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必要的痛苦

2023-07-16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今天要聊的话题是“痛苦”。



关于「痛苦」,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看待它的:它是不好的东西,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不过,这样的看法也许是不妥当的


「痛苦」可以大致上分成两种类型:①无谓的痛苦;②有用的痛苦。


无谓的痛苦是没有意义的痛苦,比如别人无端的打了你一拳,你就是白白挨了这一拳,这一拳对你造成的痛苦就是没有意义的痛苦。


这样的痛苦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理想的情况是你不必得到这样的痛苦,就像你不必莫名其妙的挨别人一拳。


相应的,有用的痛苦就是有意义的痛苦,比如考试考的不好所以你很难受、跟别人的交流不顺利所以你很难受,这样的痛苦有警醒意义。


这样的痛苦有特殊的意义,如果你不会因为考得不好或交流不顺而难受难过——这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因为这些难过都是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所不足,越难过就越能意识到这些不足,就越会有迫切的想法去改变这些不足。


在这方面很钝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过于迟钝的话其实意味着自己不在意自己的不足,进而很容易失去改变自己的机会和欠缺做出改变的动力


长远来看这是很值得担忧的问题。


你不需要立刻在今天改变自己的某个不足,但你必须有着「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重视自身的不足」的意识。


因为我们的人生很长,我们必然会在这样长的人生中遭遇无数的事件,做出无数的反应和选择。


如果我们总是以“考不好也无所谓,跟别人交流不好也无所谓”的心态去度过这样漫长的人生、做出这样繁多的选择,我们会因为自身的不足而屡次选到较差的选项。


当无数较差的选项堆叠在一起,就足以使人生陷入实际的下坡路。


你可能会说:如果过于敏感,如果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事而难过,如果很容易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因为这些不足而纠结,是不是也很容易精神内耗呢?


答案是:是的。


这就是生活的复杂之处,生活不是单纯的选择题,不是说两个或多个选项之中必定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只要选到这个正确答案就可以避开一切困扰。


生活是在众多选项之中,选择不那么错误的一个选项


任何选项都会带来对应的后果,我们要做的只是选择一个自己在客观事实上更能接受更能承担的选项。而不是试图选择一个完美选项,选完之后万事无忧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不因考试成绩很差而难过,这是钝感的体现,钝感的人不易产生困扰也不易精神内耗——同时,钝感的人也很容易因为过于迟钝而错过许多东西。


在不易精神内耗与不容易错过各种东西之间,哪一个更好?


答案可能是因人而异。


不过,如果你能理解「有意义的痛苦」的存在的必要性,那么答案就是「不容易错过各种东西」更好


因为真正使你痛苦的东西常常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你所感受到的痛苦本身,二是你对这种痛苦的不理解和不接纳


在多数时候,是后者组成了你感受到的大部分痛苦,前者只占到一小部分。


打个比方:你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你因这些问题而痛苦,这是痛苦本身。


你不理解你为什么会遇到这种问题,你不理解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你,你不理解为什么情况会变成这样。你觉得这次交流不应该是失败的,你觉得别人不应该这样对待你,你觉得你不应该在这样的交流中受委屈。


你不理解痛苦的原因,也不接纳痛苦的出现,你的“不该这样”的念头是对现状的无声抱怨。


是这种抱怨构成了你感受到的绝大部分痛苦


因为你越抱怨,你就会越深刻的意识到“这件事是多么不应该”;你越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你就会越痛苦;你越痛苦,就越难释怀。越难释怀,就越抱怨。


痛苦的事件只发生了一次,但你在脑海中像复读机一样对它进行的重复复读,是大量痛苦的真正源头


复读的次数越多,自己就越难对这些事释怀,就越在意和纠结,就越可能出现内耗。

如果你在感受到痛苦后,会纠结它的存在——纠结“它应不应该存在”。


那你就很容易内耗,只要你开始纠结,你就输了


「应不应该」在「既成事实」面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千万个不应该,也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只要你不肯接受既成事实,你就无法逃过纠结。只要你纠结的频率达到某个临界点,你就会陷入内耗。


当你理解了有些痛苦含有特殊意义,这些「痛苦」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你就能以更好视角来理解你的经历和感受:我为某事而难过而痛苦,这是我的感受,我产生这种感受意味着这里有一些需要我注意的事…


你不再关注与纠结这些痛苦“应不应该出现”,而是关注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提示、你能借助它发现哪些问题…


这样一来,你就有了面对痛苦的勇气,也不容易因为面对痛苦面对自身的缺点而陷入精神内耗。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96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必要的痛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