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将门的疯狂序幕,从袁崇焕到孙承宗(六)
二十二日,佟噶杆【遣归降之王太监齎则议和书致明帝】,派人议和,并且【率诸贝勒及护军,环视北京城】
接下来
【二十三日,贼移营南海子。晚接上谕,令速进兵。】——后金兵转移营地至南海子,同时崇祯向袁崇焕下令,要他指挥辽西军进兵,但辽西军并无动作
【二十四日,召对,赐公狐裘一领,盔甲一副。】——崇祯产生了怀疑,召见袁崇焕
同日,
【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甲辰)
下兵部尚书王洽于狱。】——之前与袁崇焕有过配合的王洽被下狱
【甲辰(二十四日),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及兵部尚书申用懋于平台。
崇焕不自安,留中使于营,自青衣玄帽入。
先张皇敌势耸朝臣,冀成款议。
见上亦然。上慰谕久之,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第力请率兵入城,不许。
赐貂裘银盔甲。满桂解衣示创,上深闵之。俱同出。】——《国榷》
【甲辰(二十四日),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及兵部尚书申用懋于平台。
崇焕不自安,留中使于营,自青衣玄帽入。至朝中,张皇??惧朝臣冀成款。
及见上,上慰谕久之,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第力请率兵入城,不许。
赐貂裘银盔甲。满桂解衣示创,上深闵之。命与同出】——《崇祯实录》
【及入对,先以危言耸侍臣,冀朝臣惧而从款议也】——《幸存录·东夷大略》
崇祯进行召对,袁崇焕的反应是【不自安】,然后【留中使于营】,留太监当人质,然后才去与崇祯见面……嗯……嗯!!!???
袁崇焕面对众臣,【先张皇敌势耸朝臣,冀成款议】,身为指挥官,并没有说作战退敌方略,而是【先张皇敌势】,鼓吹后金兵多么墙大,大肆表示要议和,打算【冀成款议】
【而且见上亦然】,就是见了崇祯也是表示要议和……
嗯!!!???
【崇焕出言无状,对百官讼言:‘达子此来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极矣。’
户部尚书毕自严至挢舌不能下,举朝皆疑之】——《烈皇小识》
袁崇焕对百官表示:【达子此来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极矣】!!!
我@#¥%……
崇祯虽然很不爽,但考虑到还得靠袁崇焕协调辽西兵作战,于是【上慰谕久之】,好言安慰,但不肯议和
【崇焕惧上英明,终不敢言款】,袁崇焕见如此,便不再说议和的事情,转而提出了另一个要求:【第力请率兵入城】,要允许自己带兵进入北京城,大概是加强京师兵力为由吧——至于是带所有部队还是带部分丘八就不得而知了
但崇祯【不许】!外军不得进京这是早有的规矩!不用说,崇祯的怀疑加深
随后【赐貂裘银盔甲。满桂解衣示创,上深闵之。命与同出】
崇祯【赐貂裘银盔甲】,满桂脱下衣服展示身上创伤,给崇祯造成了震动,【深闵之】
很好,我来猜测分析一下:
对于目前在辽饷利益集团中的袁崇焕来说,自己已经是越陷越深了,袁崇焕不是傻子,与崇祯见面前就已经【不自安】了,可见已经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
自己在辽西将门挟持下做的事情,啧啧啧……
这种情况下,就得想方设法自救,如何自救?还是只有议和……促成议和,让崇祯与群臣认同议和,尽管依然是刀尖跳舞,但这对于袁崇焕来说,也许是唯一的救命稻草了
袁崇焕也许认为:
只要能让崇祯认可,达成议和,战事也自然就停了,辽西将门做的事情,自己固然没法明说,但辽饷利益集团本身也是见不得光的
只要能让天子同意,直接就地促成议和,即便自己将来会被骂成秦桧,那么自己也就能脱离泥潭了吧,至于其他的,再说吧……
议和了,辽饷也可以削了,也是好事啊……
但崇祯不同意,建奴祸辽以来,几多血海深仇,岂能答应!!!
之后【第力请率兵入城】,有大佬作出好几种分析可能性:
一,要么是袁崇焕真心实意想要协助防守北京城,但参考前后的事件,可能性不大;
二,要么是袁崇焕打算先把辽西军带进京城,然后再串联与自己交好的大臣,对辽西军下手,伺机铲除控制辽西军(辽西将门的头目);
三,这是辽西军给袁崇焕的任务,【进京擒王】,控制崇祯,挟天子以令诸侯,袁崇焕原本打算尝试议和了事,但现在既然无法议和,那就准备让辽西军【进京擒王】(有点离谱);
四,袁崇焕手中还有一部分听从自己命令的丘八势力,打算携带这部分亲信部队,进入京城,伺机发动政变,亲自挟持崇祯,然后……完成议和也好,继续作战也好,收拾辽西军也好……(更加离谱);
这几种猜测,后两种相当离谱……至于哪种更接近事实,仁者见仁吧,总之袁崇焕没能得到他想要的
(声明:这些均为猜测,没有任何直接证据)
【二十五,二十六日,奴陈兵于前战处,似进不进,盖欲疲我也。】——辽西军与后金对峙
【二十七日,奴攻外罗城南面,城上下炮击退之。
辽将于永绶,郑一麟营,炮药失火,兵立火中不敢退,公当即给赏,每人二十金。】——【奴攻外罗城南面】,后金试图攻城,遭到城墙上的火炮部队轰击,被打退
辽西军也用火器射击后金兵,但【炮药失火,兵立火中不敢退】
【二十八休兵一日。】——辽西军以修整为名,按兵不动
【二十九日,用乡导任守忠策,以五百火炮手,潜往海子,距贼营里许,四面攻打,贼大乱,随移营出海子。】——辽西军派出五百人带着火器偷袭后金营地,后金军遭到骚扰,撤营转移
然后……
【崇祯二年十二月辛亥朔
逮督师袁崇焕。
总兵满桂黑云龙等锦衣卫堂官召对,逮督师尚书袁崇焕于狱,令总兵满桂总理关宁兵马,与祖大寿、黑云龙会同马世龙、施洪谟等立功。】——《崇祯长编》
【召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于平台。崇焕方遣副总兵张洪谟等蹑?,闻召议饷,乃入见;
上问以杀毛文龙,今反逗留,何也?
不能对。
命下锦衣狱。
赐桂等馔,随太监车天祥谕慰辽东将士;命满桂总理援兵、节制诸将,马世龙、祖大寿分理辽东兵。】——《崇祯实录》
崇祯对袁崇焕(或者说,辽西军)的诡异行为终于忍无可忍,召见袁崇焕,并且质问【以杀毛文龙,今反逗留,何也?】
袁崇焕不能对……
是啊,怎么对啊?捅出辽西将门的事情吗?捅出辽饷的事情吗?从何说起啊?说了,别人会相信吗?会相信一个小小的辽西军有如此力量吗?当初说出五年平辽的是自己啊!
八九个月后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癸亥)
未刻,上御平台,召辅臣并五府六部、都、通、大、翰林院记注官四员、吏科等科、河南等道掌印官及总恊、锦衣卫堂上官俱入,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麻,坚请入城。
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刑部侍郎涂国鼎承旨先出,上责诸臣欺罔蒙蔽,从无一疏发奸,自今当洗心涤虑,从君国起见。
诸臣皆叩首引罪,承旨起。
复进户部尚书毕自严,谕以清核兵饷。
赐诸臣茶而退。】
【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麻,坚请入城】——都是事实,被杀不冤,但真正的操盘手真的是袁崇焕吗?
袁崇焕已经完蛋了,接下来
【命满桂总理援兵、节制诸将,马世龙、祖大寿分理辽东兵】
【令总兵满桂总理关宁兵马,与祖大寿、黑云龙会同马世龙、施洪谟等立功】
崇祯欣赏满桂,让他总理兵马作战,而且是【总理关宁兵马】……
接下来,祖大兽一边大肆宣传【比因袁崇焕被拿,宣读圣谕,三军放声大哭】,一边拉起部队就跑路!
【崇祯二年(己巳)十二月
初四日
辽兵东溃。下令运粮入通州城。
公以手书招抚祖大寿,令游击石柱国追辽兵,未追及大寿而还。具疏密奏,急以扎谕关门镇道,使开谕人心,并谕诸将士;
又一面仰遵便宜行事之明旨,亟自京城下调马世龙追谕。
初七日
接上谕,移镇山海关。
先令马世龙捧圣谕以往,携同行家丁、书记,及游击岳维忠、石柱国、副将茅元仪、参将王承胤等二十余人东行。】
后来【上即家起高阳为督理。甫抵关,立命文郁军前赞画。冒雨雪,一日夜驰祖帅营,劝谕还师】——孙承宗得知消息,立即想办法【劝谕还师】,就算知道辽西这帮人渣恶心,现在也得捏着鼻子劝回来!
后来祖大兽表示:
【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甲戌)
总兵祖大寿疏言:
臣在锦州哨,三百里外踪迹皆知。
讵意忌臣知觉,避臣邀截,乃从老河北岸离边六日之程潜渡入蓟。
督师袁崇焕檄调当选精兵,统领西援,十一月初三日进山海关,随同督师星驰。
途接塘报,遵化、三屯等处俱陷,则思蓟州乃京师门户,堵守为急。
初十日统兵入蓟,三日之内连战皆捷,又虑其逼近京师,间道飞抵左安门外札营。
二十日、二十七日,沙锅、左安等门两战皆捷,城上万目共见,何敢言功?露宿城濠者半月,何敢言苦?
岂料城上之人声声口口只说辽将辽人都是奸细,谁调你来?故意丢砖打死谢友才、李朝江、沈京玉三人,无门控诉。选锋出城砍死刘成、田汝洪、刘友贵、孙得复、张士功、张友明六人,不敢回手。彰义门将拨夜拿去,都做奸细杀了。左安门拿进拨夜高兴,索银四十六两纔放。
众兵受冤丧气,不敢声言。比因袁崇焕被拿,宣读圣谕,三军放声大哭。臣用好言慰止,且令奋勇图功,以赎督师之罪。此捧旨内臣及城上人所共闻共见者,奈讹言日炽,兵心已伤。
初三日夜哨,见海子外营火发兵夜击,本欲揜命一战期建奇功以释内外之疑。不料兵忽东奔,臣同副将何可纲、张弘谟及参游都守竭力拦阻,多方劝谕,人众势解,收挕不来。
此时在臣不难,即死自明,诚恐兵丁一散,再集更难,且谕且行,沿途禁约,仍枭示生事者十数人,所过地方毫无骚扰。
行至玉田,乘机收复遵化。适阁部孙承宗总督刘策、关院方大任各差官亦谕臣,期复遵化,在诸将莫不慨然,而众军齐言京师城门口大战堵截,人所共见,反将督师拿问,有功者不蒙升赏,阵亡者暴露无棺,带伤者呻吟冰地,立功何用?即复遵化,皇上那得知道我们的功劳?既说辽人是奸细,今且回去,让他们厮杀。拥臣东行,此差官所目击者。
及到山海关,阁部孙承宗差总兵官马世龙赍捧圣谕,将到传令,札营于教军场迎接。众兵眼望家乡,齐拥出关,臣即止于关外欢喜岭,同所统官旗人等听宣读毕,皆痛哭流涕,举手加额。
臣因众军感泣,谕之曰:辽兵素受国恩,颇称忠勇,今又蒙朝廷特恩宽宥,若不建功,何以生为?
众军闻言又复泣下,务立奇功,仰荅圣恩于万一矣。】
祖大兽表示:
【初三日夜哨,见海子外营火发兵夜击,本欲揜命一战期建奇功以释内外之疑。
不料兵忽东奔,臣同副将何可纲、张弘谟及参游都守竭力拦阻,多方劝谕,人众势解,收挕不来……】
——本来我还想【本欲揜命一战期建奇功以释内外之疑】率领丘八,与建奴酣畅淋漓滴大战一场!结果【不料兵忽东奔】……
不能怪我啊!
【比因袁崇焕被拿】,你看,这是因为袁崇焕被抓了,然后【讹言日炽,兵心已伤】,然后就全军整整齐齐地开跑了,至于是谁煽动组织的,我不知道,别问我!
【此时在臣不难,即死自明,诚恐兵丁一散,再集更难,且谕且行,沿途禁约,仍枭示生事者十数人,所过地方毫无骚扰】——要不是我伪大的祖大兽约束部众,早就开始劫掠地方了!
【及到山海关,阁部孙承宗差总兵官马世龙赍捧圣谕,将到传令,札营于教军场迎接。众兵眼望家乡,齐拥出关,臣即止于关外欢喜岭,同所统官旗人等听宣读毕,皆痛哭流涕,举手加额。
臣因众军感泣,谕之曰:辽兵素受国恩,颇称忠勇,今又蒙朝廷特恩宽宥,若不建功,何以生为?
众军闻言又复泣下,务立奇功,仰荅圣恩于万一矣。】——皆大欢喜
然而……这是为了救袁崇焕吗?如果真的是为了救袁崇焕,就应该向崇祯表示,只要不杀袁崇焕,我们辽兵就拼命杀敌作战才对!
现在呢?拉起部队就跑,然后又表示这不是我祖大兽的责任,而是这些丘八一听说圆嘟嘟被拿,情不自禁地【东奔】……
在崇祯眼里几个意思,这是几个意思,辽西军是你袁崇焕的私军吗?
据说在铁窗泪的袁崇焕送了个手信,然而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丙寅)
大学士孙承宗疏言:
臣于本月十四日抵关,即命原任总兵朱梅面谕祖大寿等,宣布主恩,勉以报荅。
适
兵部差人赍至袁崇焕手字,即令赍去。
而大寿称兵马远回疲苦,暂令攒槽喂养,休息数日,方可调发。
一面先将各步营兵丁随挑随发,今将前毛卫驻防步兵都司郑一亨下官兵一千八百员名责令本将统领,于十五日起行进关,与副将刘兴祚合营,听候本关部遣发。
臣谓大寿等情词恭顺,自可勉建后效,不唯身谢前愆,并可以为崇焕赎过之地。虽关外马兵未见挑进,而关内步兵先已发入,则其调发西援已稍有头绪。
但关内关外俱未发足十月之饷,昨臣所发援兵俱于宁前关内两道人为那借数钱,勉就道。
今大寿兵马俟其挑定,一面竭力措处,照前给借,使得西赴,而库藏如洗,尚不知为计也。】
祖大寿表示:【兵马远回疲苦,暂令攒槽喂养,休息数日,方可调发】,军队需要修整,不提手书的事情
孙承宗知道辽西将门的德性,这些都是借口,本质还是想要钱!
于是:
【昨臣所发援兵俱于宁前关内两道人为那借数钱,勉就道。
今大寿兵马俟其挑定,一面竭力措处,照前给借,使得西赴,而库藏如洗,尚不知为计也】——孙承宗想尽办法到处凑钱,这才把辽西人渣军拉了回来!!!
呵呵……
【十二日
入抚宁,以此地为关门前茅,极为料理。
上《急择大将疏》,述途次所历,并招抚情形,及易关门大帅、发兵入援事。】
【十三日
马世龙以出关招抚情形、并大寿回中前选将挑兵事来报。
祖大寿具禀,愿选鋭赴敌,且出示晓谕三军,勉以戮力剿杀。
上《请宽辽将疏》,密奏《定众疑疏》。】——实际将祖大寿劝回来应该就是在十三日前后了
当前当时的情势很危急:
【抵山海关。时关门罢市肆,决计为逃,无复计守御,众意辽兵溃。
关镇者朱梅,辽人也,其精甲援遵而没半,复调以西援,万余残惫,纷而无统,且边城东御,而虏从西来,无可凭。
又叛人为虏计,抉关而合辽、蓟,以抗中原。
人心摇摇,而文武大吏俱缺,关部为陈瑾,饷部为刁化神,关道为王楫,虽表忠隽,而力未能弹压。
公迟三日来,则事且不可收拾】——镇守山海关的朱梅【其精甲援遵而没半】,大量精锐被抽调走了,【万余残惫,纷而无统】,力量比较薄弱……
……【又叛人为虏计,抉关而合辽、蓟,以抗中原】……
……【又叛人为虏计,抉关而合辽、蓟,以抗中原】……
……【又叛人为虏计,抉关而合辽、蓟,以抗中原】……
有一股势力想与后金勾结联合,【合辽、蓟,以抗中原】!!!
妈耶!!!
【公迟三日来,则事且不可收拾】,要是孙承宗再迟来几日,就要出大事了
这股势力是谁,我想大家肯定明白——辽西将门!
这么看来,之前【袁崇焕第力请率兵入城】的后两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还是我思维上太受限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辽西将门并没有真想这么做,只是放出这个消息而已,让明廷、孙承宗他们紧张紧张……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遇马世龙于红花店,调山海兵而西。见刘兴祚、刘兴贤,出言激励。】——孙承宗遇见了马世龙、刘兴祚、刘兴贤他们,加以勉励
刘兴祚这个人是比较有意思的
【兴祚者,所谓刘爱塔者也。
其来归也,依毛文龙于东江,文龙死,归袁崇焕,皆悒悒不得志。
至是乃领降虏亲兵二百、辽骑六百,拜公于马前。
公下车慰谕,置之帐下。兴祚涕泣,愿为公死】
刘兴祚曾经归顺过后金,但后来又筹谋与后金敌对,据传曾与袁可立有过交流
如果说有些人嘲讽这个时候的刘兴祚多少可能有点蛇鼠两端的意思……但当兄弟刘兴仁被奴儿哈齐所害的那一刻,刘兴祚恐怕就已然决意彻底与后金决裂
【崇祯元年十月二十一日塘报
据来乡昝四禀称:奴酋发兵二万有余,径奔镇江下营,修筑城池,欲攻皮岛,等情到职。
据此当即传令官兵,分布冲要地方,埋伏迎敌,务期万全㈠,已经塘报讫。
于二十六日,亲带各将领等官兵,水陆并进,迳往镇江地方,截其来路。
委见逆奴在镇江地方扎营,勒马迎敌,观见旧属刘爱塔在阵,职大呼招之,即带胡人四百、胡马四百二十匹,收带回营。
业经具疏奏闻备揭投报外,今于十月初二日,据拨夜参将毛永诗报称:逆奴率兵西犯,当即督率各将领等官分兵截杀外,于十月二十日,据副总兵毛承禄呈称:二司参将毛有杰下郭志才等,会同参将曲承恩、沈世魁下毛有成等,昼夜兼程而进,路遇听静拨夜达贼,当即杀死,使奴先绝声息,遂得深入重地。
于十月初八日,行至潵儿湖,城内有达贼五千余骑。
见城无准备,先差细作入城,暗约刘爱塔亲弟刘四、刘五、刘六亲族人等为内应,催督官兵奋力向前,枪炮攻打。
贼堡坚闭不出。从寅至酉,内外夹击,方得攻进,生擒活夷六十九名,杀死无数,割级三千有余,随即收回,同刘四等星夜出边,等情到职。
该职看得奴酋十数年来,肆恶跳梁,未得扫除,迄今内谋归顺,获功称捷,皆皇上威灵,庙堂胜算所致耳。】 ——刘兴祚配合毛文龙作战,【杀死无数,割级三千有余】!
但是之后在毛文龙那里混得很不怎么样,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毛文龙自己就已经被卡点断粮,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更不可能有余力管刘兴祚这个外系武将了……
就算是后来跟了袁崇焕,也是【悒悒不得志】
直到遇上了孙承宗,【公下车慰谕,置之帐下。兴祚涕泣,愿为公死】,孙承宗对刘兴祚甚为欣赏,加以勉励,也不知道说了什么话,刘兴祚竟然痛哭流涕,【愿为公死】!
【愿为公死】,一语成谶!
【十五日
到任,上《抵关到任疏》,奏报山海关情形。
下令关内外严明侦探。下令凡远近公移投发,不以限拘,凡本镇文武谒见,不以时拘。檄马世龙发步兵一千名守丰润,八百名守玉田。
是时,虏兵已东向,永平道告急。】——孙承宗总算大致稳住了形势
接着,满桂等于永定门与后金再战!
后金方面的记载是:
【 (十二月)十六日
大军自良乡县起行,趋北京城。
时沈副将率兵六千,迎战於浑河芦沟桥。固遣右翼五旗兵进击,不移时,击败之,擒拿官一员,所获马匹甲胄,取其善者,?其劣者。
大军行至距北京二十里外,见有明兵一营。命左翼五旗兵进击,不移时,又败之。
是晚营於北京城西南隅。遣副将阿山、游击图鲁什,往视环城敌兵。阿山、图鲁什回告:
我等执人讯之,供称北京城永定门南二里外,有满桂、墨云龙及麻登云、孙祖寿四总兵官领马步兵四万、结栅木、四面排列枪炮十重等语。
我兵不可惮劳,我等十旗行营兵列阵,呼喊齐进。
阵斩明总兵官满桂、孙祖寿、副将、参将、游击三十馀人等,千总、把总无数。生擒总兵官黑云龙、麻登云及参将一人。明兵发枪炮如雨雪,我军进击无一死者,岂非天佑乎?
十八日
以阵获马匹六千,择其善者,先党给八大臣、众总兵官及副将各一匹。
时诸臣奏云:
蒙天眷佑,赖汗洪福,连败大敌,所获诸物,汗与诸贝勒不先择取,【原档残缺】取等语。
汗曰:“我命尔等攻敌,明兵枪炮发时,我为尔等心甚忧悔。幸蒙天佑,尔诸臣并未被创,击败敌兵,虽加赏赍,我犹以为不足也。”
论毕,汗只取劣马一匹,为首大臣,各赐良马一匹。诸备御及旗长,各赏马一匹,其馀马匹等照甲分给之。】——满桂遭到突袭,战死……
然而:
【太宗驻营燕京西南城隅,令图鲁什与副都统阿山往觇敌兵多寡。
遇明督师袁崇焕军,获其谍者,知明縂兵满桂、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夀以兵四万人列营永定门之南,还报太宗,且曰:敌兵盛,宜及其不虞,乘夜袭撃。太宗从之。
夜三皷,秣马蓐食,八旗及蒙古兵俱进,图鲁什率麾下将士先驱,直驰入敌营,敌众大乱,大兵乘之。
遂斩满桂、孙祖寿,生擒黑云龙、麻登云。复往侦通州,道遇明兵,击败其众,收获马匹,乘夜袭败北门外敌营,又于永平擒斩叛将爱塔,以功加世职二等轻车都尉。】——《八旗通志》
【遇明督师袁崇焕军,获其谍者】!!!
【遇明督师袁崇焕军,获其谍者】!!!
【遇明督师袁崇焕军,获其谍者】!!!
在后金眼里,【袁崇焕军】就是辽西军!也就是说,是辽西将门安排的人送了相应情报给后金,导致满桂遭遇了突袭最后战死!!!
为什么要坑满桂?不难想象,满桂自【解衣示创,上深闵之】以来,如今深得崇祯信任
并且满桂还与孙承宗交好……
而且满桂自己还很能打
那么,如果满桂就这么顺利得挺过去,不出意外,将来辽西这边很有可能就要以武经略满桂为首(而且有说法,满桂已经被封平东侯,这个意思,啧啧啧),满桂与孙承宗配合下,就能压制住辽西将门
辽西将门关系网能忍?自然是不能!
于是满桂就这么被坑死了……
二十二日,佟噶杆带兵大肆劫掠通州,【出掠之日,通州一带,人各溃散,遂入张家湾城,掠取财物】
二十七日,佟噶杆派遣阿巴泰、岳托、豪格、萨哈廉等带兵攻打永平
二十九日,心怀复仇执念,又对孙承宗死心塌地的刘兴祚出击!
【十二月二十九日
刘兴祚合台头营将王维城、太平路将眭自强、建昌路将马光远、永平道中军程应琦杀虏于青山营帽儿头。
合兵于太平路,共二千余。
廿九夜三更袭营,斩获五百九十二级,而先获十一级马驼,称是虏尽弃所掠妇女、辎重而去。】
刘兴祚带兵与后金激战,一出手就斩首【五百九十二级】,并且还解救了被后金掳掠的妇女百姓!!!
一出手就斩首【五百九十二级】啊!广渠门连番作战也就杀敌一千,而且没有斩首
并且,一般来说,实际杀敌数目是要高于斩首数字的,【五百九十二级】,实际杀敌数目已经答上千都有可能!
然而紧接着
【崇祯三年(庚午)一月初一日
兴祚方入永解验。
至两灰口,陡遇虏数千骑,以驮马逸不及甲,箭衣力战,自卯至申,杀虏无算。
无何,中流矢死,兴贤以掳去。】——刘兴祚遭遇突袭,血战而死!
后金方面记载:
【天聪四年庚午春正月辛己(初一)
是夜,前哨图鲁什擒一人来献。
其人言有刘兴祚者,自满洲逃出,从山海关与袁崇焕同来永平,率所携满洲十五人及蒙古兵五百人欲往守沙河。
因军中马二十匹疲乏,于永平营内易骑以行。闻满洲大兵将至永平,遂不赴沙河,直趋近旁之太平寨。
适遇喀喇沁蒙古载所掠之俘,途次会食,刘兴祚袭斩五十级,令我等二十人携二十级赴城中兵备道郑国昌处请赏。我乃永平营兵,随刘兴祚来,取所换马匹者。
于是,上集诸贝勒大臣谕曰:朕思擒刘兴祚,胜得永平。彼忘朕格外恩养,诡计潜逃,被上天谴责,仍为我擒未可知也。
遂遣贝勒阿巴泰、济尔哈朗率官八员、兵五百人,星夜往擒之。
(三日)癸未
黎明,贝勒阿巴泰、济尔哈朗追及刘兴祚。见兴祚引兵趋山海关,阿巴泰驰围其城,济尔哈朗追蹑其后,阵斩兴祚兵歼众兵,生擒其弟刘兴贤。军士褫兴祚衣裸而弃之,兴祚故交巴克什库尔缠见兴祚尸,殓以衣,夺军士被覆之,裹以席瘗焉。
时阵斩兴祚事闻,上曰:兴祚负我厚恩而逃,既被天谴惟我所杀,可取其尸来与众观之。遂舁至,碎其尸以狥。】
【是夜,前哨图鲁什擒一人来献。
其人言有刘兴祚者,自满洲逃出,从山海关与袁崇焕同来永平,率所携满洲十五人及蒙古兵五百人欲往守沙河】
——情报泄露!又是情报泄露!这手法和满桂之死极为相似!
刘兴祚的作战能力绝不在满桂之下,其对孙承宗的敬意与忠诚到达了【愿为公死】的地步,而且对后金心怀复仇执念,作战后解救百姓,军纪严明……
这样一个武将要是让他挺过了这一局,必然是脱颖而出,尤其是在满桂已死的情况下,十有八九就会被孙承宗引为心腹!
而且刘兴祚还有兄弟在东江镇混(虽然刘兴祚死后,叛乱了,但若刘兴祚未死……)
那么将来孙承宗就有可能摆脱辽西将门一家独大的局面!
甚至,一个超越毛文龙、满桂的武将就有可能出现!
甚至,将来羽翼丰满就有可能压住辽西将门!
所以不论从何种角度看,对辽西将门来说,刘兴祚必须死!
同一时期,崇祯三年一月初,永平失陷,【时虏已陷永平,相次陷迁安、滦州、建昌,又图闯关门】
【初四日
祖大寿、何可纲、张弘谟来谒。公谕以圣恩如天,勉以竖立图报,行誓师之礼,上《调发兵马疏》】
孙承宗费力调度下,总算【人心大定】
初六,后金攻打抚宁,【力攻抚宁不能克,直闯关门,抵红花店下大营,去关门十里】,没能攻下抚宁,于是绕道直扑山海关
孙承宗下令【分三大营于西门,布置已定,城上之炮矢,与城外之弓刀,若相应援】,摆出严阵以待的样子
【虏骑奔驰,四窥关下。以兵诱杀之,竟不肯前】——后金兵见可能不好打,犹豫不前
初九,【虏连四日力攻抚宁,黄惟正等打退】,【虏分攻昌黎,祖大寿以游兵缀之,有斩获。虏退回永平】——后金遇挫
十三日,【虏攻抚宁不能克,遂分攻昌黎,昌黎固守,虏尽撤深河、范家店、红花店各处窥关门之精兵往攻。
公督令大寿以精骑蹑其后,清我南北大道,以开其遏】
——后金攻不下抚宁,又想转攻昌黎,但还是打不下,于是【虏尽撤深河、范家店、红花店各处窥关门之精兵往攻】
十六日,【于惺惶谷斩获十三级,而昌黎之围解,其知县亦励众固守。
仙顶山以石击虏,上八十一级。】——明军击退后金,【而昌黎之围解】
十八日,【虏合力东向,以叛人三骑持讲和之旗,携三书来诣祖大寿。
虏拔营而西,又以大兵攻抚宁。
公合部道镇协,议设伏邀击,以防虏南闯昌乐、东闯抚宁,以祖大寿督令刘天禄设伏抚、永之中途,又设伏于双望东之两隅。
虏扎营于永平十里为老巢,孟道、祖可法、黄惟正三将督精锐迎战,至孛罗岭与虏对敌,交十余战,追二十里,斩获一百四十九级,马匹、甲胄、弓刀之属无算,夺回我人及生畜,俱发宁家。
东兵得是役而怒气倍生,关城十数万兵民亦欢欣鼓舞,谓东人忠勇直诚一无可疑,而人心始大定】
——后金想议和,同时又,又,又【以大兵攻抚宁】,结果被孙承宗协调部众,【虏扎营于永平十里为老巢,孟道、祖可法、黄惟正三将督精锐迎战,至孛罗岭与虏对敌,交十余战,追二十里】
【斩获一百四十九级】,取得一捷
此战后【关城十数万兵民亦欢欣鼓舞,谓东人忠勇直诚一无可疑,而人心始大定】!
战局方面有所稳定
同一时期,刘之纶率领新募士兵八千,前往遵化,意图切断后金的后路,正月二十二日与后金军爆发遭遇战,被歼灭……
之后,孙承宗与佟噶杆两军对阵
崇祯三年二月初
【以大寿相机为滦州防御,又发步兵于昌黎,附城为守,仍以马兵往来游击于昌、乐之间。
以东盟副将王维城守台头营,而维城能杀马光远诱降之,使以折逆谋,且先后上首虏四百二十余级。】
【以石门路副将张国振守石门,其所辖义院口以骆子秀守之、大毛山以丁应科守之、黄土岭以胥国相守之,而国振及所辖先后上首虏二十余级。】
【以燕河路副将马明英守燕河,其所辖界岭口以黄诗守之、青山口以尹永寿守之,而明英杀虏所遣执黄旗诱降之奸生,又知坐营罗基为白叛亲,逆迹既露,随决之以镇人心,先后上首虏一百余级。】
【以宁前道孙元化守辽。时虏投招降书于元化,公令死其投书人。
元化先后上关外八城及边路斩获首虏五百余级,关、辽之守御既备。】
然后,【以祖大寿发何可纲、张弘谟、金国奇三探丁四百人于开平。
监纪兵部主事丘禾嘉索兵于东,公令给少兵以窥零窃,使虏知趋海之难,而东西得此兵以通,即异日窥滦合东西为力。
乃以可纲等之兵往,前后杀虏六七十级,而遵海者得藉以通东西。】——遵化——山海关联系打通!
【崇祯三年二月三日
枢辅孙承宗疏奏:
河东一镇(东江镇),其兵民俱陷蕃归正之人。
去年袁崇焕经制其军,定二万八千员名,后又改为一万八千,而旗鼓徐敷奏先往清理,实遵登州道臣二万八千之说。岛兵至今未知,已减一万也。
今敷奏称在岛人民及老弱妇女尚两倍于此,则不下八九万人,而粮饷久已乏绝。
即以兵言之,旅顺口、广鹿、长山、石城、獐子、皮、鹿诸岛,有自去年九月缺米者,有自去年十月缺米者,有自去年十一月缺米者。惟长山岛一营可支至今年二月耳。
即减其兵而犹是民也,宁可坐视其死?且未经明汰,歷日已深。前崇焕今登州运买十万以济冬春,而收买迟悞,仅发二三万,其达于岛者不过数千而已。惟在皮岛者尚可与鲜人交易支吾,而各岛远在二千里间,每岛屯种,腴者不过千石,瘠者不及数百石民,既再倍于兵,即照兵给廪,犹苦不足,况兵粮已久绝乎?
皇上覆载群生,不欲使一民失所,闵此孑黎,已隔绝域,万死一生,自拔归正,而顿使其化为馁鬼,岂天地父母之心乎?其民特以辽东法严,再降者必死,故虽罹饥饿,尚尔逡巡。今若乘机巧诱,一旦沦胥则杀之,是杀我数万赤子也;用之,是益我数万仇雠也。且今苏东一带陷没,实烦有徒,苟既拔者不庇其生,何以使欲归者克坚其志?
乞立敕登津诸臣,于去年未发之粮速为催攒,于今年应运之数速为派发,仍分岛运给,不得拘泥躭延。至于折色银两,应按已定经制发与河东饷司宋献,令说法觧往,如再仍往辙,宜照军法究罪。民命至重,乱不可长,惟皇上垂慈亟念。】
——孙承宗发现东江镇被卡点断粮,情况极其严重,于是将此事捅出来!
【崇祯三年(庚午)二月初七日
以朱梅克复建昌,建昌城守孙承业等为内应。
大兵抵城下,捉叛首郭毓伟、赵定国,解山海,其协叛十九人立诛于市,解白衍庆同毓伟、定国,枭于辕门,歼其叛党三十余人。】——朱梅带兵收复建昌,一度切断了盘踞在永平、迁安一带后金军主力从董家口方向出长城的路线!
这下佟噶杆有点头疼了,【自十一日,虏连续十日绕建昌为战,不能夺。
我兵报首虏一百八十余颗】,后金围绕着建昌接连作战,非但没占到什么便宜,反而被朱梅率领明军斩首【一百八十余颗】!
之后双方继续对峙
【二十六日
张凤翼、马世龙、吴阿衡以进兵事来问,图先取遵化】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七日:
枢辅孙承宗疏奏:
河东之兵,当毛文龙时号为十五万,实四万二千耳。
厥后道臣王廷试定为二万八千,前督师袁崇焕初令旗鼓徐敷奏点阅,仍照二万八千之数。
继欲合四镇之兵,止用辽饷四百八十万,故经制定止二万二千有奇。
后又以蓟镇原定一万二千之外欲加六千,故又损河东之四千而更为一万八千有奇。
然海冻不通,兵未简定。岛中至今现兵存二万八千也。
廷议欲调此兵为内地之实用,又欲藉此兵为牵制之先声。计兵则执现数为二万八千,计饷则又据后议为一万八千。臣以为其说宜两用之以,一万八千留于长生、广鹿等岛以从崇焕后定之制,而调一万于蓟州、昌平,补各省援兵之缺,以从敷奏先定之规。
如此则留者可以牵制,调者可以冲锋,兵马、器甲无一不得其实用,而东江之众处之合其道矣。章下所司,部覆从之。帝命自后发运时即分别查扣。】
——孙承宗提议【一万八千留于长生、广鹿等岛以从崇焕后定之制,而调一万于蓟州、昌平,补各省援兵之缺】,调集一万东江镇部队过来增强兵力
……也许这个时候的孙承宗就已经在思考怎么收拾辽西军了……
【崇祯三年二月三十日(庚辰)
遣原任副总兵茅元仪整龙武营水师,且调东江兵为牵制计。
初,梁廷栋议调皮岛兵于宁锦,分关外兵于蓟州。
枢辅孙承宗上疏争之曰:今天下方急堂奥,稍缓藩篱。
此河东二万八千之众,所为议调也。然此兵调之自可适用,而猝调之未可以应急。
葢其人能自援险阻、托异域以为中原,必其有一叚精明强毅之气,足以绝人。而未有器甲、未经操练,一旦出风涛之中,置之冲边,而责其实用,即能将未易言也。
且海上风汛,岁以六月息,而此六月中,风汛未必皆可行船,又岛中田少,不能取给于耕,民必依兵以立,无兵则饷不至,而商米不来,故调兵必并调民。
而兵民俱有家口,据东江汰定精壮兵丁二万八千,半系单丁,半有家室,总合老幼不下二倍,计当八万有余。
其间尚有从未为兵,以商农自赡,而侨居各岛者,亦不下九万,合之实十余万。
今核龙武登津舡只不足二百,岛中官舡一百五十二只,尽括各岛兵民私舡约有百余只,计舡不过四百有余。
大辽舡可载百余人,沙舡可载七八十人,小者五六十人,唬舡止载二三十人,总计四百余舟载不过万余人而止。
及今速往长山迤西,犹可两回;石城迤东,仅可一回耳。
转盻惊秋,所载不过三四万而止,必待一二年方可完撤,顾欲以此兵填松锦、填关宁、填天津蓟门而即得其用,有是理耶?
况以辽兵守松锦诸处,于计又有必不可者。
何以言之?兵贵土著,又忌全镇土著,故兵不欲间杂而营,当有间杂。有间杂则各营自为固,猝有一营之变,不至土崩而不可制。
辽大将李成梁上首功一万五千,而辽将尽出其门,即功成而身为天下疑,晚居京师,人尤疑之,故今二万八千之众不宜更填松锦、更补关门,以益辽人之重而成难返之势也。
今河东之兵既不能一岁即可调来,其来亦当酌缓急分发,如涿、如通、如昌平、如天津,各三四千,随其已到之数量为收练,葢三四千同居便可无离索之苦。而止三四千,又不专在蓟辽,亦可无尾大之虞。
至蓟门一路,非以智勇之将率节制之师不足应急。即东兵之在蓟,多止可四五千,不宜以二万八千尽用于蓟也。
若其民之岛居而不愿徙者,无论已其徙而愿随兵赴调者听其自择所从,不愿随兵赴调者则置之宁前松锦之间。初来稍与食用,至后乃使自相周给,以此数万人脱屣异邦,委心荒岛,又历风涛之险来归中原,而使琐尾流离、无所栖泊,如天之仁,必有所不忍也。
臣今以敌患未息,令茅元仪整龙武水营,仍遣官调河东官兵,共为牵制之谋。如目下事平,便可以元仪同游击周文郁为调发计矣。
帝遂从之。】
——梁廷栋提议:【调皮岛兵于宁锦,分关外兵于蓟州】,把东江镇辽兵调到宁锦去辽西,至于原来的辽西兵让他们滚到蓟镇
参考后来孙承宗在大凌河搞操作前,给梁廷栋通过风声,也许在辽西将门问题上,梁廷栋的立场与孙承宗应该是一致的,也想解决辽西军尾大不掉的问题
但这次梁廷栋的提议被孙承宗否决,理由是:
【今天下方急堂奥,稍缓藩篱】,【然此兵调之自可适用,而猝调之未可以应急】,东江镇辽兵当然可用,但现在的形势,恐怕没法仓促之间就协调调来;
【葢其人能自援险阻、托异域以为中原,必其有一叚精明强毅之气,足以绝人。
而未有器甲、未经操练,一旦出风涛之中,置之冲边,而责其实用,即能将未易言也】——东江镇久历边镇,作战能力虽然有,但甲胄兵器差,也没有经过操练磨合,仓促调到宁锦,容易出事;
【兵贵土著,又忌全镇土著,故兵不欲间杂而营,当有间杂】——孙承宗应该心里很清楚,东江镇被卡点断粮搞得这么惨,毛文龙又被袁崇焕杀害,没有怨气你敢信?所以现在的情况下,东江镇可靠性也值得怀疑;
【而兵民俱有家口,据东江汰定精壮兵丁二万八千,半系单丁,半有家室,总合老幼不下二倍,计当八万有余。
其间尚有从未为兵,以商农自赡,而侨居各岛者,亦不下九万,合之实十余万。】
【辽大将李成梁上首功一万五千,而辽将尽出其门,即功成而身为天下疑,晚居京师,人尤疑之,故今二万八千之众不宜更填松锦、更补关门,以益辽人之重而成难返之势也】——孙承宗被自己亲手扶持出的辽西将门尾大不掉搞怕了,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万一搞出另一个辽西将门……妈耶,这就刺激了;
而且还有一个理由,现在暂时还得让辽西军作战,现在就让东江镇把他们辽西将门的老巢给占了,那么,呵呵……
然后,佟噶杆有退兵之意,但临走还打算坑阿敏一把……
三月二日,佟噶杆取冷口关返回
【天聪四年三月
初十日,贝勒阿敏、台吉硕托及留守诸臣率每牛录甲兵二十,往代驻守永平、滦州、迁安、遵化等处诸贝勒大臣及军士等。
已亥,汗以遣师礼谒堂子,行三跪九叩礼。於是送诸贝勒至十里外御马馆,谕而遣之。
先往军士所获财帛人畜,均未搜查,皆尽数驮回。
此次出行军士见之。俱争相前往,跪告於汗,遂命除二十甲兵外,可遣步兵往,未遣护军。
十四日,前往遵化之大臣等还。去时遇敌,其敌先败走,杀敌不多,仅斩二十余人。】——临走把阿敏他们留在了永平、滦州、迁安、遵化等地
然后
【崇祯三年(庚午)三月
十三日
……
众议皆欲邀东兵而西,先遵以后滦、永,公独谓当驻西兵于丰、玉以牵遵,而先图滦。至是,乃有从滦、永用力之明旨焉。】——孙承宗打算收复城池,决定先打滦州……
但是这一个部署也被很多人质疑:
【看看地图就知道,先攻破遵化,永平、滦州等地后后金的联系就会被直接切断,滞留长城以内的后金兵基本上一个都跑不掉】;
也就是说,本来也许能打成一场歼灭战,现在却变成了一场驱离战……
孙承宗的谋划非常保守,至于原因嘛,恐怕还是指挥经验不足
虽然崇祯年间的孙承宗军事水平有着明显的进步,表现来说比袁崇焕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但严格来说,像这样指挥协调大军,恐怕还是头一回
外加之前偷袭耀州,柳河莫名其妙的战败搞出的心理阴影,让他这个时候不敢执行太冒险的计划……
归根结底,还是指挥经验不足,如果能让他指挥几次作战,没准会好很多
【崇祯三年(庚午)三月
该月中
议调东江兵马,以水师为牵制之声。
初,世龙向为声以入,击其惰,如虏不为声动,则直以兵复南三卫,遂沿海为家。
如此,则东江真成牵制,而二万八千之兵遂可徐议去留,东江船只无几,而八九万兵民,必非一岁可移,且本折俱缺,六月无粮,即调万人来,亦足以张吾军。
公以疏闻,兼请以候议副总兵茅元仪署龙武营事。】
——马世龙向孙承宗提议,让东江镇出兵辽南牵制(实际上这个时候东江镇的恶劣情况有没有这个能力值得怀疑),并且也认为【即调万人来,亦足以张吾军】
这个想法和孙承宗相合
之后孙承宗尽力调兵遣将
【崇祯三年五月十一日
巳时,总理镇马世龙、宁夏镇尤世禄、延绥镇吴自勉、三屯镇杨肇基、固原镇杨麒、临洮镇王承恩相次抵滦城外。
六镇合万余骑。
东兵簇拥滦野,如雪岸云山,而六镇忽提万骑,星驰联络,于滦河之西,杂以义兵八九万,蚁聚蜂屯,遂令云山草木皆兵,即火头兵亦觉强盛可凭,无不人人欢呼,当矢石雨下,略无怖悸。】
——孙承宗拼凑出了六镇一万骑兵,外加步兵与民间义军八九万,总兵力约十万,展开攻势!
【十二日
克滦州。
黎明薄城。以大寿东兵攻东面,堵杀北门之虏;以肇基、以麒攻东南角,以自勉、以世禄攻西南角,以承恩同郑一亨攻南门,堵截出入。
而禾嘉同在东面,春之兵同在南面。以西洋等大炮冲其垛,而以锹镢刨剜其下。纳大炮于穴墙,从下击之。又以西洋炮从中击之,无一不应声而倾。
虏闯出东门外,大寿先觉阵却月待之,出则万弩齐发,杀虏无算,遂披靡而入。
大寿仍令大炮凭高阜及屋脊,直冲其城以东入,死西城虏无数。
日且午,我人登陴,虏殊死战,不得上,而决战登梯登城,陨而下如贯珠,其不死者同后兵跃而上。大将促兵五六十步内,矢石着马及肩,或纷飞头顶,不为怯缩,一呼填壕,则囊沙曳柴,万众云集,而取[虏]以饮、取门以翳、觅镢于屯、觅梯于城,尽闾左丁男。
于是大寿东兵倾城角楼三、角腰台三,及城垛数十,
曹文诏以喷筒纵火焚城楼,其兵有马,不克者同黄龙兵登城,转战立一木,横矛当猬矢,杀虏五六人,了不踆踆,为万人喝采而伤。
宁、延兵丁倾西城楼,及垛可七八十临,固兵同东兵堕角楼于东南,
临洮兵以总理令守南门,力却虏之出南门者。
固原兵又同宁、延兵倾角楼于西南及西南第二台。时我兵以喷筒乘风纵火,焚其悬楼,虏不得凭,而虏亦丛坏楼木,纵火焚尸,以阻我兵。
会雨如注,料虏且乘雨逃,乃暂撤兵,令坐营襄衔枚走,所先设伏处报十一将曳戈以待,而世龙及诸将亦各以曹文诏等为伏。
伏久而众且疲,忽大雨洗兵,精神百倍。
夜四鼓,虏果冒雨北逃,抵山麓,伏兵四起,甲马之声,杂以风雨,山谷震摇。一虏持鎗起,黄惟正应弦毙之。虏方破胆出重围,突遇大敌,胆益落,披靡突奔,无复敢战,而四面皆兵,转辔而死相藉也。其号呼入永平,纔数十人,我兵追杀,闻永平虏接应之声而旋。】——明军收复滦州!
后金兵突围,退入永平
【公随遣官慰劳诸将士,发五十金,仍自为文于禾嘉等,以祭阵亡忠勇,而阵亡独东兵为多。(赫赫,看来这次辽西军还挺卖力的)
计征辽镇斩获七百五十三级,禽东夷十一、伪官六,旗甲马匹一千三百有奇,而弓刀莫可数;
计总理(马世龙)镇下斩获二百三级,器甲马匹五百有奇,而有伪龙饰旗甲;
固原镇斩获一百三十九级;
临洮镇斩获七十一级;
延绥镇斩获一百八级;
三屯镇斩获八十三级;
宁夏镇斩获二百十二级;
永平道斩获九级,禽活夷四。
而各镇所获马匹器甲如之。】——这成绩,比伪大的民族英雄袁崇焕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十三日
克迁安。
是发兵攻滦,乃令朱梅取迁安。
梅于初四日挑汉夷亲丁,又调中前游击朱国柱,及右部副将王应晖健丁、奇武营都司张文善官丁、石门路副将张国振骑兵,总发阁部标下骁骑营游击靳国臣、招练营都司冷允登统领,而梅仍遵公之令,饬以“不上首虏、不掠难民”,惟以复城为功。
又檄行驻建昌刘邦域统领步兵,以候入守迁安;又檄行叶时新步兵,令坐营游击王良臣统领,星赴燕河,以代刘邦域守建昌,仍于关门搜骡驼,装送炒。
初八日,王维城、马明英、刘邦域、孙承业与靳国臣等集建昌,以轻骑哨城东,斩虏烽丁以绝其耳目。
初九日,营蟒山,夜二更抵城下,环攻不下,然虏殊不力战,始休兵。
建昌发哨丁、出轻骑,设伏于城西东,时近城挠扰以促之。
十三日,再薄城,以一兵邀虏,以一兵堵各门。日且晡,虏果冒雨闯南门出,驰遯不应战。
我兵截人畜于城,而以雨夜冈林,不穷追。
国臣敓门入城,而虏复以精骑抵城,我兵御之,虏窜去。国臣遵公令,不妄杀一人,不妄拾民间一物,独居民赚入永平者,死无数,而迁安城无死者。】——孙承宗收复迁安
【十四日
克永平。
先于初七日,公以中军何可纲领握奇营中军刘抚民、山海路将申其佑、阁部标下将备岳维忠、牛允中、李平东等,率众攻永平。
趋双望,分据鞍山各地,而乡兵四散云屯,有尽趋城下之势。
凌晨,何可纲等逐其哨马抵城,虏已分兵东城外,以防我抚宁之兵。
何可纲等绕城逐虏而北,斩二十级,率兵入城。
虏所分永城南以防我攻滦之兵者,以黄惟正等大战,斩级五十九,生擒二,而且得其大旗、弓刀、甲马无算。
公下教大寿曰:“目今虏既北去,便当大众追逐,仍以轻骑邀之。虏外不比虏尚盘踞一城,我得一城,可从容也。异日中朝以一札责成,何以应。且永平不可久盘桓也,肺腑之言,其惟听我。”
于是大寿即发精骑追杀,而世龙即营而西,仍亦分兵蹑之。
未几,有不闻追剿之谕至,众始服公之详审周至,然诸将已得胜回矣。
大寿兵至冷口,斩获九十九级,擒活夷二,而世龙亦斩获九十九级于冷口。】——孙承宗收复永平
【十六日
克遵化。
先是,初五日,总督张凤翼、监军吴阿衡、总理马世龙在石门,约从征诸镇议取遵化,以初十日发兵。
而初八日,六镇同征辽镇取滦州,于是凤翼、阿衡并同顺天巡抚许如兰以宋伟同关外副将谢尚政、川湖副将邓玘等取遵化。
随于初十之酉前进。
以十四抵城下,虏力守而我兵亦力为攻打。
虏复以潘家口、洪山口虏来援,我兵击退之,而谢尚政下守备向葵先登城,次三十余人拥而进即开,虏遂开北门遯。
宋伟官兵斩获三百五十四级,生擒叛逆一、活夷一;
谢尚政官兵斩获四百一十四级,生擒叛逆一;
邓玘官兵斩获五百三十五级,生擒叛逆十三;
中协副总兵李秉春于潘关、龙井、洪山等处,亦有斩获。
而中协边口俱复。
公又急令大寿发刘天禄、韩大勋,并孙定辽统三营兵马出关,抵红螺山为邀击。
盖以近击之则虏有避,远击之则离边远,而乘其惰也。
天禄等征衣未解,即杀虏无算,而得级十八颗。】——孙承宗收复遵化
【是役也,计复滦州、永平、遵化、迁安四大城,及各堡二十二座,
转战三百余里,获级三千二百有奇,斩其孤山牛鹿者数十,获伪知府首一,生擒东夷二十二,生擒伪都堂一、伪兵道一、伪知州一、伪都督一、伪守备一、伪备御三、勾虏叛首一、受伪官为内应叛官二,马骡器弓刀无算。】
——老孙头【获级三千二百有奇】,如果这个数字没有水分……为阿敏先生默哀三秒,他的部众恐怕已经被重创得不成样子了,佟噶杆好算计!
然后阿敏带着残兵逃回后金,然后佟噶杆给势力元气大伤的阿敏安上罪名:
【五月初十日,明兵围滦州,攻三昼夜,彼(阿敏)不亲率兵往授。
彼统五旂(旗)行营兵,每牛录兵二十人,八旂■军(单独成军的,应当是护军),及每牛录三人,坐守观望,是其心直欲城破兵尽。
其既不亲往,又不发众兵,只遣一、二百人前往。
彼愿我单弱之兵,死於敌兵之手,城陷而兵尽遂不授之矣。
若系彼镶蓝旂兵,则必往授,决一死战。彼以三旗精兵尽,则率我旗兵回。
故当滦州城陷於明人,我军士还,彼既不往迎之,复不待後军至。遂於滦州失陷之十三日,急欲还兵。
时硕托台吉及众大臣谏曰:“何故因失一城而弃天所赐之三城杀汗抚养之民而去耶?”
彼不从,悉诛永平,迁安官民,以财物牲畜、瘸足妇人为重,携之而归;以我兵为轻,弃之而还。
止与其子洪阔托及部下阿尔岱、胡希布、席林、额孟格、德尔德黑商议,以伊等之言为是,以诸大臣之言为非,新局面然而归。
汗父在时,诸凡有所谋,必与执政诸贝勒大臣商议也。今止与尔无能之子洪阔托商议。
当汗父在时,尔洪阔托曾在何处?尔果有智略,父汗必举而任之矣!尔岂至今始成人乎?
尔何曾得与会议之列?听尔子及部下之言而归,果明兵来攻永平城,以致失城而来乎?
抑与野外敌兵交战,不胜而来耶?果尔,其来亦宜。未见明兵旌旂,自去未发一矢,不发汗所留之精兵往授,心怀嫉妒,故欲毁坏基业,弃天所赐四城,屠抚养之官民而还,蓄意伤残我军,此其十六也。】
……【以财物牲畜、瘸足妇人为重,携之而归;
以我兵为轻,弃之而还】……
来,直接把大佬的话复制粘贴上来:
【“瘸足”是什么的干活?
就是裹小脚的干活,“瘸足妇人”就是小脚女人。
中国的士大夫,把这当成一种“美”,天足女子,即便再漂亮,也不过就是“半截观音”。
在明朝的时候,女人裹小脚的风俗还没能祸害到底层妇女身上,一般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才有那闲钱闲工夫让自家女儿裹小脚。
没准物以稀为贵,正因为比较稀罕,不仅明王朝的士大夫好这一口,就连阿敏这样的少数民族贵族也被这种风气传染,把小脚女人,也就是阿黄所说的“瘸足妇人”当成稀罕物事。】
好吧,其实真正的罪名只有一个!
佟噶杆:敏敏!我的敏敏!你怎么能活着逃回来呢?你应该发扬我八旗太君勇猛无畏的精神,战死在大明的国土之上,这样才像话啊!现在你活着逃回来了,你说我该怎么处置你?嗯?
很快就被佟噶杆逮捕圈禁!呵呵……
遵永之役结束
孙承宗的表现如何?
有很多大佬(如廷尉)认为不够完美,有坐失良机之嫌,但考虑到孙承宗在此之前的指挥次数与经验本来就不足,其实已经算不错了
对比一下天启年间的军事白痴孙承宗……
崇祯年间的孙承宗在兵事经验上的进步可以说是很明显的,已经能够协调十万各镇各系拼凑的部队而不出乱子,行军调度都能妥善安排
水平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潜力颇大,若再加以经略历练,没准真的就能成为真正的军事行家
(个人猜测)然而为了收拾辽西将门,在大凌河一番操作,最终却只重创了祖家,又让自己黯然下课
但是从头再看看与辽西将门博弈或算计过的人物吧:
王在晋,下课
金启倧,死
高第,下课
毕自肃,死
王之臣,滚蛋
毛文龙,死
赵率教,死
满桂,死
刘兴祚,死
袁崇焕,死
卢象升,死
(2022-10-2,最新发现,根据卢象升崇祯十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梳所记载来看,卢象升之死主要应该还是商路派问题,而非辽西将门问题
因为吴家的行动明显没有被周延儒掌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凌河之后,周延儒他们没有选择就近打通辽西商路而是选择了让后金迂回宣府来资敌打通商路)
洪承畴,战败投降
(这个洪承畴其实算不算被辽西军算计还算有些疑问,不好说,毕竟据天山大佬所言,陈新甲这个人除了辽饷背景,貌似还有晋商背景……解释起来很复杂,就随口带过吧)
闯王李自成,九宫山上希望の花(滑稽)……………………
妈耶,孙承宗竟然已经是成绩最好的了
有这么一种说法,大明只要坚持用孙承宗,可能就不会到后来的地步
最开始,我深信这种说法,受一些影响,认为孙承宗是军事天才;
后来,随着对辽饷塔攻问题的了解,我的想法出现了一百八十度转弯,认为孙承宗就是个白痴老头,瞎折腾折腾出个辽饷集团,还不如当初就让王在晋坐镇;
而现在,在参照这些资料后,我对这种说法又有了部分认同,嗯,部分;
孙老头本人有良心,资历深厚,德高望重,且自天启至崇祯年间的军事历练下,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威望与魅力值也很高(刘兴祚为证)……
而且最关键的,他知道【辽西将门(辽饷利益集团)的存在】,对这个自己亲手搞出来的畸形怪物,认知度,信息差上就与其他文臣武将相比有优势
并且,辽西将门对孙老头这个老上司反而是不能明确其真实意图,甚至不排除有部分应该还是愿意跟孙老头混的
这些优势是王在晋、王之臣、高第他们都不具备的
若是天启初年,用孙承宗绝对是个错误……
但在崇祯年间,明廷方面唯一有希望解决辽西将门的,也许只有坚持让孙老头顶缸了!
而辽西将门……
最开始,我以为【关宁铁骑,天下无敌】(滑稽),皆是忠良,大明柱石啊(滑稽);
然后,我认为,关宁军就是军阀,也只是军阀而已;
再后来,我明白了辽西将门挟寇喝兵血……;
到现在,妈耶,什么叫最大的毒瘤,辽西将门,辽饷利益集团,能够凭借自己的关系网在各个关键节点,关键战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东林?阉党?和辽西将门比起来,那简直不值一提!都是渣渣
东林、阉党,和辽饷集团相比,那算什么东西?
至于袁崇焕?一个被利用,被坑的可怜人而已,有没有那么重要值得怀疑
后金也已经满血复活,对于辽西将门来说,战事终于又可以遥遥无期地拖延下去了……
当然,我的文章里,很多都是猜测,很多都没有直接证据,你要我拿直接证据出来,一概没有
反正,资料都在这,诸位也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自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