乐的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少焦虑的发生。同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找找焦虑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和需求,告诉孩子,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父母会陪着他度过。
照顾好考生的饮食起居
4
考前生活要规律,不要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做到饮食清淡,合理搭配富含能供应大脑能量的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可乐、油炸食品、冰淇淋等易刺激身体的食物。
📣📣📣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公共卫生事业部负责人李慧副教授提醒,考前及考试期间,家长切忌对孩子说这些话。
“孩子你不要紧张,考没考好,父母都接受。”
“父母都没有上过大学,希望你好好发挥,考一个好大学。”
“你还不赶紧去把错题集看一看,哪怕增加一分也是好的。”


孩子需要做的事情
坦然面对,适度焦虑,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若已经很焦虑,感觉到了坐立不安的程度,可以试着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为自己放松、减压。
停下来休息
1
休息并不是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这样会使你更加痛苦。建议出去散散心、做做运动,从事一些小兴趣、小爱好或是社会活动,可以愉悦身心。
自然放松法
2
一是深呼吸。可以坐着或躺着,首先要缓慢地吸气,然后停住几秒,再吐气,反复几次。
二是全身肌肉放松法。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身体的各个部位放松的感觉,同时配上舒缓的轻音乐。
心理暗示法
3
考前,你可以在家中大声说出:“我这次一定能考好!”“我很棒!”这样能鼓舞斗志,帮助发挥。积极想象,尽量回想自己成功的那些经历,帮助建立积极心态。
情绪宣泄法
4
通过与亲朋好友聊天、写日记等方式,让自己的内心得到调整。或是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宣泄内心的情绪。
热门问题答疑解惑
关于考前热门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院区/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的专家来为您解答:
问:有考生认为没复习好,常常挑灯夜战备考,不这样做不踏实,您怎么看?答:一味熬夜学习只是一种“假勤奋”,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还影响身体健康。备考期间需要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产生内啡呔和多巴胺,能有效缓解压力,身心更愉悦。考生可根据自己作息时间,选择不太剧烈和安全的运动,每次5至30分钟,既不占用太多复习时间,也能缓解身心疲劳。问:有考生反映很想复习,却很难集中注意力,时常烦躁睡不着,怎么办?答:有三种放松方法。👉深呼吸(腹式呼吸):有意识地将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呼吸放慢,幅度加深,调节到一分钟6至8次左右的呼吸频率,每天做1至2次,每次5至10分钟,直至自己感到放松为止。👉冥想 :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或感受自己的身体等简便训练,帮助我们聚焦当下,把注意力从让自己焦虑、烦躁的事情中脱离出来。👉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通过学习、练习系统地紧张并松弛躯体的每组主要肌肉群,让它们达到并保持比先前更松弛的状态,达到放松和增强自我控制感的作用。可在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直接指导下学会放松,也可通过听治疗音频或阅读有关书籍进行。问:一到考试,部分考生心慌、胸闷、气紧,肌肉紧张、发抖,怎么办?答:这些都是过于紧张、焦虑的反应。往往大家心里会反复想“我不能紧张……不要紧张……不紧张……”这是一种消极暗示,结果会适得其反。正确做法是积极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现在有些紧张是正常的,我可以试着渐渐放松自己,我能行!”除此,还可回忆过去考得好的经历和体验,配合前面提到的放松方法,帮助缓解紧张反应。问:有部分考生认为,“考试失败了一切都完了”。如何正确看待考试?答: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什么是失败?是否给自己的目标过高,不符合自己客观现实?如果出现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出现了会怎么面对?不要每天陷入焦虑、绝望的情绪,把注意力聚焦在问题如何解决上。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只是在一旁苦恼,烦躁,发脾气把作业本扔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只有平静下来,通过查资料、问老师、同学去找到解题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问:要考试了,有考生反映晚上失眠,怎么办?答:如果离考试时间很近,最好不要服用药物,建议采用非药物方法,比如躺下后听比较单调的音乐,做按摩放松,或到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做经颅磁刺激,做松弛训练,帮助睡眠。实在睡不着也没关系,尝试放空大脑,找个舒服的姿势躺在床上,这种不以睡觉为目的的“睡觉”也可以起到睡眠的作用。切记,不强迫自己睡觉,不要数绵羊,安静地躺着就好了。问:考试过程中,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答:考试过程中,脑子一片空白,其实是正常的事情。当出现这种情况,考生不必过于担心,可以转移注意力,将关注点落在试卷上,认真阅读试题。在读题和解题的过程中,逐渐平静下来。如果还是不能放松,考生可以放下笔,关注自己的呼吸,深呼吸几次,回忆过去考得很好的一次。用曾经的好状态来面对这次的考试,给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问:考后,如何做好心理调适?答:在考试阶段,每考完一门科目,考生应该避免自我纠结,将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考试。“所有考试科目结束后,考生可以适当放松,建议采取健康的放松方式,比如毕业旅行、和朋友聚会等。”李慧副教授提醒,考后庆祝切莫过度,考完也别太嗨,考生应保持作息规律、正常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家长也应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不施压、不过度关心,营造轻松家庭氛围。

人生是一场长跑
高考并不能决定一切
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
祝所有考生取得好成绩!
附高考临场突发事件应对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