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挂科,托福80+,七个offer,致我2019申请季

GPA: 80.3 (挂科三门)
T:85
G:141+167+3
申请结果:SIT MSSA, WPI MSDS, BU MSCS, RIT MSAS, CLARKSON MSDA, NJIT MSDS, Fordham MS Data Analytics(最终去向)
-----人不会为自己要走的路后悔,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召唤而后悔
开篇
小说的情节一定要跌宕起伏:主角锋芒毕露,遭受打击。偶遇金手指获得主角光环,重返人生巅峰。虽然中间还要穿插点爱恨情仇,但最后必为皆大欢喜。可是现实一直擅长打脸,磨砺我们,摧残我们,直到自己半夜醒来后久久不愿睡去,失神恍惚陷入自己的过去。然后逼迫我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迎接重生之旅。
迷茫
我来自一个小地方。曾经的我也算是一个勤学上进的少年,锋芒毕露,全国数学奥赛拿了全省top3的成绩,高二就被保送进入了我校数学系。免去了高考的独木桥,伴随着别人的赞美和自己的骄傲,我逐渐感觉自己是一个聪明幸运的孩子,觉得世界会始终如一地善待我,而我最终会得到我想要的一切。
然而,到了高手如云的我校数学系之后,我发现,因为高三没有上课,导致于我没有保持学习的状态,加之数学系人才济济,课程难度又大。一时间我很难适应,迷失了自己。而为了维护聪明的自我形象,我不愿意去向同学请教问题,倒是会积极的向学长请教考试方向。而且在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也迷了眼,参与了各种社团活动,球队,辩论。这些占据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那时候不知道哪儿来的迷之自信,觉得世界会善待我,聪明的自己也会搞定一切。于是在大一就留下了挂科。但是当时也没有想着出国,觉得就在国内多好。但是成绩还是要搞上去的,于是后来大三努力了下,才把大一大二的成绩拉了上来。但是之后考研失败又给了自己一个重重的打击,幸运的是在父母和女朋友的鼓励下重整旗鼓。
从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了两年的大数据分析,处理着PB量级的实时数据,满嘴的machine learning,deep learning。两年的时间不长,但是也让我认识到,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自己现有的知识远远达不到我想要的结果。而且,我的女朋友在美国,与她已经异国恋快两年半的时间,各种酸甜苦辣,实在是心疼。所以在2018年的那个闷热的夏天,我下定决心辞去工作,开始申请并专心准备语言考试。
重生1
当一个学生进入职场,会有一定的不适应。但是当真正辞去工作开始申请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破釜沉舟,切断了后路。并且还伴随着一股想证明自己的冲动,摆脱考研失利的想法。但是因为之前都未考虑出国一事,所以GPA和英语皆差,这两个问题就像两座大山一样摆在我的面前。既然GPA已成定局,只能在可以改变的地方下功夫了。于是我报了语言班,并在女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世毕盟,GGU。
世毕盟的模式是一个培训师+ 一个专业方向的mentor。我的培训师非常的专业,耐心,细致,帮我把申请的各个环节整理的清清楚楚。我的mentor是UC Berkeley的CS专业的PhD,data science方向的。他总是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我的问题所在。我们第一次的线上meeting,他就很详细的给我讲解了我要申请的专业(data science)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而且我还属于工作之后的跨专业申请,应该要加强下科研方面的背景。他建议我去做一段国外的暑期科研。于是在与其沟通之后,我开始准备暑期科研。他们帮我n次的修改简历和套磁信,海投出无数的邮件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拿到USC的暑期科研,去体验了一把美国的生活和学习。科研期间,我一直在憧憬着将来能够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学习,生活;同时也有一个声音在问自己,我做的这些真的对么,放弃的和投入的会有回报么。
这时候,我经常会听李健的异乡人: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那扇窗是我坚强的理由。女朋友给予了我最坚强的感情支持,让我能坚持下来。但是GT成绩一直上不来,这也让我相当的焦虑。一方面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别人都能弄好的事情,我却没有搞定;另一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得不到理想的成绩,我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在暑期科研结束之后,我对自己发狠说:一定要在这段时间把语言考出来!于是快四个月的时间吧, 天天只睡六个小时,其他时间全部都坐在书桌前面学习。当学不进去的时候,就去做俯卧撑,把精神上的疲惫转移到身体上。但是后来慢慢身体出现了各种状况,心悸,低气压,暴躁。不过后来我也找到了解决办法--到健身房打沙袋,举铁。就这样最后的成绩也不理想。我不停的问自己:我还能再更努力一点么?我不知道;我还能再压缩睡觉时间么,还是做俯卧撑的时候也要背单词呢?
重生2
龙虾除了被我们吃掉外,它们最主要的死法,是来不及换壳,被来不及同步长大的坚硬的外壳活活憋死。而自己钻牛角尖似的风格正是在一层一层的给自己添加外壳。 这个时候,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根据我的时间进度,特别的负责的督促我,指导我的申请步骤,帮助我把混沌的计划再次顺利理清。当时已经临近2018年10月末,我的文书还没有成型,托福成绩也是一直徘徊在80左右(语言的确是我的死结,哭。。。)。
我自己一度失去信心,本来想主要申请硕士预科,但是我的培训师一直不断地鼓励我,硕士项目也要努力申请,挑战一下自己!写文书的时候,我自己一度理不清主次,我的培训师直接给我连线语音,帮我顺我的科研,筛选重点,让我及时的完成了文书和CV的初稿。然后又耐心的陪我一同修改了五六遍,里面的细节,我想重点展现的内容和形象都做了细致的讨论,文书内每一句话,每一个事情,都在推敲,写清楚了自己做过的项目和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展现了什么样的能力,以及这些经历和能力可以给自己在读完master之后成功的找到好工作。有几次培训师凌晨两点多给我发信息说文书修改好了,让我再看看。老师这样的专业和负责给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之后我们又讨论了申请的学校名单和每个学校的deadline和项目细节,于是有条不紊地开始了网申阶段。整个过程中,我都在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因为我的培训师会帮我把一切做的完美。
感谢
申请的过程,尤其是写文书的过程,我貌似又把自己回顾了一遍。发现了自己一直像是一辆汽车:我一脚踩着油门,另一脚却踩着刹车。我自己的精力就在这样的空转中消耗着,然而,我却浑然不知。我不断地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于是不顾自己的感受和适合自己的方法,一味地压迫自己。当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没有去反思是在哪儿出了问题,却只是指责自己努力不够。于是一遍又一遍的指责自己,恐吓自己。还记得之前听过的故事,大家脑子里面有两个小人:一个是勤奋的小人,另一个是懒惰的小人。我之前一直以为我在帮助勤奋的小人打败甚至消灭掉懒惰的小人,但现在才明白,被我打败和压迫的,是我的自我,是我的潜意识。而我的自我并没有什么错,是我自己给自己的限制太多。高兴的是我明白了这些,终于可以好好的抱抱自己了!
无疑,我是幸运的,遇到了世毕盟,遇到了如此负责的培训师和专业的mentor,也算是顺利的结束了我的申请,拿到了我满意的结果,我可以去美国了!(因为我心目中的目标就是纽约,离女朋友最近的地方!)
最后我想跟学弟学妹,或者任何将来打算出国的亲们说,你们一定趁早规划,趁早准备。大学本科期间就要努力的学习,千万不要挂科!语言也要好好备考啊!
再次感谢世毕盟,感谢我的培训师和我的men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