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始终的敌人:“不死的黑蛇”【隔热服·说文解词】
【本文将讨论四个关键人物:科西切、卡谢娜、塔露拉、阿丽娜】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第三个黑蛇形象,卡谢娜,在第十章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黑蛇不死,不是因为我有着自我存续的意志,而是因为乌萨斯必须活下去。
对此,已经从梦中醒来,已经变得更加脚踏实地的塔露拉如此回应道:
不死的恶神......终将死去。可杀死她的,不会是我——乌萨斯会杀死她。
她至今仍以为自己能操弄人们的意志,而我们会证明给她看——终有一天,觉醒的人们会将愚昧的统治者狠狠地抛下。
在那之后,乌萨斯将再无黑蛇。
应该怎么理解黑蛇不死呢?乌萨斯如何才能杀死“不死的恶神”?“黑蛇”这个形象究竟在隐喻什么?这些便是本文准备要讨论的话题。
不妨开门见山地先说结论:即便是在现实世界,我们也没有杀死黑蛇。甚至应该说我们每个人心中仍有让黑蛇活下来的土壤。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才能相信,存在一条与之不同的道路?如果想要对抗黑蛇,我们又可以如何自处?
近来相关的思考愈发清晰,和上一篇的框架结合后也变得更有条理了,斗胆分享一些拙见。
杀死一种思想
阿丽娜 那是一种思想。我们可能是没办法消灭一种思想......
阿丽娜是最早在故事里解释黑蛇是什么、以及可以如何和黑蛇战斗的角色,称她一声“导师”也不为过。正如阿丽娜导师所说,黑蛇是一种思想,怎样才算杀死一种思想?
如何才能杀死“万有引力定律”?在牛顿被苹果砸到之前杀死他?又或者,把地球上每一个知道万有引力的人都抹除、销毁一切记录了万有引力的记录,那样,引力还存在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苹果依然会落在地上,地球仍会绕着太阳转。
同样道理,杀死黑蛇在乌萨斯的所有分身,黑蛇所隐喻的思想仍会存在。
那是黑蛇以千年为尺度,观察乌萨斯土地上发生的各大小事件后得出的结论。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他的理论无懈可击,他的思想能够解释这千年来乌萨斯土地上的一切。
不首先承认这一点,就甚至无法踏上和他同一层次的舞台,更遑论挑战他、否认他。
如果无法理解黑蛇的思想,对他的一切声讨,都不过是婴儿在成年人面前的哭闹,和塔露拉刺杀科西切那天所做的事情无异,也和切斯伯的阴谋、青年玛恩纳的游历差不多。
即使婴儿也有机会偶然地杀死一个成年人,即便因为蝴蝶效应,这份偶然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死、很多事的结局,但对世界的真相、对那股思想,毫无影响。
所以接下来,先来讨论黑蛇的具体思想。
黑蛇的目标:切城阴谋
炎与乌萨斯的联合调查团进入切尔诺伯格两周后分别向两方递交了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两国有任意一方切实参与了这一场灾难的策划与实施。最终,切尔诺伯格事件被定性为一场感染者引起的重大人为灾害。
但是,随着一系列政治冲突接连发生,在各大城市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感染者补充法令也被积压在议会的废弃提案堆里数月之久,并在之后的清扫中和一些其他的重要废纸一同被送进了老书记的手摇式碎纸机。
切尔诺伯格事件,在无声无息中得到了解决。
虽然炎国和乌萨斯之间的战争被阻止了,感染者的处境既没有变明显变好或变坏,罗德岛想要阻止的灾难都没有发生,但按照第十章卡谢娜的说法,科西切的目的依然达成了:
但乌萨斯还是步上了科西切为她设定的轨道。战争正在发生。议会和军队的摩擦依然升级了,人们的意志也在一场又一场冲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而我,我会站在最富有活力的土壤上,尽我所能地播撒种子。我将引导......或者说促成这些变革的发生。
科西切想要议会和军队之间决出胜负,这呼应了他在第八章的豪言:
诸边疆守军与议会必有一胜。我掀起战争,让他们现在就得出结果。
随着时间流逝,生命会被消磨,热情会被流放,当乌萨斯不足以爆发出一点星火,它的土地和人民都将随之腐烂,遭人永远遗忘。
这件事我永不能让它发生。
科西切和卡谢娜样貌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地位不同、行事方式不同,这意味着这些都不是“黑蛇”的关键。
而三条黑蛇目的上的一致表明,这个目的就是串起所有黑蛇的目的——让乌萨斯结束低温燃烧般的内斗,决出一个真正的强者,然后这个强者会迸发出极大的光和热,点燃乌萨斯、甚至整片泰拉。
塔露拉,你就是我,我也是你。我们想要的,都是乌萨斯仍能在我们掌心迸出星火。
这场火......早晚会点燃整个乌萨斯。不,不仅乌萨斯。维多利亚......还有其他国家,都会被卷进来。大火过后,这片土地会变得更加繁荣,还是迎来毁灭?
乌萨斯走过了自己的第一个千年——而我会令它走向第二个,第三个。这才是黑蛇存在的意义。
一如既往,黑蛇说话很多修辞,他说了这么多,到底在说什么?
黑蛇的手段:蛇行若水
听其言而观其行,要理解黑蛇的立场就要留意三条黑蛇的言行。而分析他们的言行时,我认为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应当假设黑蛇有一套完整且自洽的理论,我们可以不喜欢,但不应再仔细检验之前否认其合理性。尤其是科西切和卡谢娜,从他们的台词就能感受到他们的格是非同凡响的。
如无明显的理由,应该假设黑蛇不会说假话。就算是在糊弄人,也往往会用巧妙安排的真话来糊弄人。因为说假话的风险很大,他干涉过塔露拉离开龙门的那一天的记忆,和陈的记忆对不上,所以在决战中就被阿米娅抓住话柄,有了直接动摇、唤醒塔露拉的机会。
三位的言行要分开来看,虽然他们意识相通,但我不认为这是重点。因为他们不在乎个体的消亡,各自的计划也不需要自己的生存,他们需要的是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由于面对的局面不同,成为黑蛇前的经历不同,所以具体的行事方式也有一定区别。
尤其是在JT8-3战斗前,塔露拉的名字从“塔露拉?”变成“不死的黑蛇”时的发言,其中特别是从“直到今天”开始的最后一段“布道”,必须要考虑“塔露拉-科西切共享意识”这一状态的影响是双向的。那一段演讲有很强烈的塔露拉特征。
总结起来,黑蛇通过千年的观察,认识到强者能统治弱者,而且弱者会接受强者的统治。而且,这并不是两层的结构,统治人的会进一步被人统治,如此形成一座高塔。因而,他认为乌萨斯的存续和壮大关键在于塔顶强大而贤明的君主。
科西切的领地
明君并非我们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仁君,黑蛇不认为统治的关键的爱人,而是“恨”。至于什么是“恨”,我们不需要进行抽象的讨论,可以直接看看科西切的领地:
你表面上善待你的领民,把其他的聚落安置在城市周围,给感染者稳定的居所......
事实上,你刻意让感染者和居民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你让居民在感染者身上找到自尊。
城市对市民的掠夺被你美化成了义务,他们竟然欺压感染者和居无定所的非市民来获得安慰!
根据塔露拉对可惜且的控诉,也许我们可以把“恨”归纳成鼓励恃强凌弱:欺凌比你弱小的、并接受更强大者的欺凌。
这个结构是稳固的,如果你充分地考虑不同维度的强弱,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就是全方位地强于另一个人,那么强者对弱者的欺凌一般来说就是没有代价的,而弱者对强者的反抗一般来说都是没有希望的。
科西切把前者稳定的压迫视作“务实”,把后者的反抗视作“不切实际”,他是这么形容早期塔露拉的梦想的:“你的小恩小惠换来的,是顺从,是不切实际的期待。”所以反过来,科西切的务实就是给他的领民带来“务实”的期待,也就是稳固的压迫的链条。
根据黑蛇千年的观察,以强凌弱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可行的,需要“以弱胜强”往往是一个让人陷入更大绝望的幻梦。而自骏鹰被赶下台之后,乌萨斯一次次的权力更替,并非强者被推翻,更多的是身居高位的人不够强,而被自然而然地踢下台。
因此,科西切的理论是行之有效、经过历史检验的。
也许,年轻的读者朋友也许会把这视作愚民之术,毕竟我们的国度就是通过一路反抗才走到今天的,我们目光所及的一切都是反抗成功的结果,而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又必然只能依靠我们亲自的所见所闻。
诚然,“以弱胜强”是可能的,但问题是,弱胜强的瞬间,弱难道还是弱?强难道还是强?
如果这个颠覆是纯粹的偶然,强弱差异不变,那么,弱小的新领袖将如何抵御旧势力后续的反扑?
如果这个成功是必然,强弱关系已经发生扭转,那么,当曾经的弱者成为新的强者之后,会停止以强凌弱吗?就算他们他们会因为曾经饱受欺凌的经历,心生共情和怜悯,而打破历史惯性,那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是强者的后代呢?
“物质上的强弱差异会导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产生,而统治关系又会赋予更多的合理化来形成精神意义上的强弱差异,使弱者更加难以反抗。而当弱者无法反抗,强者对他们的欺凌也就没有代价。”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恍如铁律和天道一般无法反抗。
诚然,文明在进步,但文明的几步除了意味着真正的文明之外,更多地还意味着赤裸裸的欺凌逐渐被掩盖在文明的矫饰之下。
没错,对“人定胜天”的信仰是人心希望的来源,后面也会说到,这是《明日方舟》主角们和黑蛇们的核心区别。
但是,本节的重点在于,不否认“人类能10秒跑完100米”,并不意味着认为人类随随便便就能跑出这个成绩。心怀理想并非活在梦里。
这便是“实事求是”和“理想主义”之间微妙的平衡。为了更好地放下幻想,直面现实,我们来听听卡谢娜的历史课。
卡谢娜的课后习题
泰拉历31年,骏鹰帝国正式更名为乌萨斯帝国。这段历史我们已经花了两堂课来分析和探讨。
学界普遍认为,骏鹰失去君主的资格,其源头在于统治阶层的腐朽与无能,以及代表了社会主要生产力的乌萨斯的崛起。这场战争被描述为乌萨斯的起义,代表了先民对神民权力的挑战。自此,神民在泰拉诸国都逐渐丧失了盘踞统治地位的正当性。
然而,当我们换个角度去回顾这场战争,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系列疑问。
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如果占据统治地位的并非骏鹰,而是另一支乌萨斯,变革是否还会发生?
如果身为统治者的骏鹰,并未坚持种族差异政策,不再侵占乌萨斯的财产,给予乌萨斯同等的升迁机会,骏鹰帝国的覆灭是否就能被避免,还是来得更早?
如果......当年可汗的骑兵并未踏足这片土地呢?”
其实我们不需要了解乌萨斯历史就可以进行这些思考。因为我们可以尝试理解卡谢娜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从而用类似的逻辑去反思我们知晓的历史。
学界普遍认为乌萨斯推翻骏鹰,是强弱关系的变化,是先民变强,神民变弱,似乎这是一种历史必然、理所当然。但是,这个说法有很多问题。
首先,被推翻的究竟是“统治者”,还是“神民”?是“神民”退出历史舞台的聚光灯,还是普通地重复了无数次的权力更替?变弱的是具体的统治集团,还是神民这个种族?
其次,反抗的成功是否和道德相关?不公带来的是阻碍,还是使得反抗者获得了大义的旗帜?去除系统性的不公是否有助于统治的维持?
其三,乌萨斯对骏鹰的颠覆有多大程度是乌萨斯内部的原因,有多大程度是由于偶然的外力的介入,即可汗的骑兵打垮了骏鹰?
检验历史大势的必然性,检验仁政的合理性,并从更广的时空尺度考虑历史事件,这些观察和思考的结论,究竟是更加支持了科西切的统治理念,还是可以用作反对的素材?
这些问题自己想就好,别发在评论区,不想聊太近的历史和政治。因为绝大多数忍不住想聊的人都没准备好聊这些复杂的话题。
塔露拉的不切实际
我只是在“教育”她。
我的失败源自我依然还存在的坚持。等你们遇到没有坚持的人就会了解到,痛苦这个词汇里,到底包涵多少东西。
就像她那些可悲的成为了她牺牲品的乌萨斯战士们,也只是她脚下的坚实道路。这些感染者,这些可悲的感染者,明明是该发挥它们那世俗不容的价值的感染者们......现在也浪费了。即使是我也只是她脚下的路。
如果我成功杀了你的话,“妹妹”......之后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情。
你可以说我们是黑蛇,也可以说,我就是塔露拉。陈晖洁呀,陈晖洁。塔露拉与我也只是各式父女中的其中一种罢了。
第八章决战中的塔露拉虽然已经被科西切夺舍,但严格地说并非成熟的黑蛇,只要陈还没有倒下,塔露拉就仍未完全心死,而她残存的意识自然也包含着一种天真、一种反抗。科西切不能做塔露拉完全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这份天真也在干扰这科西切。
这份不切实际的天真虽然确实阻碍了科西切,留给了陈和阿米娅打败塔露拉的机会,但需要注意,这并不是反抗黑蛇的关键,就像是切斯伯,他一头撞死在战争中并不能改变卡西米尔。但我们首先需要认清这份天真,才能批判地进行下一步的讨论。
塔露拉残存的天真主要表现在这一段话之后:
塔露拉? 我让你们产生太多错觉了。
塔露拉? 假若这具身体并不愿意,我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
塔露拉? 可是现在,我的身躯究竟是在克制什么?我不能理解。
塔露拉? 我将令其解放,正如我曾解放过的所有毁灭。
似乎是黑蛇为了追求更高的法术输出,解开了部分对塔露拉的限制,结果塔露拉的天真也泄露出来了——不然解释不了后面黑蛇的掉格言行:
首先,她用法术堵住了阿米娅和陈的嘴,然后开始独角戏,不让人反驳的演讲,就像周家人对被关着的方小石的侃侃而谈。站在笼子外,你说什么都是对的。这本身就是很掉格的行为。
第二,塔西切这些解释不过是在正当化自己。由于受制于阿米娅的黑冠能力,前面的嘴炮环节已经证明了,目前嘴炮就是打不赢阿米娅和陈,一个看遍了塔露拉的记忆,另一个得知了现在的塔露拉处于被夺舍状态后,心中更无迷茫,因此更是倔得要死。所以后面得演讲已经不可能动摇这两个人,塔露拉还在进行“对错”方面的口舌之争。
相比之下,科西切和卡谢娜每一句话都是话术,不存在这种找场子发言。如果是纯粹的黑蛇,既然说不过,又掌握德拉克的暴力,直接把阿米娅和陈剁了就是了,根本不需要多言。即便赤霄能吞噬火焰,也有多种办法可行。
第三,在演讲中,塔版科西切先是重申了此前的黑蛇的统治观,印证了我们之前的讨论:
“不死的黑蛇” ——因为这些愚蠢的人只能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得宽恕和满足,巨大的权力系统是为了让你们与他们......任何主与奴两相安稳而被创造出来的。没有人会像这个乌萨斯和我一样对你们如此平等了。我们知晓了他们的卑劣,又不得不让你们活在他们的阴影下。
你如果觉得它邪恶,那就当它是邪恶吧。因为这个邪恶维持了足以跨越国度的可悲救赎心理,生命亦如此。
直到今天。
并指出,那一套很有效,但也只是到今天为止了。她要改变这一切,让感染者也能沐浴在平等之中。但后面说的那一套充满塔露拉风格的话,却正好符合了阿米娅对科西切骗术的总结:
识破你的谎言也很简单,因为你只说结果与动机,却从不说会发生什么!你对塔露拉的许诺也是相同的!
一大段话就是只谈动机和结果,我想分析她的目的、方法论和具体手段之间是否自洽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她的方法论。塔露拉目前依然只是科西切加速议会和军队决战的棋子,还不是完全体的黑蛇。
最后,别说文案组这是为了帮助玩家理解黑蛇,才生硬地安排这一大段。文案组在第八章对主题表达已经炉火纯青,只不过并不打算让玩家在第八章就马上能懂罢了。结合后续故事,回过头来看,文案组有很多高明操作。
直到在罗德岛闭关参悟了半年,塔露拉一直没有机会进行反思,所以按照阿米娅的说法,她一直没有从那个村子、那场火中走出来。塔露拉一直保持着一种不切实际——而这个不切实际也是科西切刻意引导的结果。(当然如今的塔露拉已经不是这样了)
所以塔露拉在杀死科西切之后的经历几乎如黑蛇所料:
乌萨斯帝国正处在他病痛连连的时期。作物不会生长在荒芜的土地上,阴暗的土地只能开出腐败的花朵。(看,土地与作物的意像)
你会被你热爱的人背叛,你会目睹你的朋友因你而死的瞬间,你会发现你对未来的期待失去了意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在他人眼里,尚不能弥补你的身份为你带来的压力。
你会发现一切皆可牺牲,你会发现所有人比起邻人都更爱自己,你会知道你自豪的奋斗象征根本什么都不是。
你会看到,你投入了一切的这片大地并不想要你。
你会看见你的所想所为化作乌有,你会看见他们唾弃你所尊敬的一切,生命、尊严和理念都毫无意义。
因为这些人,这些你所谓高尚的人,只是一群踱步的尸体。
我所遭遇过的,你也都将遭遇。
不死的黑蛇
所以黑蛇为什么不死?
他对乌萨斯、对整片大地的观察只要还适用,那他这种“以强凌弱”的思想就是不死的。甚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阶级的权力关系发生变化,也动摇不了黑蛇所代表的思想,因为这种思想永远站在强者的一边。
就算没有黑蛇,也有记者凯恩、商业联合、骑士贵族、也有莱塔尼亚选帝侯、哥伦比亚军方、萨尔贡王酋。他们普遍地存在于所有人类文明中。
地球上的例子就更加不需要我说了。小到学校霸凌、家庭矛盾,大到国家之间的征服与殖民。
只要压迫还存在,黑蛇就存在。只要能力、资源、气运跟得上,人人都可以成为黑蛇,倒不如说,放眼望去,多少人争破头地想要成为黑蛇、成为当前秩序下的强者,然后压迫更多人、同时被更高的人压迫。
黑蛇不死,不是因为我有着自我存续的意志,而是因为乌萨斯必须活下去。
黑蛇的个体可以死去,但他们的死去往往就是意味着新黑蛇的诞生,他们的死亡反而成为了这种思想正确性的证据——就像卡西米尔的恰尔内,也如同第八章一开始进行死前布道的主教。
更何况,黑蛇甚至不是一种具体的思想,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思想。同样以卡西米尔举例,它先是天马、再是骑士贵族、再是商业联合。黑蛇不死,并非自我意志的存续,而是文明不死。
黑蛇象征的思想就是那么一种行之有效,是文明之上的不死的恶神。
然而,它也仅仅是一种“行之有效”,即便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唯一答案,也不能说这是绝对的唯一答案。
老人没有可能性,安多恩。我们只能沿着已有的道路往前走。
但年轻人可以有可能性,在脚踏实地的同时,可以仰望一下星空。在成为当前秩序的强者之后,除了压迫别人,也可以“用拳头保护自己,用秩序约束拳头”。
其实塔露拉在第八章决战的最后,在醒来时也悟了,她终于也认出来科西切的真相:
我和你的区别,就在于你的“爱”......只不过是牺牲。
也许还存在一种爱,会表现为“强者的自我克制”,而不是牺牲别人。这便是对黑蛇的反抗。
而最早指出这种反抗的,便是阿丽娜。
阿丽娜的冬日暖阳
整理完 2.5 位黑蛇的言行,剔除掉“塔西切”中塔露拉的部分,我们可以对黑蛇的立场作一个总结:黑蛇就是彻底的实事求是,以至于他只贯彻自己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而不愿意想象新的可能——也许几乎每一位黑蛇都想象过,甚至实践过,然后都失败了。
所以我才在一开始强调,不要小看黑蛇,乌萨斯只有最强大、最有洞见、最有行动力的一批人,才有机会成为黑蛇,如果没有实践、缺乏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纵深,不能实事求是而活在一个幻想中,那样的人是成为不了黑蛇的。
也是同样道理,反抗黑蛇至少需要同样的哲学高度、对历史的认识也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足够的纵深、而且要持续的实践。阿丽娜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阿丽娜明白了黑蛇的本质,意识到这是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战争”;她找到了对抗它的唯一办法,明确应当依赖“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理想和口号。这表明,她在认知层面已经跟上了黑蛇,也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世事。
阿丽娜甚至比黑蛇更进一步,和《明日方舟》其他理想主义者一样,阿丽娜对未来仍有希望,她愿意尝试挑战所谓“以强凌弱”的铁则。她有自信,“如果我们那时候都还在你身边的话,我们一定能把你拉回来”。类似地,她还提醒塔露拉,在实事求是地灵活变通的同时,要有固执的部分。这也是对理想、对目标有信心的体现——我们是有资格坚持一些美好的东西的。
阿丽娜已经拼尽全力去在思想层面武装塔露拉,她也确实做到了。塔露拉已经学到了,能说出“正因为我们有时候吃不饱也穿不暖,所以那些诗歌、音乐、果实、鲜花,对味觉、视觉和嗅觉、触觉的渴望,才是可贵的。” 这样的话了。阿丽娜不在以后,即便是在众人的怀疑中,她也能坚持好几个月。
只不过,阿丽娜终究是太弱,科西切终究是太强。
2*2表格的拓展
在上一篇专栏中,我提出了“以强凌弱、以弱胜强”和“真实地活着-活在梦里”,这两个维度所组成的2*2表格。具体分析下来,缺陷还是很明显的,很多角色并不好分类。
经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对两个维度进行一些微调,使得描述更准确,同时也去掉其中价值判断的部分,使得描述更加中性。这样,四个类别变成:
手段脚踏实地(能做)、目标高于现实(敢想)
手段脱离现实(不能做)、目标高于现实(敢想)
手段脚踏实地(能做)、目标困于现实(不敢想)
手段脱离现实(不能做)、目标困于现实(不敢想)
先后分别可以被概括为:理想、幻想、务实、闹剧。
如今这个分类中,每个描述都和现实有关。而现实从何而来,我们已经在更早的专栏中讨论过了:现实就是出生至现在的一切经历、思考、感受、学习。
而显然,不只是手段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敢想”的前提也是对实事又清晰且全面的认识,能够经过卡谢娜三问的考验。为了简洁,用词并不是很严谨、也不是很够味。
这样,更多的角色被划进了脚踏实地、但理想不够高远的位置,比如佐菲娅、比如失去爱国者的盾卫。
还没有成绩的角色的分类就可以暂时搁置,比如爱布拉娜、克里斯滕,要判断她们那是反抗黑蛇的理想,还是一种规模过于大胆的“务实”目标,现在还看不出,那要看她们站在最顶峰时的行为。
但这样调整框架也有问题。如果用“能不能做”和“敢不敢想”这两组词汇的话,意义不如“科西切、切斯柏、罗德岛、谋善村”那么直观,比起方舟提供的词汇,也不够生动有力。这也是一种取舍吧。
结语
本文着重讨论了,黑蛇是什么?为什么黑蛇确实“不死”?不是暂时不死,是在我能想象的所有未来中,只要还有人类文明,“黑蛇”所代表的以强凌弱、建立在系统性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统治就几乎是绝对不死。
在各个《明日方舟》的故事中,以罗德岛为代表的各式“英雄”们在做的,就是反抗这个绝对不可能杀死的“黑蛇”,因为不愿意接受这种丑陋的现状,而掀起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战争”。
然而,无论是戏里戏外,都有一群脚踏实地地践行着什么的人,我们大可以持有一些信心,并跟上去。即便我们承认黑蛇最后的咒语:“在这大地的尽头也会有我”,这也不意味着绝望。
毕竟,正如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写道(小孩子不要读《野草》!)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无论绝望希望,都是虚妄,脚踏实地才是正途。
至少,该真实地活着吧?
至少,该做的事情不要拖拉吧?
至少,该说的感谢、不该说的冒犯,要管好自己的手指和嘴巴吧?
至少,在抱怨之前,先看看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如同自己想象那般吧?
共勉。