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冷浸一天星

2022-08-23 18:51 作者:v-v-vian  | 我要投稿

 

       入秋之后,北京夜晚的风太舒服了。夜越深,风越凉。洗完澡,瓷砖地面上的水很快被穿室而过的风拔干。这是最好的时候了,等到秋意渐浓,那种萧索就来了。苦夏之后 ,这短暂的慰藉让人忍不住细细体会。

 

       身体伤了,与这绵长的热厮磨太久。今年尤甚。心不在焉的身体拉伸,飘忽不定的思绪,只言片语带来的解颐,时间成了一块块碎片,被用来沉迷。

 

       那种沉迷很快便消散,如临镜照水,会有一颗石头打破一切,虚妄如约而至。还不如观赏一朵云如何飘散,或者了解一个诗人的生平。老了以后,变得现实,那种大刀阔斧剔除一切幻想的能力真是吓人。近乎无情。把年少的自己屠得片甲不留,或相背而行。不管是否甘愿。

 

       时时提醒自己很多事物已经不在自己的逻辑范畴。然而免不了的,一种下堕的力量生生裹挟 ,一直下沉… 随波逐流。随风披靡。那些注定的浪费。

 

       备忘录里记着一些想看的书和电影。某个意气消沉的早晨,将一切否定。某个凌晨的片光零羽,将一切重建。……

 

      《隐入尘烟》好淡呀。就像是谁架了一台摄像机记录一些细碎日常,我甚至没有耐心看完男人将一捆麦秸搬上车,又掉下,又搬上去。电影看完就像喝了一杯清水。再细细回味,什么也记不得了,似有若无的悲伤,弥散在生活的尘烟里。草木一秋,人生一世。导演没有泛滥的抒情真好,旁观的距离造就一丝爽利。藉由角色来表达自我确实不智,甚或不知克制,就更让人无法忍受。无论是影视,还是文学作品都是如此。

 

       处理手法,表现方式如此重要,到《欢乐颂3 》便可窥见一斑。剧中人物成了工具,供创作者表达自身观点,激烈的,急切的,批判的,愤怒的,以致让人觉得里面的角色扭曲失真了:剧中人说出了本不该她说出的话,或者现实中真的有这样的人吗?种种突兀让人不适。当然一切都是虚构,但如果虚构不能形成一种自洽,就不能让人相信是真。而这个“真”的塑造,便是创作者的“诚实”。

 

       看《苍兰诀》一边觉得荒谬,一边渐入佳境,越看越快乐,只因在它的故事里完成了一种恰如其分的自圆其说。让人慢慢打消疑惑。《星汉灿烂》最爱了,大概题材是自己喜欢的。一味甜腻的爱情剧已经接受无能,必须有剧情和内容的加持。星汉满足了一些期待,喜欢结尾某集一处丝滑概述:霍无伤离开,嫋嫋自闭宫中,周遭人事变幻,缘起缘灭。那一段拍摄剪辑行云流水。

 

       真喜欢袁善见。尤其是他与母亲,在光线昏暗的屋内自述姻缘事的那段戏,台词甚好。烛光映照眉眼,神清骨秀,他只缓缓道:“一子慢,满盘皆落索。” 寂然之情,清冷入仙。

 

       还有楼犇的悲情一生。不知为何,对这类角色总是天生的偏爱。“得心之所想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 ”仿佛是他一生写照。及至皇后神谙临死前的那段戏也让人想哭。…这些细节真好,整部剧有种不急不慢的舒缓之气。这种舒缓更利于充分表达,而且所有的表达只是角色自身表达。否则便有一种急躁之气,节奏乱了,一切都乱了。

 

       若是霍无伤复仇的故事再丰满一些,让这条线串连一切风云际会,爱恨因果就好了。但那应该是另一种视角,或者另一个故事了吧。很明显,剧作以嫋嫋成长经历作为主线,从这一视角切入,多少会令这条故事线有所隐没。

 

 

 


冷浸一天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