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商业模式
智慧农业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也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农业物联网,不仅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还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智慧农业是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智慧农业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通过集成信息技术系统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智能、高效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对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采集和监测,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调度和优化决策,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现代化模式。
目前智慧农业领域主要有四大商业模式:1)物联网+智慧种业;2)物联网+智慧渔业;3)物联网+智慧畜牧业;4)物联网+智慧种业。我们可以简单地将这些商业模式概括为四大类:
建设模式
农业物联网建设的模式有很多种,总体上分为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和高校及科研院所主导。
1)政府主导模式,该模式由政府出面组织实施,重点是推动农业物联网在国家层面的部署和实施。
2)企业主导模式,由企业作为建设主体进行建设。
3)高校及科研院所主导模式,主要由高校及科研院所牵头实施。
产业应用
智慧农业不仅仅是农业的转型,更是整个大农业的转型。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产品智能化、生产信息化,还可以为农民提供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参考意见和技术支持,从而使农民提高收入。
以智慧种业为例,智慧种业是以智能仪器采集农产品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智能化管理,实现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智慧种业还可以提供针对农产品品种选育、生长环境控制、生长周期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这些措施都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水平,进而保证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指的是通过企业或集体组织,运用各种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以专业化服务手段,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其服务范围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既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阶段,也包括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和农业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公益性服务方面,也有很多企业在提供一些经营性的社会化服务。
农业投资平台
投资平台是通过投资农业相关的公司,成为农业产业投资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农业产业进行投资。这些项目往往是针对具体的农业产品进行的。投资平台希望通过对农业项目进行投资,获得项目所产生的价值。但这一模式的风险较高,因为项目是否成功、投资回报是否可观都是未知数。此外,目前很多投资平台都是围绕互联网金融业务而设立,在这种模式下,随着项目失败率的上升,其资金链很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营。
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反馈入口)。
产业链金融
智慧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资金的获得可以通过产业链金融模式来解决。比如,农业企业通过建立与金融机构、大型担保公司的合作,获得资金支持。这就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对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公司进行引导,保证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