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宁华青玉谈诗词】沈义父词学理论

2020-03-16 10:14 作者:青玉道长青玉案  | 我要投稿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沈义父的词学理论哈。

沈义父是南宋人,张炎对于他的词学理论多有承袭发展。

今天主要针对他的几句话来讲哈!

“作大词,先须立间架,将事与意分定了”

如果你看了一些词牌的字数的话,我相信你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去填它。。。

《九张机》270字。。。

《莺啼序》240字。。。

这两个可能夸张了哈。。。

还有

《六州歌头》143字,《贺新郎》和《摸鱼儿》116字,《沁园春》114字,《疏影》110字,《过秦楼》109字,《一萼红》108字,《望海潮》107字,《永遇乐》104字,《雨霖铃》103字,《齐乐天》102字,《念奴娇》、《高阳台》和《解语花》100字,《琐窗寒》99字,《扬州慢》和《双双燕》98字,《八声甘州》、《疏影》和《声声慢》97字……

还有很多,是不是有些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种比较长的词牌,难就难在你不好驾驭它,很容易就会使结构松散,或者流水账搞搞。

所以,我们在填这种比较长的词牌的时候,一定要先列一个题纲,把哪一句要写什么大概先用现代文写一写,分配一下哪句写事,哪句抒情;哪句议论,哪句达意。

“作小词只要有些新意”

既然有“大词”,自然就有“小词”。

要知道,字数最少的词牌只要十六个字——《十六字令》。

沈义父就提出,在填短的词的时候,必须要有新意,多找几个鬼点子,让人直呼666的那种。

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在填短词的时候也列一下题纲,因为短词很容易会觉得太狭窄,感觉写事写完根本没地方抒情一样(跳脱啊伙伴们!!!),权当是用古诗词翻译现代文嘛!

“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尾最好。”

这个很好理解哈。

这个方法其实在上阕的结尾用也是很好的,这么做可以留下一点空间,给读者一点想象,用景物描写自然就很好了,这样子更加深远,和设悬念似的,写作文也可以用哈。如果说是用在整首词的最后一句的话,则能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李白《菩萨蛮》(红字自己体会)

“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咏物尤不可泛”

这个有点像“点染”这个填词章法,但是不全是。

第一句的时候最好就能显示出你的思想感情,直白、暗含都没关系。

断不可第一句上来就写一个没有用的事,再写主旨。

如果是咏物词的话就更加不行了,因为你围绕的是一个东西,而不是描写一件事,你如果上来就写一件没什么用的事情,那不是和咏物相悖吗?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还是自己体会)

“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

咏物词,断不可出现你所咏的东西的关键字。

不管是诗还是词,都应该这样,应该像写谜语一样写,应该让读者根据字面去理解来得知你题咏的东西,这个是很有深意的。

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布繁英、满园歌吹。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周邦彦《水龙吟 梨花》

(哪有“梨”出现?)

这些话全来自沈义父的作品《乐府指迷》,很有用,建议大家去找来看一下。

【宁华青玉谈诗词】沈义父词学理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